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里不唱国歌的不仅仅是足球队员,还有3位教练。视频结尾处是那位被英雄的力量感动得泪流满面用力鼓掌的伊朗妇女。是的,伊朗人用自己的力量告诉同伴——抗争的路上你不孤单,我们与你同在。不妥协,不割席,3年前香港人也是这样做的。他们被国际社会辜负了,希望伊朗人不会被辜负。
中国的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不遗余力地愚民,然后以民智未开为借口反对任何改良和进步;彻底清除一切民间自组织形式的社会力量,然后以若非有我天下必然大乱为借口论证自身存在的合法性(以经济发展为合法性来源只是改良派的一厢情愿,这才是他们心里真正的合法性论证)。虽然这个逻辑足够无耻也(似乎)足够自洽,但是戳破这个无聊的把戏也不难,那就是它在前提上就错了——基于人性和社会运作的一般规律,彻底的愚民和清除民间自组织形态永远不可能真正成功。前一个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杨小凯,文革时积极的造反派,在没有任何额外思想资源的情况下,通过在狱中读资本论,自己推导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几乎所有重要理论而且还有重要创见(要不是死得早可能就会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也就是说,你把所有口子都堵上,也有人能从你的官方思想资源里推出反对你的东西。后一个方面更简单了,最典型的例子是黑市,任何国家都少不了这个,朝鲜也不例外。说到底,利维坦之所以觉得自己能以彻底的愚民和消除社会自组织力量江山永固,其实是自己把自己给骗了——因为他们目力所及,无非是清除了低端人口的京城,清除了负面言论的网络,至于对水面之下世界的研究,原来还有个“学术无禁区”的祖宗牌位可以挡一下,现在连这个都不让了。这才是真正的“自愚”,也就是康德所谓“自我召至的不成熟”。
之前在微博上看到有人说微博左派对工人的想象只有抒情,工人的反抗力量事非常大的。我不否认后一点,而且17年开始,国内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运动几乎都是工人组织的,比如19年塔吊车工人罢工,18年底湖南尘肺病工人去深圳讨要说法等。但是也别把工人的能力过于前置于一切之上,我觉得这需要理解一点韩国工人运动的历史。
具海根(Koo Hagen)在《韩国工人——阶级形成的文化与政治》里写过,从没有权利意识到组成全国总工会并且组建代表劳动阶级的政党大约经过了30年的抗争,全泰壹的自焚是催化剂,让知识界意识到必须和劳工站在一起,同时70年代对工运的镇压以及抗争的失败也提醒了很多人工会的必要。而且和很多运动一样,早期到中期,韩国工人的抗争多数是女工先参与以及到处动员。80年代光州事件之后,很多大学生被开除后反而是进入工厂帮助工人建立小型学习会学习劳动法和提高权利意识,这里面大多数也是女性。虽然87年左右的大型罢工都是男工开始主导,但相比起中后期的罢工,70年代开始早期罢工更危险(直接面临处死等生命危险),而且早期的动员和学习帮助劳工阶级建立起了权利意识,才有了80年代的后续。所以最重要的是知识界和劳工界的联合,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开始频繁抓捕研究劳工运动的学者,比如方然等;还有帮助劳工建立权利意识的大学生、研究生,以及北大马会那些真正的对劳工同情的学生,岳昕和沈梦雨等。这也是为什么佳士运动影响很大,因为一旦劳工有了知识,有了自我意识,有了主张和夺回被剥削被剥夺的生活想法,那会让劳工有具体的诉求,有诉求就能凝聚人心,团结抵抗,那才是劳工力量真正强大的时刻。
当然,也和很多运动一样,韩国女工的经验和历史被遮蔽和抛弃了,但很多早期参与抗争的女工在民主化之后也并没有放弃政治运动,甚至“深具阶级意识”,继续参加各类女权组织或者NGO活动。具海根这本书04年有出过中文版,之前zlibary上有,不过现在也有个在线地址: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reference-books/korean-workers/index.htm
韩国60-70年代的劳工状况,和你国当代有些类似。
人类为什么需要Z-library?
因为大家心里明白,古今中外所有国家文化都在同一个问题上有着相同的答案,而且至今也仍存在:知识是一种特权——只是它很少被强调。乃至于,其实,“做自己喜欢的工作维持生活/追求梦想”也同样是一种被忽视的特权。
书本资源,只不过是最容易得到手的罢了。
没有哪个看盗版书的不知道盗版不好、或不曾为此愧疚,也没有哪位看盗版时想的是“我要饿死作者!”——这反而是资本正在做的。
Z-lib 面临法律困境,下面链接有它的所有镜像地址:
在英语里读懂中国政治
——兼谈不同英语文本的可读性问题
发觉似乎没有人写过不同体裁英文文本的可读性问题,所以从这个角度写一下。
鉴于我读英文也没有很快,所以只是纯粹的感受分享。
对非母语者而言,最困难的不是遇到讨论政治议题的、严肃的词汇,反而是最贴近日常生活的描写,包括但不限于对人衣着外貌、动作细节的描绘,因此从实用的角度(增长对中国政治的见识)出发,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就应该避免有过多细节描写的文章,以免遇到太多生词而产生畏难情绪。
根据这一原则,首先可以根据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搜索主流通讯社的报道。这些媒体(如AP、BBC、Reuters、theGuardian)的报道一般较短,文字比较言简意赅,适合入门。在这一领域,不建议“新手”选择newyorker这类媒体的长文,一是篇幅过长,读起来费劲;二是有很多对采访对象的描绘,读起来让人犯难(怎么每个单词都不认识)。
其次是可以选择关注新近事件、带有政策导向的智库报告。这些报告的文字都很平实,而且车轱辘话比较多,翻来覆去强调一个核心观点,读起来比较容易把握。
举例说明,Brookings关注外交领域,不过分析深度有限;citizen lab以技术分析见长,发布了很多解析中国审查机制的文章;china media project关注中国政治传播领域的最新进展;ASPI发布了几篇聚焦新疆的报告;MERICS是欧洲最大的中国智库,等等。
再次是远离哲学思辨的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论文。由于如今的社会科学注重实证方法、挖掘因果关系,高质量的论文都不会炫耀辞藻,反而是用朴素的语言(跳过艰涩的方法/数据分析部分即可),将最基本的论点翻来覆去地说,所以不会很难读。因此,论文的摘要和结论部分也是很好的入门材料。
其中一本适合了解政治的期刊是journal of democracy,这本期刊不会很严肃,可以看作是学者的时评,篇幅大多不长。
最后,安装一个划词自动查询软件有很大帮助,我选的是欧陆词典。
#长毛象安利大会 @runrunrun
说一点鼓舞士气的话吧。
最近讲抗争和传播,碰到非常多象友非常泄气地说没用。许多象友转发一些信息,后来炸号了。
我说两个失败的例子吧。
一件是铁链女。
她的情况是在短视频被无意爆出来的。阅读量达到了上亿。许多文章都被炸了。尽管全民关注,最后没把她救出来,还把乌衣搭进去了。政府几轮下来最后权威发布杨某侠是铁链女简直是睁眼说瞎话。
后续是,通过这件事,全民达成共识,对拐卖妇女零容忍。
在最新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指定了村委会,居委会报告和解救拐卖妇女的责任。虽然在实际中,未必每个村委会和居委会都会尽责。但一旦成为正式文件,也就意味着解救拐卖妇女成为一项政绩,就有更大的机会救助一些被拐妇女。
第二件是弦子诉朱军案。
弦子用了8年的时间控告朱军。最后也没有获得胜诉。也伴随着大量404。
但弦子推动了司法,性骚扰案已经被写入民法典事由了。
在央视层面,朱军作为央视一哥名声扫地,央视的形象也遭到破坏。事发后,央视主持人采取了去中心化策略,不再推出“一哥”,削减了特权人物。
metoo事件也星火燎原。越来越多高校,行业都出现了关注性骚扰的声音。弦子鼓舞了大量的受害者站出来,社会有更多人把注意力转向女性性暴力,开展了一系列公民普及知识活动。
这两件终究是当事人结局不完美的公共事件。前线总是炮灰,受益的是后人。从长远的眼光看,我们所做的努力不是白费的,舆论的力量一直在,它汇聚了力量,共同指向社会的理想和目标。
@board
为什么生理性别不对?因为生理性别完全就是个伪概念,哪怕你的染色体是XX/XY,你也可以完全表达出完全不同的性征,因此被认为是与你染色体的”生理性别“完全不同的性别。(见P1)
更何况,那些染色体是XXY等不同于XX/XY染色体的人呢,在你的语境下,ta们又是什么,既然ta们既不算 “生理女性/生理男性”
以及Intersex间性人,在你的语境下,ta们又是什么?一个intersex是完全可以拥有女性的生殖器官,但同时染色体是XY,但与此同时有被认为是”生理女性“。很多intersex,在被assigned gender之后长大之后,才在血检里发现自己的染色体跟自己的 assigned gender完全不一样。
> intersex 简短科普 https://m.cmx.im/@StarKiller/108838616621111569
想到什么之后再补充
be 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