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口述、回忆、反映、对比口音……我们国家是还没通网吗?现在是1922年?吹翻天的高精尖技术,找了大半个月,发现这个女人的名字是“小花梅”?

“我彻底厌倦了文学,唯有无言陪伴着我;我依然写作,因为等待死亡的过程里我无事可做。”
《星辰时刻》

crush组的帖子每次出现在首页都是一种精神污染。

逛了一圈没人说说场上的裁判吗,我觉得三个女裁判都好帅气,又飒又酷,专业度拉满。

她流血汗登高堂,也空望天脖拴链条。

这还没商业价值吗????最后十几分钟的第三球还没商业价值吗?????

赢!!!!!!!了!!!!!!!逆转比分!!!!!!!女足最蒂!!!!!!!!!

1:2!!!!我们是有路可走!!!!

解说:“这时我们已经无路可退了。”

tl上的各位,准备好花生瓜子小板凳,10分钟后CCTV-5/咪咕/央视频/爱奇艺看女足踢韩国嗷😌

想说类型文学,包括相当一部分严肃文学,所有人物甚至剧情、环境,都是工具人。作者明确了通过写作所要达到的目的,不管是输出意识形态、哲学思想,还是俘获读者的快餐式幻想,文本在没有诞生之前已预先定好了基调,在文本生产生殖的过程,其血液中的血型就板上钉钉了。
这是为什么这些作品从头到脚都渗透着功利气息的原因。私以为这也是福楼拜、伍尔夫、契诃夫们伟大的原因,他们笔下之物毛孔毕现,仿徨游弋没有定数,他们的作品其实读完也不知道到底说了些什么,你只是跟在这无形气质后迷惑茫然。
我也终于找到写作过程中痛苦的来源,我厌恶那些确定的一元体,我不愿意做独裁者,我注定做不到站在人们目光所汇集之处,媚惑他人,矫饰自己。
让文字随直觉的河流顺流而下。

性格中的固执底色还是有点用的,别人说我哪儿不好,我嘴上嗯嗯嗯你说的有参考价值,但是实际上sorry你真的不懂我,你想的我早就自我攻击反思过了,还有新的说法吗?(不屑状

大过年的 

“过年”的叙事逻辑就是植在中国人心中的生活逻辑,从上到下,无不遵从。
这个庞然的,不容拒绝的,只身遮天的飞艇,横在天空上,超越时空,不管何时何地发生着何事,它一开始喷雾,就让人忘记过去现在和未来,沉浸在幻雾中。
它的名字很多,有时叫“民族精神”,有时叫“领土完整”,有时叫“大国气象”。
它的分身随处可见,家庭里飘着“团圆”,学校里飘着“集体荣誉感”,审判受害者时的“完美要求”……
它是虚伪的始作俑者,从来不是真正的太阳。

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等肚子在6点前空下来,好装下麦当劳😌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