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嗯 

@xiaowang2277 宝宝 不要责备自己 我们爱的没有错 恨也没有错

刚才打开饿了么发现我家这边突然冒出来两个罗森 听同学说今年还要开星巴克 护城河什么情况 偷偷发展不告诉我?

对男人未开化的大脑只有愤怒 凭什么女的大脑都进化成这样了你们还在用如此原始的大脑统治十几亿人 到底有没有人管管啊

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每一次沉默都是在做隐形杀手 尊重你做顺民自愿被宰割的权利 那祝你们永享其乐 苦难最终会公平的轮流降临到你头上

显示全部对话

骂了一个站在油锅边劝我想开点的男的
搁这第三者视角吐过来人的油垢 以为点拨几句我会感谢
真的搞笑 水深火热了还意识不到自己也是那个待宰的羔羊 待燃烧的耗材 (或许知道但不在乎
(像极了明知道生育的诸多痛苦的女人却隐瞒痛苦并奉劝其他女孩宣扬早生早好 我他妈杀了你

看到这里仇男之情达到巅峰 男人犯罪的时候围观的每个人都是推手

对不起哈哈哈哈哈我第一次看到这张图太搞笑了
被你拉郎的cp be like:

洗一次头少活一天谁同意 头发长到胸口之后就没用过护发素产品 最近吹头发这道工序都被我删除了 好累啊

《黑暗时代,如何避免成为一个虚无主义者》 

@anezkahavel 谢谢你

《黑暗时代,如何避免成为一个虚无主义者》 

本文又称《因日常生活称义》

这段时间的新闻让我想起自己大三时一次和同学聊天,她是我一个颇有想法的朋友之一,但那一次,她对我说:“我现在什么都不相信,整个人已经变得虚无了。”这句话让我很是吃惊,我一时有点无法相信曾经和我在课堂辩经的她如今成了一个虚无主义者。

虚无主义在我们生活的国家大张旗鼓地蔓延,肆意侵蚀着人们的神经,互联网冲浪,时刻可以看见人们呼叫着小行星来砸烂这个已经失去了意义的世界。前几天给我导师送礼物,他拉着我又聊了两个小时的天。他说:“我觉得虚无主义就像是人必走的一条道路,一个人总是会经历一个虚无的过程,问题只在这条路要走多久。”我说,是的,但是我绝对不会“再次”陷入虚无之中。

现代世界的虚无主义首先来自于现代性的道德真空,在宗教被祛魅之后,人可以相信的超验价值从此都来自于人自己本身所创造的意义,无论是上帝存在还是意识形态,本质都是为了填满这个真空。关于现代人的虚无主义倾向,我时常回想起钱永祥老师的《纵欲与虚无之上》,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力量,觉得现在是时候再把这本书翻出来看了。

钱永祥老师把虚无主义的产生归结于人类对于意义的渴求的幻觉,他说:

“如果对于意义的渴求是一种欲望,纵欲指的是对于意义的存在有太多幻觉,对于人类的作为创造意义的能力有太多的信心。相对于此,当纵欲的亢奋高潮带来的只是虚脱挫败,幻觉与信心会瞬间崩解,沦为对于一切价值的麻木虚无心态。在祛魅后的近代世界里,意义的问题逐渐浮现,解决的唯一资源又只剩下作为主体的人的自身。纵欲与虚无之间的轮替交迭自然愈演愈烈,表现了人类每一次建构意义时从张狂得意到失败丧志的循环。”

太汲汲于意义,太相信人类本身,等到这个巨大的幻觉破灭时,只能剩下一地鸡毛,一片虚无。我们太需要现实给我们以回答,太希望得到自己能看到的回报了,总是觉得做出努力就能改变这个世界,因而当感到自身的渺小与无力时,只能放大价值的无意义感,从而陷入虚无。这几年,我看着身边的朋友一个个地变成虚无主义者,感到一种“忍看朋辈成新鬼”的不甘与困惑。

我也曾经虚无过,高中时代,我最爱思考的问题就是意义的问题,一切都可以被质疑,一切都可以被推翻。现代性的世界里,一切都是暂时的,都是相对的,因而一切都是无意义的。“永恒”被“革命”所推翻,已经没有唯一的那个永恒的超越世界——天堂,可以追求了,因而我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反正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现实世界,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今,我不能说这种想法是错的,也无意对虚无主义者进行说教。只是想从我自身出发,说明我是怎样从虚无主义走出来的。
说实话,和很多虚无主义者一样,我对于人类的能力不抱有太大信心。只要看历史就知道了,人总是在重复同样的错误。黑格尔也说我们从历史里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没有教训。似乎我们总是在这个永恒轮回里打转,人类的历史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莫比乌斯环,按着葫芦起了瓢,没有打破这个循环的希望。但是,我恰恰觉得,对于人类不抱有信心,才是我走出虚无的关键。这个关键就在于,我相信高于人类的超越价值,也相信“善恶”是存在的。

现代人总是喜欢把事情搞的很复杂,这是启蒙之后的理性给我们留下的财富。由于理性,人类才能在意义世界立足。而我现在要说的是,如何不成为一个虚无主义者,答案是回到那个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活世界(Lebenswelt)”——表象的世界。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谈到,世俗活动可以驱散关于宗教的疑惧,被视为抵消关于宗教的焦虑情绪最为合适的方法,这就是“因日常生活称义”。引起我们的虚无感的,是因为面对现实,渺小的个人实在是太过无力。我们无力创造意义,无力做出改变,因而感到焦虑、怀疑和恐惧。现代科学告诉我们,上帝是不存在的,可是即使上帝死了,真善美也是不死的。

我的精神偶像哈维尔有一句被引用烂了的名言,但我还要无数次地再提起这句话:“我们坚持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对的。”
这句话给人的力量感在于,它告诉我们,不要太过着急看到事情的成效。你不能指望一个人创造意义的能力,而要去指望那个“绝对的地平线”,那个高于人类的价值所在。可以是真实,也可以是自由、平等和正义。选择不相信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而要一个人相信、一直坚信,却很难很难。

做正确的事并不容易,生活在这个社会,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被逼着不得不当一个坏人,背叛自己的心灵,我知道这是极度痛苦的——而且会因为我们越相信真善美和良知而越痛苦。不容易,但却是一个非常单纯的想法,我相信这个世界不是相对存在,而是存在绝对的“善恶”,我相信正义和自由,最主要的是,我相信真实。即使真实无论有多么惨淡,我都愿意相信它。理由也很简单,因为我不愿生活在谎言之中。

哈维尔还有另外一个有名的信条,那就是鼓舞了无数人的“活在真实里”,living in the truth。活在真实里,这是什么意思呢?我用昆德拉的否定式的句子来说,就是:“不说谎,不隐瞒,不欺骗”。一个道德败坏的极权社会最害怕的,就是真实。因为极权社会是用无数的谎言构造起来的,不需要太过强硬,只需要“真实”,就可以对抗它。而日常生活的、“生活世界”的真实,就是反抗绝望与虚无,反抗道德真空的最佳武器。我想,这也是另一种“因日常生活称义”。

相信超越价值,然后冷峻而平实地面对现实世界,不要期望“改变”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发生。我有时候觉得,我们太过于追求目的的达成,太希望黑暗就在我们这一代人终结,因此才死命肩扛着黑暗的闸门,要把下一代人“放到光明的天地去”。但是,黑暗的中世纪持续一千年,我们又如何才能判断自己生活的年代处于怎样的历史进程之中呢?答案是得不出来的。面对将来,历史意识无法解答困惑,而只能看到一片迷雾。

因此,我想说的就是,不要去渴求意义的存在,不要希望自己就能看到行为的结果,不要因为无效而忘记了什么是正确的。我们要做的不是最终的一击,而是传递,记录,要做的不是点燃火炬,而是交接火炬的人。意义并不因结果的成败而是否存在,超越价值也不因人类行为而有所动作。相信生活世界,相信自由与正义,生活在真实里,去做正确的事,而不要寄希望于结果,这样才能避免陷入无力的焦虑的挫败的空虚的虚无,这就是我想说的。

我每天都要骂自己骂别人:你他么能不能说人话

我真的恨你 即使知道你现在依然过得不好 我也还是恨你 此恨绵绵无绝期

昨天薅羊毛点六元一杯的上海婶子还好好的 今天四块点了一杯就变成一大杯草莓味冰水了 🤗商家为何对我这样

在我朋友面前经常卖蠢 明明知道的东西我要装第一次听说 现在才意识到 这是因为他们想看到我这样所以下意识迎合 其实根本不用做到这地步 离开就好了 我真傻 真的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