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看了一些跟战争有关的纪实文学之后,我产生了一个想法:民主制可能是在战争上最有潜力的做法。
说不定民主制的起源就是战争。
目前世界上最能打仗的国家全是民主国家。专制国家在占了极大物资和人数优势的情况可以惨胜民主国家(没错我说的就是苏联和芬兰的冬季战争),但只要物资和人力大体相同,民主国家的战争能力和战争水平绝对是远远超过专制国家的。俄罗斯的战争水平在乌克兰面前暴露得如此明显,而中国的海军实力也在菲律宾面前暴露得很明显。
我想,这是因为民主制是目前人类能做到的最高效的分配资源(无论任何资源)的方式,而军事说白了也就是分配资源的问题,当政治上处于专制带来的低效时,军事上怎么可能有民主带来的高效?
说来可悲,我觉得现在解放军和日本自卫队如果再打一仗,估计解放军不只是会输,还会输得很惨。
真要打起来的话,那支据说绝对忠诚的铁军也只能战胜连菜刀都必须实名购买的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了吧。

当然,类似刘慈欣这样的军事爱好者(他确实是)很容易觉得民主意味着低效、扯皮、推诿甚至内斗。但这恰恰是因为刘慈欣笔下的民主压根不是真正的民主,他笔下的人开会的时候几乎都只看个人的立场为了反对而反对,南美的面壁人说什么美国都要反对……这哪儿是民主制?根本就是山头林立的蛮荒社会嘛。
民主制要求有能力的候选人们、公开透明的竞争机制和全程透明的竞争过程。这很吃一个作者的学识修养和脑力,而刘慈欣最高的谋略水平就是章北海的太空二二六,哪玩得转这个?
我现在回忆一下,在文学和各种艺术作品里对现代民主政治有直观描绘和反映且我觉得还不错的,居然是《猎人》的选举篇,富樫真是个鬼才……

关注

@RXY 梁文道有期聊俄乌战争,我就发现北约的军事管理模式就是典型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模式,包括权力结构扁平化,高效的信息(情报)处理能力,快速的人力动员,基层领导较大的资源调配权限。而这些的一切的前提就是高效的沟通,强大而有序的管理,复合型高标准的基层士官,这给我了从小受的中式(苏式)“服从命令时天职,条令条例要牢记”的炮灰型的军事文化很大的冲击,对用武器堆出来的“强大”也完全祛魅,不管再阅兵几次,再船坚炮利也不过是洋务运动堆出来的北洋水军,发展工业就是为了养火炮,喝茅台吹牛逼的老登早就被信息化时代降维了,再来一次甲午战争也一样。

登录以加入对话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