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看到豆瓣时间线上又有人转发了,原po在帖子里补充说让质疑的大家把博尔赫斯读完再来开腔。博尔赫斯也不是走的这种调调啊鸡瑟斯,就像这个帖子只有用这种大家见过但是不太熟悉,恰好满足了接受门槛的这首诗歌才能引发这么大的效果,你换成他那首《老虎的金黄》怎么可能有一样的效果????

显示全部对话

我一天中最具有活力的时候,就是整点抢app上的优惠券,外加写女同小说的时候,其他时候的我大概只是在无聊和痛苦里打圈的蚂蚁。
而值得一抢的优惠券可遇不可求,写作的过程则充满措辞衔接的挫败和无人问津的失落。

一些妄言,没有冒犯原po的意思。只是觉得文学祛魅还是任重道远,我始终认为文字要的是你的真诚,不是你被文字塑造的假象所吞噬。

显示全部对话

这种我无论如何都共情不了,感觉像拙劣的写手文。要素过于齐全,典型的刻板书房+适时消失的灯光+博尔赫斯近几年在内地炒热起来的诗,以及文学营造的那点若有若无的氛围感。
看到楼里的女生疯狂动心,其实我是有点难过的。因为想起一些女孩子,就是这样抱着化解孤独的心踏入公式化浪漫的陷阱,被张着网的老师、教授、“纯文学网红”所俘虏。

柔软的东西实在很容易留下印记,因此我们应当妥善小心地对待人的真心。

真你爹无语,男孩子大概永远无法理解女孩子的成长环境。男性是天生的冒险家,文学甚至为他们发明了专门的文体纪事——成长小说、英雄叙事。
反观女性,先用“淑女”标准将她们驯服成肌无力,以此来限制她们。实在卑鄙。女人所有的挣扎和奋斗直接笼统归为“女性题材”,并以此标签概括所有的评判标准。
为什么网上时常在说“向下的自由不是自由”?
因为每选择了看起来更轻松的那一步,女性的双脚只会更往泥潭里沉一分。

小时候不喜欢和人聊闲天,大概觉得大部分的聊天都没有意义。长大了才知道,这样是活不下来的,人会堕入追寻意义的真空里去。

应当允许,理解人们挣扎着脱俗的渴望,哪怕这行为本身就是俗气的。可是什么又不是呢?

#共情触角发射 

狠狠为女同掬一把泪了,女同的困境首先在于她们作为女性是第二性,其次在恋爱/性关系中,又遭遇异性恋的霸权挤压。
因为和女人做爱比和男人做爱更干净、更爽,所以我要“去当”lesbian;因为和女人谈恋爱很酷,和女人谈恋爱会被温柔贴心地照顾,所以我要“去当”lesbian……
lesbian的稳固身份因此被肢解,是亲密过头的“闺蜜”,是男性向av中的幻想物,是结婚生子之外的轶事,是一个温和柔顺的安全备选。

大概从中学时候起,我对人群产生了畏惧,我开始发现通过一系列的手续、表格、数字,我变成1/60,1/72,1/3000,1/14亿。
在亲缘关系里,我是1/某氏某支,我是孝顺的、贴心的某人之女。
在社会关系里,我是1/某司,我是朋友的朋友之一,我是数以万计的路人中的一粒头颅。
只有在写作时,我摘去姓名,我在文字中变成没有后缀的1。
我第一次作为人,第一次用人的声音说话,我在复制真实中抛弃真实,我在于文字融为一体的过程中获得剥离。我写作的时候,我不在人间,我成为孤魂野鬼,独自支立在思想的大地。
我在语法和规则的钳制中,我在想象力的束缚中,通过廉价的幻想获得自由。

2022年第一次买菜钱:8.8,好兆头。

楼上小妹儿又在唱歌,继左手指月、偏爱、红玫瑰后,我们又有幸听到了《小幸运》单曲循环。

余秀华:“也许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互相庆祝在这个多灾多难的时代和命运里侥幸地活着。”

希望每个决心都不被辜负,每个人都健康如意。

每年最后一天的保留项目,回顾日记,看到4月24号写:”今天也顺利地搞砸了一件事情。“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看到关注的一个博主讲的话,也太会总结我们东亚人了。
“谁更擅长忍耐,谁就可以蔑视他人的痛苦。”

Year progress: ▒▒▒▒▒▒▒▒▒▒▒▒▒▒▒▒▒▒▒▒ 100.0%

笑死了,这鬼地方2021最后几个小时出太阳了,回光返照🈶

清心福全意难忘真的好好喝🥳🤩要是能像蜜雪冰城一样开那么多分店就好了😭😢

跨年是人类补偿自己标记了时间的小把戏。一边四处搜寻跨年活动,一边发现其实我并不是真想和什么特别的人,或做点特别的事来跨年。
我只是想以跨年夜的活动证明或许我的生活不是一潭死水,尽管一场煞有介事的跨年根本无法改变这一事实。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