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野生的蜜蜂采蜜可以养活整个蜂群,而人工饲养的蜜蜂却只能喝糖水。

蜜蜂:蜂蜜哪去了?

蜂农:蜜蜂太多了!

蜜蜂:原来如此,是蜜蜂太多了,等蜜蜂少了,我们就能吃上蜂蜜了。

并不是要你去撕掉别人的面具。如果他们喜欢活在谎言中,那是他们的选择。你不需要去改造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人,如果你能够自我成长就很足够了。——奥修

每做一件事,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别人会怎样看,人生中几乎有一半的麻烦与困扰,就是来自于我们对行动结果的焦虑上。——叔本华

我觉得活下去会发生很多烂糟事。确实,但是你只要活下去,它就一定会有好事发生,或早或晚,所以得活下去。——小帕《岩中花述》

我们必须去选择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一劳永逸,而是一而再,再而三,“每时每刻”都做出这种选择。——凯特·柯克帕特里克《成为波伏瓦》

人生从“重要的人”到“重要的事”, 再到“重要的自己”, 最后一切皆云淡风轻, 一生就差不多过完了。——《半山文集》

“ 越长大越不敢依赖别人 怕人心会变 怕承诺不兑现 以至于只相信这世上只有自己才能给足自己安全感 ” ​​​​

零内耗模式的要点是抽离。

内耗的人,啥都没做,可能已经把自己纠结死了。

反过来,该做就去做,该说就说。做完说完就抽离,抽离到对自己的事,像在看别人的事。行动上头,想法绝不上头。

别人怎么想,不重要,因为我也不会关心别人怎么看待另一个人。

用这个思维去试试,你会大胆很多倍。 ​​​

“谁掌握了过去,谁就掌握了未来;谁掌握了现在,谁就掌握过去。”——乔治·奥威尔《1984》

我们不会再见面了,这就是分别的意义。

那些难做的事和正确的事,往往是同一件事。

有价值的东西,从来就不容易得来。

容易这个词,在成年人的生活里是不存在的。

听到“你的烦恼”的人中,有 80% 的人并不在意,而另外 20% 的人则很高兴你有这些烦恼。

独立有三重境界:生活上的独立,自己可以养活自己;精神上的独立,不依籁于别人而获得精神快乐;灵魂上的独立,把灵魂从“自我”这个东西之中释放出来,与万物融为一体,宇宙只是为“1”,只有一个境,这是最大的独立。——《半山文集》

我们都是白痴,才会这样钻牛角尖。不管是什么狗屁事,我们总是,总是,总是忘不了我们那点叫人作呕的、微不足道的自我。——塞林格 

你感觉要完成一个很大的事情很难很难。但是再难,它也是一天一天来完成的,每一天来到面前的事情都是具体的。那个大事情你用自己的力量去对比,你完成不了。但是你一旦把它放到每一天里面,你是可以把它走过去的。很多人被吓倒,就是被整体吓倒。——梁永安

起床出门,然后做点什么,这多美好啊。我们来到地球上就是为了鬼混的。别听其他人不一样的说法。——冯内古特

人不能一直做正确的选择,偶尔也要做一些喜欢的选择。

人生就像一些低劣的商品,总在外表包上一点光彩一点的东西。举凡痛苦,总想掩饰;反之,凡是出风头的、光彩的事,都要拿出来张扬一番。

人们越是内心不踏实,就越想在别人眼中被看作很充实。

实际上,别人根本没有那么关注你。你所认为的无法满足他人的期待,其实是没有满足自己的期待。——岸见一郎《在变化的世界,稳稳地活》

我们总是在嫉妒,在羡慕。然而都是假想敌而已。其实,路是自己选的,自己总是掌握着方向盘。再多的人,只是催化剂而已。十年,甚至五年之前我都不能清晰的知道自己要什么,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但是一步一步的路让未来生活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我不知道我要什么,但是我能知道我不要什么。——萨拉·帕坎南《世上另一个我》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