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嘟文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服务器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置顶嘟文

嘟嘟嘟听上瘾了,好像水滴之精灵

置顶嘟文

太喜欢“雾海”这个名字,本来就中意黑夜,所以当初毫不犹豫将界面设置为暗色主题。继续分享“夜”之绘画,继续和新旧朋友夜航。

在中国,整个社会的规律好像就是,大人们一天到晚忙着赚钱,小孩们一天到晚忙着学习,大人们赚钱是为了小孩上学,小孩上学是为了长大赚钱。

@sfwhs 备孕这个词莫名就让人觉得搞笑,备战、备孕、备考,有种操逼操出分秒必争雄心壮志的语感

读书协会这种组织就很可怕啊😮‍💨什么人才会参加公司的读书协会啊......感觉都是一群喜欢报菜名和卖弄的家伙......总是在社交媒体发自己读书的人,总是在社交媒体发自己学习的人,总是在社交媒体发自己练习技能的人,只能说明喜欢发社交媒体而已.....

显示全部对话

@MulanPurple 看过一些胖人的自媒体账号,发现好多都是河南的.....看看他们一天吃什么,早起就去来一碗胡辣汤和好几个包子,午餐晚餐是粥配饼,麻辣烫配饭这样的,加上正餐之间摄入各种炸物奶茶甜食.....感觉他们就是在稳步迈向三百斤.....

大家都知道白粥升糖快,却不知道华北的疙瘩汤\面糊汤升糖比白粥更快、而且热量更高。大家就算知道疙瘩汤升糖快,却不知道胡辣汤这种放了大量盐、味精、酱油的面糊汤,高钠+升糖快,双重炸裂,血糖和血压都岌岌可危的中年人,离这些食物都远点!!!某品牌胡辣汤钠含量,242%!!!

我坐火车的时候织针织品,被对面的老头夸了,说现在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可不多见,现在的人只知道玩手机之类的。然后也不知道为啥,YouTube可能有监听功能,连续推荐了我好几天“为什么现代人变了”“人情冷漠”这类主题的视频,都提到了手机沉迷,人们不再聊天,去酒吧,参加派对这种变化。
看完以后我深深有一种轻松感。终于,终于啊,能让我这种人开开心心当透明人的时代终于来了。一直以来在别人叽呱聊天,我在一旁看书/做手工的时光里,我都是那个怪胎。现在人人玩手机,我做手工居然能被夸正常。这个时代太棒了。
其实他们一直以来的社交内容也不过是各种攀比八卦奶头乐,和算法给年轻人提供的东西都是同一种性质,就连所谓的“信息交换”也已经被ai迅速超越。而且老头不明白的是,那种一份工作干一辈子,一个房子住一辈子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了,年轻人的命运就是颠沛流离。实体书早已成为了人生的负担。

很多人说什么过去能看到餐馆现杀动物,或者家里的老人会在家杀鸡杀鱼之类的,食材绝对新鲜,不是预制菜。我想说这种餐馆和老人,就连生熟食的切菜板分开都做不到,跟别提把刀具和手洗干净消毒了。他们印象中的“吃的新鲜”的童年,大量伴随着寄生虫问题,我小的时候需要定期吃打虫药,因为寄生虫感染极其普遍,打虫药的广告到处都是。虫卵和囊蚴大量存在于生肉和血液里,会残留在菜板和其他用具上。很多小朋友和成年人都会拉出虫子,非常掉san。
他们会说“我吃的肉做全熟了啊”,但是他们吃的凉菜和冷盘都是同一块菜板水冲一冲就直接切出来的啊。苍蝇馆的厨房比我家厕所都小,还指望他们屠宰/冷厨/热厨/生熟分开吗?

最好就是自己做,白人饭很安全。中国人也不是自古以来顿顿都能吃上小炒的。顿顿小炒的历史连四十年都没有。

『古罗马的法律还有这样一个特点:它们即使年深日久也不会失效,只会陷入被遗忘的境地,然后又被某个狡猾的讼师在需要的时候从故纸堆里翻出。接着它们的有效性就通过在某个具体案例中的成功运用再一次得到证实。法律和立法程序并非以成文宪法为基础,而是以声望和人格尊严权(dignitas)为依据,贵族阶层对此多有贡献。此外,政治家的权威也是立法的重要依据,他们运用法律、颁布法律、执行法律。故此,一条法律的效力与一位辩护士、一位政治家或是一个群体的社会声望和执行能力息息相关,是他们使法律生效。因而人格尊严权和政治权威在罗马意味着更大的影响力和权势,比一位高级官员手中的职权(potestas)更甚。数百年来,这给了罗马共和国必要的制度弹性,令共和国能及时应对各种变革。在共和国最后的100年里,这却往往意味着专制。每一次职务的交接和权力关系的变化,都能带来一轮法律条文和国家制度的变迁,因为政治家个人和他的利益对立法和释法起到越来越强的一锤定音的作用,而元老院和监察官们作为审查机构却失灵了。』
#reading

紧跟潮流,从今往后不会再叫自己穷比了,只叫自己非自愿无钱人士,有狠狠的钱压抑 ​:ablobcatknitsweats:

椒圈豉油是白灼基围虾的终身伴侣,永不分离。

想和香油们建立qpr关系住对门有空就敲门找对方听古典音乐打游戏一起去饮早茶还可以互借家居小家电

浴中奇思:人经过高的树时会有一种震怵。尤其是那种过百年、屹立不倒,枝叶繁茂的巨树。也试图扪心自问我因为什么而在精神上无法克制地对这些沉默的巨物躬身低头,答案好像是:时间。任何在时间中长存下来的东西都是值得敬畏的。假如它是记忆,那么记忆将是浓烈、刻骨铭心,假如它是一件物品或活物,那么它势必受到了命运的眷顾,在无数灭亡的可能性当中偏偏走了存活的那一条路。我喜欢站在高树的下面,抬头仰望,用目光丈量它的尺寸,感受身处它之下那种瞬间转暗的光线和身处空间被占有和填满的隐然阴霾之感。人类的文明或许是从这些巨树当中获得了灵感——毕竟,它们最早陪伴起了你我的祖先——而开始建造那些庞大的建筑,并用石块、黏土和几何结构,来使它们近于模拟巨树的生命进程,亟待它们“存活”千年百年。我们仿佛是受到了什么不属于我们自己的力量的洗礼与感召,想要倾其全部追逐赶上这种宏伟的存在。但巨树还是要更胜一筹,它们就立在那里,根系枝桠蔓延,尽情吞噬着这个星球上的空间和养分,又那样自然和谐得浑然一体,时间于它们而言仿佛不是耗损,而是一种允诺,它们既在这片土地中生长,也在时间的洪流中扎根生长了。这即是巨树的美和奇迹,我哪怕是抬头仰望百遍也仍然要赞叹的。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