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所有人都知道那个大名单其实是15年就出来的老东西,所以不管是什么广州的漫展还是哪里的漫展把这个东西拿出来说是官方禁令,都可以看作是在抄十年前的作业一刀切懒政;在已经对这件事非常熟悉的基础上再看到有人一本正经地讨论这些作品是不是真的有价值,哪些真的应该被禁,或者是说天哪我终于找到了补番名单,这些反应让我实在是忍俊不禁,有种自己好像真的活了很久的错觉。
https://zh.wikipedia.org/wiki/2015%E5%B9%B4%E6%97%A5%E6%9C%AC%E5%8A%A8%E7%94%BB%E5%9C%A8%E4%B8%AD%E5%9B%BD%E5%A4%A7%E9%99%86%E4%B8%8B%E6%9E%B6%E4%BA%8B%E4%BB%B6
太长折叠
全世界的互联网,尤其是小红书让我最讨厌的一点:
世界平摊在你面前,而人(最起码我自己)很难处理这种信息输入。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以前接触的信息面有限,一个班一个年级一个学校出不了一个“天才或者有钱人”,但是上网以后,全天下所有天才和有钱人的生活都铺开在我面前,普通人是“没有”声音的。别说还没有形成世界观的年轻人了,就是内心有相对稳固秩序的成年人也很难时时刻刻做到心理平衡。我动不动就能看到有小孩出来诉苦原生家庭,今天看到一个山西女生发帖问自己爸妈是不是不爱自己,因为家长不能在她生日的时候带她去上海迪士尼(爹好像是普通公职,妈是家庭主妇)说他们是扫兴的父母,评论一边倒说没钱就别生孩子,让孩子自卑痛苦。还有骂她妈不出去挣钱,在家靠老公养,不能给孩子的底气的。哪怕按照迪士尼一年接待1400万人次,开了10年,也才1.4亿人去过(不扣除很多人是重复地去,也不考虑地理因素),全国90%的人没去过。
如果不是这个破网,真的有人会为身边90%的人都没见过不了解的东西痛苦吗?
还有学法语,你只要开始学,就一定会刷到帖子说什么6个月速过Tcf Canada clb7 ……我觉得就是背题库,这种天才也不过0.几%,但中国太大了,万里挑一都有上万人。大家太频繁的看到这种“传奇”,先不说真假,就会以为自己也可以复制。如果没做到,就会开始焦虑、怀疑自己。只有这种帖子有流量,有人求分享经验有人求资料,没有人看2年战战兢兢地学习,最后考5次还是失败的例子。发出来只会被骂:你这么多蠢的人我也是不认识几个。但事实就是普通一本学校的本科4年级学生只有一半有应试B2水平。
以前微博一句话也可以发,现在小红书动不动洋洋洒洒2万字,还要配图,普通人更没有力气去分享自己的想法了,世界上充斥着Kol 和Kol wanna (引用村花
多了的也不想再说了,反正每天都觉得:我为什么在上这个破网!!!
说起父母遗产我想起了一些古早故事,我毕业后几年,也就是同学们纷纷开始结婚生娃的时候,有同学不断吐槽父母在各种鸡毛蒜皮问题上的控制,我特别纳闷她们为什么不能跟父母保持距离,可能问多了(别人只想吐槽而我误以为对方想寻找解决方案)一个同学很生气,说你当然自由啊,你父母反正也没钱给你,你一无所有没有什么可失去的,当然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我当时也很迷惑不解——你早说是为了钱啊,可你只是吐槽我以为你二十四孝才不肯和父母保持一些界限呢!(而且即使我当时口袋空空我也不觉得她们父母给的钱值得她们那样,因为那时大家都毕业了她们经济能自立很多年了,只是人总是会选择看起来容易的路吧)(但我确实没有机会接受金钱的考验所以我说自由最重要就没有马云说月入三万最幸福那么有理有据)(但我还是觉得自由最重要)(再说父母有钱给也可以软饭硬吃啊!)
好久没刷微博 看关注很久的博主【三蝶纪】
大概是从博物杂志/小亮还没有火的时候就一起关注了她
我很怕虫子硬是靠看他们的科普博文这么多年看脱敏了
跑题了
想说的是博主发了一些博文
她四十岁左右姑姑八十多
在上海的养老院闹腾折腾要回家
其实已经完全无法自理了 无法自己生活 又和现在住的养老院护工闹矛盾
大闹之后终于妥协不回家 换养老院
博主从深圳跑上海奔波忙碌
聊天截图里的老人真的是什么都讲不通一意孤行自说自话
堪称可怖
看得人心有戚戚
喜欢这个博主是因为她文明善良温柔的底色
但是偏偏也是她操心她负责让她秀才遇上兵
我又怕我父母变成那种住一个月8600还要大闹的老人(哈哈其实住不起的
又怕自己以后变成那样
唉 养老机器人快出来吧
嘟嘟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