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等人:一个江南家族的兴衰浮沉》前面做题家部分让我觉得很无聊,到末世、国难两部分的时候,读起来有一种人类群星闪耀时之感,完全对得起这个标题“不愿汝辈为第一等官,但愿为第一等人”。

坚守嘉定的侯峒曾本身已经够犬儒了,清兵来嘉定之前,他本来带着家人躲避到了乡下,准备等待乱世过去,他没有什么已死抗清的想法,但是会给抗清的起义军送钱。
没想到县令居然直接跑路了,而民众厌恶剃发令,又恐惧于清军李成栋的劫掠,在听闻七名女子被强暴而死后,百姓的怒火被点燃。各镇乡兵聚集到嘉定,打跑了李成栋,这让李成栋决心报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坚守嘉定已经成了无奈之举,而侯峒曾因为众望所归,被城中百姓推举为主持守城的人,他已经别无选择。
当嘉定城破之后,侯峒曾投水自杀,固然有忠孝文化的成分在,但我也怀疑这其中“为国殉节”的成分有多少。侯守城时跟人约定,城亡与亡。而此时已经城破,他辜负了乡亲的期望,又眼见家乡即将因为自己的失败而遭遇大劫,他作为守城抗清的主事人,本身也难逃一死,到这个时候,死亡好像已经成了他的必然选择。
夏允彝的自杀在我看来也有类似的部分,亲朋故旧在国破下因各种原因死亡,而他却幸运地活了下来,幸存者的愧疚促使他也走向了死亡。
而侯峒曾母亲龚氏的投水自尽也未见得跟忠孝有关。她年逾古稀,大儿子守城而亡,二儿子因反清活动被牵连而处死,她流泪道:我昔欲为卞壸母,今宁不能为孔褒母乎?家族衰败、子孙尽散,她看到了时代最糟糕的一面,也看到了自己生命的尽头。

我一直对“为国殉节”这种说法十分厌恶,只觉得迂腐愚忠愚蠢,但是读到这些一个个具体的人时,又觉得十分感动。
仔细想想也不意外,将明末忠臣忠君殉节推向高位的,是乾隆这种吹鼓为国尽忠的儒家价值的,还有近代和当代吹捧民族主义的。
但是当看到每一个人具体的人时,会意识到其中大多数人的行为是一种个体选择,其中固然包含了忠孝这种文化因素的影响,但肯定不止于此,个中原因是很复杂的。将死亡作为一种个体选择时,它好像也不是不能理解。
我可能就是无法理解那些包裹一切事物的庞大概念,但永远可以理解个体选择。

我对“为国殉节”这一说法厌恶还有一个原因,我真心觉得他明根本配不上这些因为它的灭亡而死去的人。
任何一个王朝、皇帝、政府都配不上这些人性中的闪耀,他们是怎么敢把这些人性中最光辉的部分拉过来给自己统治的背书的,还要将其覆盖上一层腐朽不堪的保守价值裹尸布。

关注

@yukimomo 你提的这几个至少都还是真自杀(如果史书不是编造的话),另有一个「被自杀」的例子:就是三国魏灭蜀之战,刘禅投降后,姜维伙同钟会谋反,可惜走露风声被魏军围攻,最后力战而死。然而罗贯中写《三国演义》,变成了姜维心痛发作,感叹「吾计不成,乃天命也」,于是自刎而死。到央视拍三国,嫌自刎不够好看,还改成自己剖腹。文人这么喜欢让笔下人物自杀——男性自杀往往为了自证忠义,女人自杀往往是自证清白——说白了是为了服务于一种「天命/宿命」的刻奇叙事(啊,一流的英雄/美人,当得起一流的自杀!),而「天命/宿命」本质就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洗脑逻辑。

@blackie 削弱抗争性吧,改成知天命对现有秩序的顺从 :blobcatgooglytrash:

登录以加入对话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