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9.1,我的夏季歌單無以倫比。
https://music.163.com/#/playlist?app_version=9.3.70&id=5287438258
當然⋯⋯雖然《卡拉馬佐夫兄弟》中阿廖沙表現得和佛教khanti波羅蜜很接近。但阿廖沙這種東正教式的「於愛世人中堅忍」,最終是為了他人得救基督重生;佛教的khanti則是「煩惱如怨家,伏以智慧劍」,最終是要制伏自身的瞋恚。尼采式的不把他人的傷害當回事,則更多出於愛命運與自我立法,最終是要自然、健康、快樂地創造。
我將劃過天際,亦將映照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