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手店淘画,有一张一看就想到“男性凝视”这个词儿,觉得有趣就买了(2刀)。原作目前在DC的国家美术馆(我去时不记得看到),下图为NGA网站上的图片。作者John Singer Sargent是美国裔但出生并长期生活在欧洲。他画过两张Street in Venice,此为其二。在当代观众眼里,画中女子的身份有争议,有些人第一感觉认为她是个妓女,另一些人考证说当时女性的日常着装就是如此(this is what women wore and how they wore it),并且Sargent从不画社会阴暗面,至于画面的阴郁风格,只不过是受了偶像Velázquez的影响。有的评论家认为他把意大利和意大利的女人画成这种破破烂烂的样子简直是暴殄天物,“Why go to Italy if it is only to gather impressions like these. ”,另一些人却认为“This is the real Venice." 而我,想到现在某些人对文艺作品要先作一番政治正确的批评,就觉得有趣。
长春
各种纷扰悲愤中容我发散一下——想起上个世纪在长春谈过的恋爱。那个男生外形和气质都很像年轻时的刘松仁,一个今天很少有人知道的演员,过去内地播过不少他的戏。我们初次见面是在一个KTV,他唱郑钧的歌唱得非常有味道,一起玩了两天后就开始拍拖——我的每一场恋爱都是一见钟情开始的。记得那些冰天雪地,记得那些和南方截然不同的人情,还有很多。
说起长春我还总是会想到林青霞和秦汉,他俩最后一次在大陆公开一起露面好像就是在长春拍《滚滚红尘》时接受电视访问。我清楚地记得那时林的巧笑倩兮,那次的合影后来常常见到。以为他们会一直在一起。#前尘
对我来说这两个城市完全没有可比性……都不是我喜欢的,但是在丰富程度、自由度和开放性上纽约无疑大大胜出(沾了国家制度的光倒也怪不得上海),在snobbish程度上上海胜出无疑。https://bgme.me/@moki/108073610379925759
位于台北南港的流行音乐中心,一场有关台湾流行音乐的展览:https://mp.weixin.qq.com/s/syX2Cpjk7hSP937-TLZtRg
听过《安可曲》
https://neodb.social/music/album/143377/
这张里的多首歌曲罗大佑都曾经改编演唱过,是他童年时的记忆,也是经过时代大浪淘沙的金曲。如今的改编在音乐上更成熟圆融,听起来非常舒服,遗憾的是大佑的唱终不能和年轻时相比。和大部分人不一样,我非常喜欢大佑年轻时的嗓音,但如今因苍老而过于凛冽,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如果唱摇滚或民谣仍然没有问题,这张的曲风如果由他年轻时浓郁的嗓音来唱就完美了。
朋友们,昨天晚上就在站长刚睡着的时候,雾海毫无征兆的宕机了 (It was down for 8 hours and 48 minutes)。搞时间差偷袭,它也真的是个作战的好苗子(不是
不是什么大问题,已经修复好了,但可能还是影响到一些小伙伴的正常使用,抱歉!
雾海巡航员
潜水&吐泡泡
上锁(仅关注者可见)的嘟请勿以任何方式转发,谢谢!
#n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