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denganqing 有一说一,豆瓣日记功能真心不错,对于不想自己建站的人来说,豆瓣日记可以插图插链接插书影音有标题文本块等富文本功能,基本能满足写点长文的需求。墙内我同时在用的还有Lofter,lofter的文本编辑基本凑合,审核力度没有豆瓣变态,但最变态的是不让放非网易系的超链接,这非常恶心。啥时豆瓣日记能单独拆出来或被山寨一个啊!

Bla©kie 转嘟

今天发现豆瓣新的条约落实了,不上传身份证的话确实只能用只读。于是我灵机一动,在身份验证里写下了:
姓名:李中猫
身份证:*输入google来的习近平身份证号”
下一步人脸识别,我心想这好办啊,拿起ipad搜索了一个习近平照片怼在摄像头前面。
豆瓣:成功识别到人脸,现在请快速眨眼睛
我:???妹想到还有这招!
所以,是有多少人拿照片糊弄人脸识别

Bla©kie 转嘟

好不容易心情稍好一点,然后打开网络一看:
世界十大植物种子基因库之一——位于乌克兰哈尔科夫农科院的国家基因库被俄军炸毁。

心态又彻底崩了(。

乌克兰国家植物基因库是乌现存最古老的科研机构之一,在苏联时代被建成投入使用,库内存储约16万种植物种子和农作物杂交品种。它是乌克兰唯一的种子基因库,也是东欧为数不多品种最为齐全的种子基因库。

如今就这么被毁了,这不仅是毁灭人类的科研文明,也是摧毁人类的未来发展。因为全球有包含你中它俄在内数十个农业大国的农学家都要赴乌采取种子样本参与培育研究。
甚至被炸毁的样本中,有很多是已在世界上灭绝的植物样本。

德国入侵苏联时期,在哈尔科夫进行过四次战役,德军都没摧毁它,而是将研究成果全都保存并企图带回国,因为德国人都知道种子是人类粮食的命脉,他们也要造福他们子孙后代。

世界上首个种子基因库同样也是苏联建设的,由农学家瓦维洛夫在列宁格勒(彼得堡)主持建成。二战期间彼得堡遭纳粹围城,研究人员宁饿死也要保护种子,而瓦维洛夫身在集中营仍心系种子安危。瓦维洛夫是对人类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农学家,最终被斯大林迫害饿死狱中。如今惨案再次上演,我们不能忘记死去的人们。

@monos 这张剧照豆瓣都发不出来了,发一次被删一次

「这是我们最后一代!」建议以后以5/11作为国际丁克日,纪念东亚三国人民以断子绝孙反抗父权和暴政的躺平行为

@selenesun 跟昨天看那个“俄罗斯为何生产不了东西”同理,极权国家即便知道双脚能正常走路运动的人类市场有更多商机,但那太复杂了,hold不住,还是全体瘸子化来得简单易懂,瘸子好管,轮椅钱也好挣

Bla©kie 转嘟

t.me/tnews365/22694

复旦公卫余宏杰团队在Nature Medicine发文,建模推演奥密克戎株疫情在不同防治情景下在中国的后果。

可以看到的是,疫苗种类,疫苗接种率和接受药物治疗的程度是影响结果最主要的三个变量。

RNA整体好于灭活,这两个大类中都是高年龄段接种率越高结果越乐观,感染以后接受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越充分,结果越好。

所以中国是灭活,60岁以上普及率低,医院动不动就不接诊……三个最坏的结果,然后没大面积死人是因为封城……强行阻断传播路径了。

乍一看,正常人会觉得封城虽然惨,但是也有其合理性——给瘸子(举例子并没有歧视的含义)一轮椅确实有助于瘸子生活自主,但是为什么要先把瘸子的腿打断呢?而且是连续打断,甚至打算把腿砍下来,就为让人说轮椅真好用么……

Bla©kie 转嘟

看到上海入户消杀财物损毁,屋内一团狼藉,我不意外,想起了一些自己经历过的事情。

上海虹口区景云里7号,这座房子是曾经左翼文学圈如鲁迅、柔石、瞿秋白他们开沙龙的地方。八十年代之后,一位上海女士因为珍惜其文化价值,买下了这座房子的使用权,她后来在美国当大学教授,时常回国组织沙龙和活动,邀请上海文艺界老少们在家里做客。而后这座房子被要求征用改造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老太太不同意出让,和政府僵持不下。

2019年11月23日,我从杭州做完展览转道上海,借宿在景云里7号,此时屋主人在美国,常住于此的另外一个朋友人在日本,我便独自住在里面。不料在我入住的第二日,在我酣睡之际,强征队破门而入,我与之带头人发生口角,吃到一记耳光,然后被强征队架出房子,没收手机,遭到人身限制,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一群人把房子内饰家具统统毁掉,损失难计。

老太太当日闻讯火速从美国赶回上海,只见一片废墟,便坚持要在废墟里住下,以示抗议:无水无电,楼梯被砸烂了,上上下下都要用临时搭的梯子,老太太蹑手蹑脚爬上二楼,睡在地铺上。后来,她狼狈地被强征队强行抬出房间,再回来时,门窗都被封死,去四川北路派出所立案无果,于是自己在派出所门口睡了三天,最后又被拘留,往后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具体的细节我不细说了,谷歌上搜索“景云里7号”,可以搜得到当时我和各位朋友们留下的一些手记和媒体报导。

一个一生体面、家境良好、又有社会地位的老人尚且被如此对待,更多的平民大众又有谁为其撑腰?我感叹于,在这里,管你是中产还是无产,有房无房,只要你不是权力者,最后面对权力者倾轧时,都可能体面尽失去,然后哭诉无门。在这点上,倒是高度人人平等了。

Bla©kie 转嘟

其实上海之前,我们的底线已经被反复试探过了,建墙,修宪,苛刻的言论审查,原本都是万万不能被忍受的事,却渐渐被习惯也被合理化了。最近认识的好几个在国外有稳定工作,但长远计划还是回国发展的朋友都放弃回国定居的想法,甚至有人着手当地买房事宜了。对我来说,上海是将我移民的心理进程从50%左右摇摆直接拉满到100%的节点。这样的冲击太汹涌,范围太广,也太深刻了。从底层,中产,甚至上到富商,权力可以无孔不入到把你私人住房的房门反锁,用围栏围起来,或者踏入你家“消杀”、柜门大开东西扔一地,深夜撬门把你的家人带走,打死你的宠物,可能一觉醒来就被拉去方舱然后回家的时候被阻拦在小区之外……而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一切。曾经那些倒退节点发生的时候,也许还能侥幸地想,在这里生活也不是不行,只要不在乎那些“远方的事”就可以了,让渡一部分权利,按照禁令做事,精神上迟钝些,过好个人生活也不是不可以。甚至于可能有人会想自己不是底层,坐稳中产阶级以上,有了财富积累是不是可以在铁拳下幸免于难。但今天这种泡沫彻底幻灭了。你可以控制自己风花雪月不谈政治,谨言慎行不翻墙不关心世界,但终究控制不了自己生病,邻居生病,小区有人生病,城市有人生病。自己最私密的家随时可能有人破门而入,这是一种和被扒掉最后一层底裤强暴一模一样的恐惧,毫无章则、毫无反抗之力、毫无维权渠道、毫无改良机制,毫无过错却要遭受惩罚的彻底的恐惧。这种程度的安全感的摧毁,不仅令关心诗和远方成为奢侈,连专注个人小确幸的可能也瓦解了。

谁能想到犹太大屠杀之前的过渡时期,纳粹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歧视犹太人的法律竟然能令后者感到“心安”呢?“只要按照规定的禁令行事,就会平安无事。” 有人形容那时的犹太人生活在一个“傻瓜天堂”,我想这种迫不得已的天真,这种生活在极权统治下的恐惧,如今再犬儒的人也能体会一二了。犹太人说,我们在任何法律之下都可以生活,而在没有法律的地方则无法生活。后来,一个用法律、条令、规定来对待犹太人的时代很快结束了,这时任何可怕的事便都有发生的可能了。

@insolentia 在消杀这问题上一切扯到”谁家里没个真丝衣服心爱之物““你会对着清明上河图消杀吗”之类的“对被消杀物排个优劣等级”的讨论都让人作呕,因为它们都展现了讨论者潜意识的”whatever,爹毕竟是爹,还是得容忍呀“的绥靖态度。不能允许任何家外势力,在未经允许下进入家门消杀,哪怕是消杀一张A4废纸!

Bla©kie 转嘟

入室消杀,如果毁坏了珍藏,古董字画、钢琴、真丝的绸缎的衣服,是令人痛心的。但走到这一步,也是循序渐进。毁坏小摊贩的一车蔬菜,和毁坏一幅名画,对于持有者来说都是一样的侵犯,是一样的。这么多年循序渐进,也该到我们了。 ​​​

Bla©kie 转嘟

林夕并没有停止创作噢。他在佛学上的精进,引导他的创作,从成人抒情转向关怀社会大众。发轫于东南亚的人间佛教,认为想要普渡苍生,改善底层人们的生活,就应该积极入世,参与社会运动,甚至不惜抗衡当权者。宗教不是劝人麻木,而是抛洒出一片赤诚与热血。
林夕19年关心香港返送中运动而参与创作的歌曲《双城记》,歌词几乎不用转换,就可以贴合当下正在经历防疫乱象的我们。因为无论哪座城市的居民,香港或上海,我们都在面对同样的暴政。

「有心的人 原罪是没本事谄媚 / 无脸的人 受不起被喂饱的恩惠 / 有梦的人 再也没有自由闭嘴」

「历史总在轮回 / 哪里没纪念碑 / 哪种悲情更悲」

「寒蝉只能 在沉默中爆发 / 冷血是冷血者的大麻」

「寒蝉只能 在沉默中爆发 / 冷血是冷血者的大麻」

「他们用黑手打压 / 赤裸裸施行家法 / 无耻逼迫出无畏的人 / 在权威之下 / 无权说害怕」

「就看谁更快崩塌 / 白色恐怖最怕光明正大」

Bla©kie 转嘟

想当初,在新疆,政府以反恐的名义,进入居民的家中,搜走各类民族语言文字的书籍,特别是宗教和历史书,自己所有外表装饰有阿拉伯文字的、看起来(汉人官员觉得像)宗教内容的物品(塑料水壶也算),一部分集中销毁,一部分还被得意洋洋的拿出来当做政绩进行展示,供内地移民参观,提醒他们看到这些举报有奖。
大家都觉得这是正确的,应该支持,“反恐”嘛!
现如今,在上海,政府以防疫的名义,进入居民家中,用84消毒液把一切物品全部消杀一遍,电子产品、书籍、木质家具、冰箱里的食物、衣柜里的衣服……统统给你过一遍消毒,而且得意洋洋的拍成视频展示给人看。
我觉得大家也应该觉得是正确的,也应该支持啊!“防疫”嘛!

好消息,刚刚进入了NeoDB我的主页,惊喜地发现昨天导入的一个豆伴文件(去年8月备份的),竟然已经成功导完了(然而昨天我在浏览器页面看着是宕机状态以为没导进去),难道这个网站前台没有进度条?
坏消息是,在搜索栏,还是无法搜索(输入书名,点回车键,毫无反应),我想手动补充一下去年8月之后的书影音也不行😑 #

那个NeoDB,看到大家都在用,然而我授权登录后,连搜索都用不了,在搜索栏键入enter键毫无反应。是就我一个人是这待遇?

@milanren 能看到这一条了,更早的嘟文还是看不到,但你这服务器上其他用户都能看到更早的。这是什么奇怪的结界?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