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看了几个花束的热评感慨观众智商终于恢复到正常水平,“不要将任何一种刻意姿态或者内容消费倾向当作浪漫的表现,不要将合拍挂钩到一起听个小众乐队,一起看个杨德昌电影,一起读个小众作家,甚至一起穿匡威开口笑,这多可笑,这不是一种成熟的浪漫观,这恰怡是一种幼稚的,刻奇的,自恋的表现。”

我那种不舒服感就是来自于这种肤浅“浪漫”却被挂上了“一个进步,一个原地踏步”这种更可笑的评价。

本来就不是一类人啊,谈什么合拍…

资本主义不会扼杀浪漫(放在现实里反而是推动物质生活和浪漫心境的融合),但自以为是却会。

我在UK自测盒一般都很容易获得(就算现在自测盒常常告急,但从网上申请还是能保证一周给一户寄到一盒)是免费的,一盒7支。 每次我打开自测盒里面都会有一张写满中文的产品合格证,自测盒是中国杭州生产运往UK的。为什么我们自己能生产的自测盒,物美价廉,不能更多的用在自己的百姓身上?官方的解释是因为我国目标是“动态清零”,因此用核酸检测更有针对性,能第一时间发现初期和无症状感染者,因此也是最高效成本最低时间最短的最好方法。我想了想,搞这么多医务人员和志愿者去大规模做核酸检测,到底省时间吗和成本吗?老百姓的成本和时间就what is that 一锅端集中隔离没码不行,到底哪里是最好的方法了?

看哈维尔文集,里面说人要见证时代的恐怖,不能别过头不看,然后选择虚假的爱与幸福作为补偿。“爱”是承担责任的行动,是“活在真相中”的大前提。因为爱,人才有承担的勇气,才可以保持健全的灵魂,才有在关键时刻行动的能力

人类压力一大身体的各项机能都有可能会出问题,太劳累会导致肠胃不适、心悸、耳鸣,好像除了人类的设置的规则,没有任何一个人或者器官愿意过度劳动。即便如此大家还是从命里偷时间。超越身体的桎梏就是在超越极限,这么做的人会付出代价,不这么做的人也终将会付出代价。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人变得这样可怜

我说爱不只是当鱼,愿意给对方抹吐沫让对方活,爱可能也是啃食,不吃了彼此就活不下去。

推一些喜欢的兴趣推主(都是日本那边比较多……感觉欧美的话这类普遍都在ins)
1. 现居泰国的昆虫摄影推主,大量龙眼鸡出没w因为会拍到一些国内不太常见的昆虫,每次都对昆虫的配色很惊讶

2.水下水草摄影推主,最开始因为ta拍的水草视频关注,是真的很好看……

3.关注了很久的潮间带海洋生物推主,基本上每天/隔天更新一张白底生物照

4.喜欢拍森林/山/花草/苔藓的摄影推主,也基本上是日更!

前两天看了一个简中lgbtq黑话科普视频,里面的姬崽认为“直女”位于女同性恋hierarchy 的金字塔尖。所以有些人一面歧视双性恋,一面又甘愿爱上直女,这真的不会很割裂吗()

。提到女双就“这群女的骗同性恋,玩腻了转头就和男的结婚”,和terf看到跨性别就提厕所有什么区别(汗颜)

最近和几位好友一起做的一件小事,把托尔斯泰最有代表性的反战长文《“悔改吧!”》译成了简中。算是几个Russianists的一点点行动吧。

第一版推文:
mp.weixin.qq.com/s/JDnSxMoeLAM

电子版修订版:
mp.weixin.qq.com/s/Gy1kdt9LrsV

结合了单向书店和我自己收藏的女性主义书单 

一间自己的房間
82年生的金智英
當你飛向鳥的群山
从零开始的女权主义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向前一步
天空的另一半
第二性
厌女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坡道上的家
压迫的五张面孔
女权主义简史
中国女性主义思想
中国的妇女问题
女权辩护
那不勒斯四部曲
水果硬糖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曼娜回忆录
女性的权利
逃离
成为母亲的选择
最好的决定
女性主义有什么用
面纱
亲爱的安吉维拉
醒来的女性
女性主义
无父无夫的国度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
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
女性女性与权力
女性的奥秘
男性统治
初为人母
我本不该成为母亲
成为母亲
给一个未出世孩子的信
不让生育的社会
母乳与牛奶
息壤
黑箱:日本之耻
我身体里的人造星星
知晓我姓名
身体由我
隐痛
回归家庭?
金色笔记
家庭纽带
鞋带
鄙视
女孩们的地下战争
东京贫困女子
两位严肃女士
女性贫困
如何抑止女性写作
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
不只是简奥斯丁
阁楼上的疯女人
萨德式女人
她们的传奇
女性的时刻
破局者
黑暗时代三女哲
成为波伏娃
金斯伯格访谈录:RBG给未来世代的声音
秋园
浮木
性别、政治与民主
基层女性
打工女孩
N号房追踪记
因为性别
使女的故事
阅读浪漫小说
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 of woman
The beauty myth
Man explain things to me
The Oxford handbook of feminist philosophy
Women, race, &class
Letter to my daughter
Women don’t owe you pretty
Bad feminist
Invisible women:data bias in a world designed for men
We should all be feminists
Hood feminism: notes from the women that a movement forgot
Why stories matter:the political grammar of feminist theory
Considering Emma Goldman: Feminist Political Ambivalence and the Imaginative Archive
The SAGE handbook of feminist theory
Feminist biblical studi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 scholarship and movement
Feminist Theory Reader: Local and Global Perspectives

显示全部对话

我记得两年前在豆瓣搜圣经还可以评分,最近怎么不行了?

我对黑塞的《玻璃球游戏》心情一直很复杂,因为读着很累,故事好像一直在延续,看不见终点。他将自己著作里的想法反复咀嚼,衔接上新的东西安插在段落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附录那三个独立的小故事。我认为一个人活着不能没有看过这三个故事,为了这三个故事也得拜读一下玻璃球游戏,即便它们并没有关联。

@xlsdst 哇…!恭喜!产出一块面包仔(见证了交易到应用的过程​:azukisan026:​)

因为时间线上的推荐,这几天终于开始看三年前就想看的英剧《年复一年》。大概三年前看的话,还不能感同身受,然而现在看这部剧的代入感是如此之强——

“因为这个世界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快,越来越疯狂。我们不会停下来,不会思考,不会从中学习,我们只是争先恐后地奔往下一场灾难。我一直在好奇接下来又会是什么?我们终将走向哪里?何时这一切才会停止?”

3月7日是德国同工同酬日(Equal Pay Day),旨在唤起人们对gender pay gap的注意。
Equal Pay Day的日期是以前一年的pay
gap来计算的,以男性工作一年的平均工资为基准,来计算女性要多工作多少天才能达到同酬。以去年为基准,在德国女性平均要多工作65个工作日,才能达到男性的收入水平。
根据新华社报道,中国2018年的性别收入差异比为27.7%,仅低于韩国与爱沙尼亚。

对了 我其实一直想推荐酸辣粉,大家可以搞搞【嗨吃家】 我吃过好多家,就这个牌子最合适~~😀

想起艾玛沃特森曾被质疑,说她有胸部为什么还能是个女权主义者,言下之意就是女权主义者不能有胸部或者穿凸显胸部的衣服lol
也是很有互联网特色了

分享一下我的学德语路径好了,我基本上是自学的,没咋花钱,自学当然不会适合所有人,但是没钱的话除了自学还能怎么办呢。我的整个过程就是 1.报网校学语音——2.跟着课本自学到 B2 —— 3.报了一个本地针对德福考试的外教班 —— 4.在网上找视听资料。如果已经有一定德语基础的话可以直接看第 4 条,内含超链接。我从零基础到通过考试整个时间满打满算 16 个月,德福考了 19 分,听力差一分因为走神了。

一、在沪江网校报一个德语语音班,一百来块钱,只学发音规则,主要目的就是走走过场并随便了解一下德国的风土人情。我看这个课现在下架了,但是 CC talk 上还有类似的语音课,是在不行,呃,也可以上淘宝买九块九的盗版网课。

二、学会语音之后自学就好办了,因为德语单词只要看着拼写就能读出来,这个时候就可以跟着课本系统地自学了。我买的是《走遍德国》系列教材,我觉得那套趣味性比较大,比较适合自学的时候保持兴趣,已经是六七年前了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更好的。整个大二我就是跟着课本学,对话部分自说自话练一下,练习题包括随课本的习题册都好好做,学会了一手优秀的哑巴德语。如果学校里有德语角的话当然也可以加入练习一下。

三、大二暑假的时候已经跟着课本学完了 B2,为了速成&好歹开一下口,我就在学校附近找了一个外教开的德福班,四千块钱,用的教材是 Fit für den TestDaF,因为是德国人编的教材所以还蛮靠谱的。

四、视听资料。我觉得一开始学哑巴德语完全没关系,关键是能独立看懂东西了之后找学习资料的自由度大很多。十分推荐 ARD Mediathek,里面就是啥都有,体育啊,新闻啊,科技啊,电影啊,电视剧啊,纪录片啊,点进侧面的 Sender 里面还有更多选择,可以看看 WDR, tagesschau24, rbb, pheonix. Arte 内容也很好,但是里面有大量原声是外语然后覆盖上德语音轨的内容,可能会有些干扰。这个网站非常大的一个优点就是基本上视频都配有字幕,推荐的食用方式是先关掉字幕跟着逐句听写,能写多少写多少,听不懂的反复听,实在是不懂就打开字幕对比一下,然后再多听几遍。科技类文章可以看一下Quarks。这两个网站应该都不用翻墙。还可以推荐一下每日德语听力,里面材料不少但是有的要钱,优势是有双语。

此外还有一些输出途径就是找母语人士聊天,tandem 之类的 app 应该不用我推荐了,之前还上过一个母语人士帮忙改作文的网站,叫lang-8,但是是很老的网站了,不清楚现在还好不好用,如果有比较了解的可以帮忙更新一下信息。

自学还是推荐买课本,不要把小绿鸟太当真,和它玩玩儿找找感觉就好了,它的学习路径太怪了,学完之后还是啥也不会。最好是实在不方便拿课本的碎片时间练习&调剂心情,babbel 也不错,更系统一些。

总而言之,学语言没什么特别的,就是要大量的输入和多多的练习,只要学就会不知不觉越来越好。刷题请适量,关键还是提升语言水平,当年我考德福的那一场作文题被徐立华押中了,然而我周围用了她的模板的同学们全都挂了。虽说通过考试离会掌握完美的德语还差很远,但反正先通过考试出了国再说,以后的还可以在德国慢慢提升,一步到位是不实际的。也不用过于追求母语水平,德国人的母语水平也不见得有多好,说不定学校里德语不及格。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