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活透。因为他活得不痴、不迷。活了一生都没有找到令他心醉的东西、让他整个生命释放出来的东西。直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们的生命里至少要有一个值得我们去热爱的东西。”

看梁永安聊到“灵魂伴侣”,他说现代人如同洋葱,小时候是最里面的那一层,但是随着经历的不断增长,外面的部分就会一层一层地长起来,一层一层把里面的部分包裹住。恋爱的两个人最初吸引对方的,是他们最外面那一层人格,但是随着两个人彼此内心的不断接近,内里的人格将会不断被剥开。到那时,即使里层人格也仍然能够彼此深深吸引、性格上相互契合的人,才能够被称之为灵魂伴侣。

深以为然。

虽然只有短短7个月的相处,但是能够和日语老师认识真是太好了。除去汉字被她扣了很多分之外,我觉得大体上来说,她让我认识到了理想的女性。聪明、美丽、温柔、独立、有趣、勤劳、有边界。我想要成为她那样的人。

比起跟她学日语,她更引我深思的是,一个女性可以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我觉得既不一定是国内那种很强势整天高呼“男人都是低等生物”的女性,也不一定是我这种平时很正常但一谈恋爱就恋爱脑的女性。还有人可以平衡好人生,爱别人的同时也好好爱自己,相信别人的同时也相信着自己。……真好啊,倘若我也能这样,该有多好。

出门散步的时候发现有人在校园里教学楼前的草坪上camping😅
去学校书店买东西,发现牛皮纸袋很好看。

显示IP地址这件事,当然是为了威慑,但是事实上的效果,反倒是揪出了一大批“正能量”的皮下真相。这主要是因为,反贼IP在境外,一点不奇怪;正能量IP在境外,人设就整个崩了,整体上这属于稳赚不赔的买卖。更好笑的是,你明知道很多时候,IP地址显示境外是由于挂了vpn,但是想到“正能量”们也没法拿这个来辩解,就进一步增加了这件事情的喜剧效果。

宗其香(1917~1999)纸本水墨,青岛栈桥夜色

@enchantee @board 国内相对自由适合创作的网站除了海棠和废文还有Wland,app的话有树站tagtree(应该是这个名字,我记不太清了),除这些以外还可以找个发嘟字数多站规少对创作友好的长毛象站点,国外的网站我非常推荐Pixiv,界面可以调成中文的,有比较完善的tag搜索很方便,可以搭建群组,可以投稿小说参加征文活动,它发起的活动还挺多的,我个人觉得目前这个网站大多被用来看图和关注画师,小说tag里头大多是日文的,有同人也有原创,我以前在微博看到有大V推荐这个网站,所以印象很深,现在去搜索关键词应该还能找到,Pixiv的app我没用过,就不作过多介绍了。除此之外同人创作的话我比较推荐AO3这个网站,对内容没太大限制,同样tag比较全,从电影到动画到小说再到游戏种类繁多应有尽有,实在搜不到可以还自创tag,不过界面是英文的,对英语苦手不太友好。再然后就是推特了,嗯,推特也能码小说,也可以加tag,但大多数人都是发外链让人点进去看的,比如你可以发Privatter的链接到你的推特上。哎对了,用Privatter来码字也挺不错的,这个网站是跟推特绑定的可以选择小说公开的范围

@board
象上来了不少新移民,我就再来捞一下。
微信公众号【猫老师学日语】有日语教学心得、日本的文化解说、留学移民日本相关文章,也有付费日语课程。

B站【猫老师学日语】有免费自学日语辅助视频。

欢迎打赏点赞or推荐给需要的朋友,谢谢。 :blobcatfingerguns:

强烈推荐贡菜干:虽然不能完全代替新鲜蔬菜,但是好吃耐吃易储存,冷水泡发之后一小撮变成一大盆。 :ablobcatbongo:

长期储存的条件:长江以北,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处;长江以南,放冰箱(10度左右保持干燥);广东地区:急冻。

零几年放学后在报纸上读连岳 , 印象中是个温柔有力的年长者 。 然后就是很多年后在手机上读过一两次 , 还不是现在被喷的文 。 现在都在嘲讽他 , 作为一个对他印象断代的人 , 搜了他的近期作为 , 想问一句 :连岳怎么了 ? 好失望啊 。 可是原因选项大约也不难想象 。 追问只是要处置自己的失望 。 虽然我做不到他那样 , 假如发生一些事 , 真心付出换践踏 , 那么心冷后 , 我也觉得安静、坚定地撤离、换路线开始新生活 、为自己讨个“公道 ” , 这份决心很爽快 。

无offer无语言成绩异地办理护照的经历分享 

@nanase 想當年辦理護照多簡單。

记录一下疫情期间的我家:

我妈:仓鼠症的她让我家有了一个满满的冰箱,一个满满的储藏室
自己:积极参与团购让我家有了新鲜蔬菜新鲜水果新鲜牛奶新鲜鸡蛋新鲜面包还有我爸的药

我爸:十万个为什么↓

为什么还要做核酸啊?
今天还要做核酸啊?
这个牛奶哪儿来的啊?
这个苹果谁送的啊?
这个包子哪儿来的啊?
这个面包不是我以前吃的,我以前吃的那个怎么不买啊?
怎么今天还没来叫核酸啊?
为什么现在是你(指我)来叫我们做核酸啊?
为什么还有新增啊?
……

和我妈说中国以后的状况可能会像文革和三年饥荒那样,如果我们全家一起考虑移民的事情可能会省力的多,我让她再想想。结果她说,反正文革和三年饥荒都是发生在她出生之前的事情,别人活得下去,她也能活下去,吃大锅饭也挺好的,就这样吧。
咋说,我感觉老中人就是都抱着这个想法大家才都过得这么惨的。

番茄肉酱,一次炖一锅,一锅吃一周。
tiktok上有一个女人,待她丈夫如冬风般严厉,炒洋葱时却像初恋般温柔。我熬红酱最上头的时候一个月熬了三锅,不为别的,只是喜欢炒洋葱和熬酱时满屋的馥郁香气。
意大利人吃番茄意面有点像西北人吃打卤面,家常,随意,但不可或缺。之前有关注过一个视频博主,主要分享一些意大利老人的日常美食,十个视频大概有八个是配料有细微不同的番茄面,由此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熬红酱(四人份)所必需的材料:
半个大洋葱,切丁(戴泳镜切可避免魔法伤害)
新鲜番茄两个,切小块
四包小包装番茄膏(用一整个番茄罐头也可以)
肉末(丰俭由人,牛肉、猪肉和鸡肉都可以,培根碎之类的也行)
调料有:盐、黑胡椒、白砂糖

可有可无的:胡萝卜碎、西芹丁、蘑菇等你喜欢的配料

没有也行但能增添风味的:便宜红酒(用贵的不值当)、牛奶或者淡奶油、帕玛森芝士碎

起锅烧油,油可以多一点,中小火下入洋葱翻炒,炒至洋葱焦化,变软变黄。加入肉末,继续炒,炒香肉末里的油脂会冒出来,加入番茄块,待番茄块也炒软的时候,有红酒倒一点红酒,加入几碗水,等烧开后加入番茄膏或番茄罐头,撒入大量黑胡椒,转小火慢慢熬,不用盖盖,大概需要一个小时,刚开始可以不用盯着,后面变浓稠了就需要一直用锅铲搅了。加入盐糖调味,等谁熬的差不多了,加一些牛奶,改大火收汁。
肉酱做好了可以分装动起来,可以保存很久,吃的时候拿出来热热,再撒点黑胡椒和帕玛森。
最常见的搭配当然是配意面,不过我也用它配滑蛋卷墨西哥饼,浇在烤薯角上,再加一些马苏里拉焗土豆泥,还做过一次千层面(失败了)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