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B站刷到某英语学习博主引用了一段Jordan Peterson 与媒体的辩论,选择性地分析了对方的辩论技巧,并着重说明了龙虾教授的反驳方法。辩论的内容我不太确定,但是应该是关于女权和自由言论。在视频的最后,他说:“教授爆揍了我们的田园女权小可爱(媒体人的名字)。”

……先不提槽点,但你有没有想过你的龙虾教授也曾用过同样的方法辩论,试图让别人看起来像个傻瓜并不会让自己的理论更合理……

我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维护的一些记录 

disclaimer:
老早以前就想写一写,又觉得自己的经历比起很多朋友来说无非是小打小闹,无法构成参考,当时每次会话的笔记也七零八落找不到了;最近又总在想这些,姑且还是稍微写了一点。
以下基本是总结了之前我的therapist与我完成谈话疗程之后,过了很久还种在我脑袋里、让我回忆起来能打起精神的一些零碎想法,是非常specific的一家之言,可能比较适用于工作学业受挫而被负面情绪痛击,感到自己unworthy的朋友。此外这位therapist和我的情况都适用于一种相对challenging的医患(?)关系,我这个人性格非常粘糊,有些不必要的纤细,行文也冗长啰嗦,绝不适用于所有人。此外对需要服用精神类药物或者经历巨大外界创痛的朋友,不一定够参考。

-检视负面情绪比如挫败感的来源

做某件事感到痛苦,正是因为在追求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这些东西本身就是很难维持或达到的。在感到挫折的时候,可以试着重新检视自己的价值观、目标,坚持做这件事的原因和事到如今继续坚持的必要性,肯定自己的坚持,肯定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客观承认自己在做的东西很了不起、同时也很难,出点岔子也很正常。自我肯定之后,余下做事的具体细节就更像单纯的解数学题了(李大猫,2020)。

-和负面情绪共存

承认和分析自己的负面情绪,了解自己的痛苦是因为什么,然后(高亮)live with it。很多时候人确实感到很痛苦,但可以带着这样的痛苦继续做该做的事情的时候,就继续坚持做下去。实在做不下去了,那就立刻找健康的出口。
【不是说让大家崩溃了再去找情绪出口!】况且能不能坚持下去的分界线也是很微妙的,只是对多数人来说,生活、工作、学业上的具体困难正是你痛苦的来源,在你承认和正视这种原因之后,最高效的方法当然是把这个困难直接解决,其他的出口只是一种辅助(绝对是必不可少的,但绝对不是全部)。

-健康的出口

一般基于个人情况。对我的咨询师来说他的出口是一个人散步一小时,对我来说一小时可能不够,肯定也有很多朋友讨厌散步的,其他还有大家都知道的音乐、冥想、摸猫猫、艺术闯作、勾毛线…
多数社会人遇到的实际困难都可以通过(和同事同学同行导师老板等)沟通交流变得轻松,这是最有效的出口,当然心理困扰到这种程度肯定是做不来这件事的。比如我原本朋友就少,还到了一种无法和身边的人交流自己痛苦的、绝不可能和线下朋友们敞开心扉的程度。这种情况我的想法是不妨从不认识的人开始一步步来,独自参加一些和引发苦恼的本职无关的社交活动,比如什么烹饪workshop,跳舞,zumba课,激烈的对抗运动比如拳击壁球,跟陌生网友联机打游戏。能从交流中得到快乐之后,再去硬着头皮做别的交流。

-helpful thinking 与 unhelpful thinking

在我自陈自己多年来持续beat up自己的时候,我的咨询师说了这么一段话:对有些人来说抽打自己是有用的,但是对你来说看来这个方法没有用,毕竟你已经抽了这么多年了,如果真的有用那目标早就达成了。
给自己的想法贴上helpful和unhelpful的标签,而不是判定自己的想法很负面很坏从而二阶beat up自己。从沉溺于某种无帮助的想法“妈生我不如生叉烧”,或者苦恼“我怎么又有'坏'想法了居然觉得自己不如叉烧”,转变到思考这种想法是有用还是没用,可以一定程度上帮你“无害化”这些想法。将叉烧想法归为无帮助之后,就像一脚把它踢进医疗废物的垃圾桶里。可能一开始没有这么爽快,但久了心里的负担也会被卸下一些;更重要的是把helpful当作标准之后,不知不觉间行为和思考方式都会受到积极的影响。

-怎样算是有进步?Frequency, intensity, duration

放在一起搜索这几个词,能看到它们在和人的行为相关的许多领域都能作为一个衡量标准。我的therapist试着让我用它们衡量一切helpful行为和unhelpful行为——主要是细致地查看并及时嘉奖自己的进步。做出helpful行为(哪怕就是看1页书,做1小时的工)之后,比对和记录,从每天看1页书进步到每8小时看1页书,这就是frequency的大提升。
关于提升工作效率的具体方法可以去参考一些讲productivity的书,我不是很懂,再具体就不展开讲了。

-进一步的进步:rigidity or flexibility

心理学上rigidity可能更多指无法与人共情的人格障碍性格?也能看出来我的咨询师是一位挪用大师,我们的对谈很多时候就是他提一个心理学概念然后胡乱发散…他主要是把rigid和flexible的概念用在对待自身情绪和解决问题的方面。
这个应当建立在以上几点的基础上,是一种有点难描述的状态。在你摆脱了惊恐、僵直的爬虫脑控制阶段之后,会感到活力和智慧慢慢回到你的身上,它们也不是枯竭了,只是被暂时封住了;除了放大的负面情绪让你无暇用聪明才智解决问题之外,病理学上,恐惧和焦虑的情绪也会让你的海马体萎缩变弱。在这个阶段尽量把be flexible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有任何想法的时候下意识多问问"So what?""What if...?" 检视之前的rigid阶段有没有忽视生活的新方向和新可能,自己的志趣目标是否有变化,不仅能帮助康复,甚至还有可能找到人生的新阶段。

-心理问题可能像山谷回音

反反复复,而且很可能永远不会消失,对我来说这是自己的心理问题最本质的特点,我在面对同样情境时以同样的方式跌倒兜圈子的时间甚至长过不少网友的年龄。对熟悉的困扰感到厌烦,也对一再困扰的好像很无能的自己感到厌烦,这都是非常正常的。多数人都要撞个两三次墙,少数要撞四五次,也没有关系,有我给大家兜底。找到对的目标然后坚持,如果总出问题,仔细检查目标是不是有问题,没问题的话调整心情和方法再继续坚持。开始痛苦抽打自己的时候再回去走全套流程,像坚持健身一样坚持调整和呵护自己,总是能比一条路走到黑少撞几次墙的。

以前我介绍某某作品时,会把 作者在探讨性少数群体和种族主义当作它的标志。现在不这么干了,因为这玩意儿虚得很。我也可以说,它虽然在探讨性少数和种族歧视,但女性意识并不超前。我想说其实作品中出现的观念并不是评价的唯一标准

不好意思在豆瓣问的问题在这里问大家。如何从good english speaker变成great corporate english speaker? 我今天从一个巨巨巨巨老板那里得到反馈,说还是要提高我的英语沟通能力,不然会成为升职的巨大障碍,因为我主要靠讲话吃饭。但是我已经是我认识的中国人(大学以后来美国)里面英语最好的了...这种情况靠日常练大约是练不出来的了,大概是要找教练了。请问去哪里找这种executive English training??

@Orika @board 如果是完全小白的话是不是常见概念也不太清楚?基于这种情况,从最最基础的开始理解比较好,比如服务器是什么,代码运行原理,网页是如何呈现的,终端之间怎样交互信息……有了这些才能去理解编程语言,不同语言有什么作用,如何按照自己需求来学习之类,像python是面向数据整合,学了可以爬虫,css JavaScript是面向网页前端设计,学了可以搭博客,javaphp是面向后网页端服务器程序,学了可以搭数据库……我个人完全不懂这方面,才刚开始我接触,但必须是要根据你的需求来从部分知识切入,决定到底需不需要学习编程,学什么,而不是先大框架再部分,那样是反常识的
针对这种情况推荐【【计算机科学速成课】[40集全/精校] - Crash Course Computer Science-哔哩哔哩】b23.tv/PIZEEj

首页在转谷爱凌12岁发表同工同酬的演讲,热评拉下去一水儿全是夸她的。
我想起,我12岁的时候,还不知道男人和女人怎么做爱,收集贴吧里流行的各种各样变美变白变瘦增长睫毛的奇怪方法,台上老师在说男生后劲很大,女儿上大学的教导处主任在和学姐暧昧不清。
外公死了,我陪妈妈回去奔丧,女人们要一天三道地在灵堂哭丧,我问起表哥们为什么不来,外婆说男人家不干这种事。丧仪最后一天,舅舅拥有全程抱着遗像的殊荣,忙了一周的表姐因为来了月经,没有出现在灵堂10米之内。

各大视频平台的运动向视频让人心情复杂,一是没有专业知识储备只能指望博主靠谱,二是人太懒的确需要全程的一个督促和反馈。本想说观众应该更加谨慎,但这并不是观众的问题

@board

这个网站可以测试你的阅读能力的等级,而且还可推荐对应的推荐书目。
macmillanreaders.com/level-tes
这个测试,结束之后可以看一下推荐书目,然后配合推荐书目的蓝思值,可以成为一套很好的帮助英文学习者找到适合难度书的系统。
hub.lexile.com

#长毛象资源分享日
#长毛象安利大会
#长毛象资源分享

《精神病学史: 从收容院到百忧解》
作者:爱德华·肖特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8
下載:libgen.is/book/index.php?md5=B

《徐梵澄文集: 全16册》
作者:徐梵澄
上海三联书店 2006
下載:libgen.is/book/index.php?md5=D

《幻灭三部曲》
作者:马沙多·德·阿西斯
漓江出版社 1992.6
下載:libgen.is/book/index.php?md5=B

《日本人的“真面目”》
作者:卞毓方
漓江出版社 2016
下載:libgen.is/book/index.php?md5=7

《捡史: 郭论》
作者:郭德纲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0
下載:libgen.is/book/index.php?md5=D

《寻隐日本》
作者:白洲正子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9
下載:libgen.is/book/index.php?md5=E

《成年人简易钢琴教程》
作者:李妍冰
湖南文艺 2008
下載:libgen.is/book/index.php?md5=3

圣经不过是基本盘。先知预言以扫的后代必会灭绝,这是来自上帝的惩罚。而上帝给亚伯拉罕的承诺,让他的子孙如天上的星和海边的沙一样多,我也很难想象这是祝福。我的意思是,你的后代多和你有什么关系

我很喜欢dark heaven,里面刻画的情侣关系是很粘稠的,但是一点都不恶心

哈里是bad kisser,他捧着金的脸狼狈地亲亲,完事之后金的脸上甚至留下了红痕。所以金对和哈里第一次亲亲的印象是痛的,可他不知道为什么会疼。

最近在看的一个韩漫很让我动容。主角二人算是竹马,小的时候就很清楚对对方的心意,也会因为氛围亲吻彼此。他们生活在极度恐同和歧视有色人种的背景下,民间甚至存在极端组织会有规划地进行猎杀。所以那一刻看到他们拥吻,我的第一反应会觉得他们是勇敢相爱的少年人。直到高中,这对cp里的白种人对相方(韩裔)表白时,后者所想的则是危险、父母的不认同、宗教的规训,好像那个少年人不复存在。但这也恰恰证明了爱是不会被拘束于道德和法律之内的,可以说少年时期他们的感情从未被外界污染,这是对纯粹的爱的最好的刻画。

我很喜欢研究未来的苦难,它们像巨兽张大嘴等待着我的到来。但事实上人们都在麻木中感受痛苦,想象中鲜活的悲伤和脆弱变成了温水煮青蛙。像我这样没有勇气从世界上跑路的人,走在一条不断肯定自己存在的道路上。我总说自己一定会想办法去死,但我也知道我大概率会懦弱地活下去

#抑郁自救
和拍照一样,如果对焦在一个点上,画面中其它东西会变得模糊。

敏感→痛苦
镜头对焦在敏感上,你可能只看得见敏感和痛苦两样东西。它们是真实存在的,它们清晰地展现在你眼前。因为敏感而痛苦,因无法改变刻在基因里的敏感而更痛苦,你以为自己在死循环里。

不。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请把镜头拉远些。

敏感→哪里不对劲→痛苦
这才是镜头里全部的东西,请把焦点对准不对劲的地方,它才是痛苦的直接原因。痛苦是由它带来的,敏感只是放大了它。

请把镜头对准「哪里不对劲」的地方,观察它、记录它、谈论它、思考它、解决它。

既然敏感可以放大痛苦,那它也一定可以放大幸福。

一个相对神经大条的姐姐有次和我感叹,她说:你们敏感的人看到的世界真的不一样。朋友感谢我关心她,说了很细节的一些事情,而我自己甚至都没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关心她的事,是她说了以后我才意识到的。

你可以选择把敏感变成幸福的源泉。至于痛苦,那只是敏感在提醒「这里有个不对劲的东西需要你解决」。

我现在不怎么会去刷b站首页或者各大平台的小视频。关于性别的二元表述和时不时会给人一懵锤的种族主义言论会让我感到痛苦。其中会夹杂恐同恐跨恐各种非异性恋和顺性别的少数群体的发言。看得出来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娱乐,但对很多人来说这是生活。

被前女友伤得很深,前两天突然有把她加回来和她做朋友的冲动。我的友们一度很不能理解,建议我去寻找专业人士的帮助。那个时候微信的好友申请都写好了,点发送的时候发现自己被拉黑。我心里又生出一股恨意,她凭啥啊…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