「面對魔眾的攻擊,他從容不迫,也不需要任何武器,救度眾生脫離苦海的大誓就是他身披的鎧甲,無私奉獻奮不顧身的大我就是他手持的彎弓,明瞭因緣圓滿覺悟的智慧就是他鋒利的寶劍。財富、權力、美色這些人間的慾望都不能使他動搖。他看到,嗔恨之火必將反撲己身,而貪夢鑄就的繁華轉瞬即逝,——我們的生命絕非為此而來。
悉達多在深深的靜觀中見到了所有的眾生,那些本為至親至愛的人,卻在生命的流轉中為心魔所困,彼此相忘,陷入相互掠奪、殺戮與奴役之中,他為此感到深深的悲憫。他初次見到人生的痛苦時,曾無助地離開,現在他終於明白,只有直面內心,才有解決之道。『請大地作證,為了找到真正的自己,不受貪婪、嗔恨與愚痴所蒙蔽的自己,我絕不退縮。』宇宙壯闊,天地靜美,慈悲、智慧與意志是生命的源泉,它來自大地,來自眾生。啓發每個人生命中本有的智慧與信念,終將匯成宏偉的力量。」
「良日啓程,去找尋那片絮狀雲。」
冬季就是要聽ABBA!
與Ag赴南京國際藝術博覽會,看見一些很有意思的作品,如王馨焱的極長的巨畫。在看畫名之前完全不會聯想到其所指,筆觸穩定、有力,甚至年長,而畫家卻是年輕的。再如向梓綦的小畫,事物輕盈可飛,又可被封裝,很可愛。看了三部錄像作品:姚清妹的《距舞》,小孩被裝進如伊麗莎白圈般的紙制扇貝頭套里,紙張與世界“沙沙”的聲音;又有陳蕭伊的The visions of Karma,是一系列黑白照片配英文散文詩朗誦,引入業力,為照相術復魅。鏡頭全在西藏的山與冰川,或廟宇、死處(天葬台、畫在山壁的天梯),並無一個人在照片中,但卻在談論一切和合事物的善逝(Karma),而攝影則彷彿攝取生命的陰影,為逝者留存記憶與瞬間,不為復活,只為一場更宏大更持存的世界葬禮(Kalpa);第三部錄像講述一位白人母親,為自己發現長時間唱出單音旋律而不需要換氣感到喜悅。Sentir、Vivir、Volver,沈浸藝術世界時,甚至可以抑制想象和邏輯,只是去感受,這更重要。
我將劃過天際,亦將映照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