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eeaaar 这不是某葱上有人支的冲塔的贱招吗?还真被落地了!
『【20大专题】吴国光:极权时代反抗的可能性』
在中共20大召开之际,《不明白播客》推出一系列与20大有关的专题访谈节目,讨论中国的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等话题。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斯坦福大学中国经济与制度中心任高级研究员吴国光,谈一谈他对中国社会和中共的理解,以及他认为在大数据监控无孔不入的年代,被压制的个体可以做什么。(文字版全文: https://bit.ly/bmb-021-text )吴国光1977年考入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后来进入《人民日报》评论版。1986年他被借调到中共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办公室工作,参与中共十三大前后政治改革政策的研究与制定。吴于1989年春天到美国进修,六四之后留在了美国,1995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博士,后来曾在香港中文大学和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任教,2022年到斯坦福大学中国经济与制度中心任高级研究员。他写过一本颇受好评的政治学著作《 https://www.amazon.com/%E6%AC%8A%E5%8A%9B%E7%9A%84%E5%8A%87%E5%A0%B4-%E4%B8%AD%E5%85%B1%E9%BB%A8%E4%BB%A3%E6%9C%83%E7%9A%84%E5%88%B6%E5%BA%A6%E9%81%8B%E4%BD%9C-Traditional-Chinese-%E5%90%B3%E5%9C%8B%E5%85%89-ebook/dp/B08BTTWW1C 》。
聆听播客: https://www.buzzsprout.com/1982525/11500764-20.mp3
汇总一下网络上北京四通桥勇士的信息:
网名彭载舟,真名彭立发,黑龙江泰来县人,1974年1月7日生。北京甜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的员工,家住北京西城区,今年48岁,有一个上小学的女儿。
他的推特账号:https://twitter.com/lifa_petter
行动前的预告(备份):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1013143257/https://twitter.com/lifa_Petter/with_replies
他的researchgate账号(备份):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1013063426/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Zaizhou-Peng
researchgate里有一篇更详细的《罢课罢工罢免习近平攻略》:https://ipkmedia.com/171017/
p1他的推特主页;p2推特头像;p3行动前的预告
@[email protected] 其实就是作为瓜众瞅瞅那些曾经是「朝廷心腹」的人怎么转变成了「心腹大患」的心路历程呗,虽然以蔡霞这种党校老师的身份还算不上什么心腹(她可能自己觉得自己曾在心腹区),她反党也算不上心腹大患。她作为曾经的核心体制内人愿意出来几次三番地公开表达(而不是隐姓埋名安度晚年),本身就是anti黑箱政治、搓破某人「天威不可测」神秘主义的极好姿态,完全没必要纠结人家说话的语气语速这种问题(显得好像当反贼也得政审?
『【20大专题】蔡霞:我为什么对中共绝望?』
在中共20大召开之际,《不明白播客》推出一系列与20大有关的专题访谈节目,讨论中国的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等话题。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前中共党校教授蔡霞来讲她所认识的中共。蔡霞出生于红色军人家庭,她自称曾经是“狂热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名副其实的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新人。蔡霞1992年进入中央党校学习,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直至退休。她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共党建。蔡霞曾经致力于推动中国共产党改革,希望中共能够从党内民主开始,经过长期努力,最终走向宪政民主。她说在习近平2012年上台时,她“对中国充满了希望”,但很快她就发现这个党和这个国家都在朝相反的方向走。她从私下怀疑逐渐发展到公开异议,从在中央党校教授党的中高级干部、受中宣部邀请参与撰写理论学习纲要,受邀到中南海讲课,到被训诫、被审查,直至2020年因批评习近平被开除党籍。(文字版全文: https://bit.ly/bmb-020-text )
聆听播客: https://www.buzzsprout.com/1982525/11464573-20.mp3
深夜搬砖被问到张韶涵给《斗罗大陆》动画片唱的主题曲《破茧》,去QQ上听了一耳朵,立马被hook句「击溃 ~命运的诅咒……哪怕~未来如洪流」那两个高亢转音吸引,觉得似曾相识,如果不是我曾在某个公共场合无意间听到过这首歌的话,很可能就是这个hook句抄袭了其他歌(那个「其他歌」我感觉是个硬派男声,片段甚至在我嘴边能哼出来,但就是想不起是啥),然而我把欧美流行摇滚中曲风类似感觉的从One republic到the Script的代表作撸了一遍,又没发现有这样的hook句,唉~那个百爪挠心啊😅 不知这是不是一种毛病,我时不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段旋律在脑海中神秘浮现了,也能哼出来,但就死活想不起是什么歌,把理性回忆中类似的音乐人一一排除,播放器「听歌识曲」功能也用不上后,虽然气馁,也只能等待「自然想起」,在「自然想起」之前,心里就会老被这个无聊的问题所占据。
昨天报道的三个信息点
1. 李文亮受训诫后出现抑郁症状。
2. 李文亮至死前的医疗过程未受到政治影响,也没有任何医疗过错。
3. 李文亮死后为争取“时间”和公关效果,采取了医学无必要的ECMO,亵渎了尸体,人为制造了死亡的“反转”。
这三个信息无一不是两年前微博上就已经被网友斩钉截铁地推论过的观点,用一年时间去确定一些大家本来就80%把握的信息,值得吗?
我觉得值。严肃新闻媒体的意义正是将一个所有人都大概知道的事情,用专业的方法让所有人都确定地知道。一切公共讨论都起于此。只有这样质量的信息,而不是KOL敲键盘的推测或是谣言,我们才能说我们真的知道了一些什么。
另外,朋友说B医生敢于接受采访很勇敢,我觉得,不管从字里行间还是常理推断,我觉得与其说时报找到了B医生,不如说B医生找到了时报。
即便他明明知道李医生的一切遭遇,或者说正是因为他知道李医生的一切遭遇,他便站了出来。这正是暴政必亡的辩证法的魔力。
THEY CANNOT KILL US ALL.
@CDTChinese 这篇文中的网格员就是那种最典型的「哪怕一点点的权力,就能让人极度异化」,而且这个妹纸写得很有感染力,最揪心的一幕,不是她被网格员轻蔑的笑声彻底激怒,而且她母父——她历经千难万阻也要探望的对象——顶不住网格员的无耻恐吓而认怂并「跟她划清界限」。流行语都说「不要生孩子,孩子生下来就是上供给政府和社会的人质」,但到了这篇文的情境中,人质明明已经挣脱绑匪的劫持,人质家属却主动捡起那狗圈套自己脖子上,然后把绳子递到绑匪手中。
「然后我觉得我是后来,尤其是开始参与创办媒体,然后做组织之后才意识到说我并不是没有改变世界的心愿,就是无力感,我觉得这个无力感是香港让我习得的,这个无力感的消失是香港交给我的,昨天后来跟宝松说,我觉得这个是最核心的一件事情,我觉得一个健康或者是民主或者是自由的社会交给人最核心的一件事情就是参与感。你要相信你有能力改变你所在的(地方),尺度不管是一个很小的社区,还是一个很大的事件,你不是无力的。你是应该要参与并且有能力改变的,这个世界能变得更好,你是可以contribute的。就是我觉得这件事情是我们作为中国人从来都没有机会习得,然后也因此变得,我觉得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移民到世界各地都显得那么讨厌、那么自私的原因,就是因为当他们去到一个可以参与进去的社会的时候,其实已经完全不知道要怎么参与进去改变自己身边的社会了。你是遇到那些问题是很茫然的,这个国家该不该接收难民,这个国家什么。然后你最后只能回到一个基本就是这件事情对我有没有好处,有没有利益。这是唯一的判断标准,但这不是他的罪过。我觉得这件事情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就教我们是这样子的。」
https://www.bumingbai.net/2022/10/ep-019-jiang-xue-zhang-jieping-text/
「我喜欢谷歌的这个实验产品: Talk To Books,与书籍对话,输入一个问题,然后它从成千上万本书里搜索相关的段落。这不比谷歌搜索强多了?我试着搜索了一个问题:“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https://books.google.com/talkto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