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坡三个月小结
转眼已经来了三个月,从未觉得时间过得有这么快。也可能和新加坡的气候有关,永恒的夏天,没有季节的更替,使得我对时间也逐渐失去感知。有时候聊起来,都觉得自己好像才刚来一样。
心态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很大变化。初来的时候有过一两天想死,后来好了很多,几乎不怎么去想这件事。一来是工作很忙,二来是地理距离确实让我放松了……尽管我自己没有特地去调节,但它就是这么奇妙地好起来了。并不是不会为墙内的事难过,哭也哭过,气也气过,只是重量变得不一样。还记得我在国内的时候,每天都想死,每天都在生气、流泪、不断把头埋在枕头里吼,根本没力气也没心思学习……现在想来真是遥远的日子呢,其实也不过三个月而已。
不用再买vpn了,不用担心封城了,不用做核酸了,进地铁也不要安检了,走路不必注意身后是否猥亵犯了,有假期就能出国没人拦着……我想要的是那么简单的东西,有时候觉得,或许随便哪个正常点的国家,都能满足我这些愿望。
当然也有不习惯的。作为外地人总是时不时感觉被歧视,听不懂坡人的用词,很快就会被白眼,或者人家马上就不跟你讲话了。态度很粗鲁,有时会诧异他们何至于如此。我的新加坡、菲律宾同事也跟我提醒过说坡人很难搞,也包括那些拿了pr的。因为工作性质,平时接触很多人,给我感觉也是这样的,本地中老年客户抱怨很多,说话直而且凶。年轻人很少这样,会比较有礼貌些。作为外国人,很多东西都是额外收费,去个什么景点,pr和公民都不收钱,外国人就收钱。工作超过61天待不满183天,还要扣15%月工资的税。这些我在象上也写过,可能作为局外人的时候感受不会那么大吧?来了以后会觉得很难过……加上也没什么朋友。只是两厢对比,这些都还在忍受范围以内。来坡工作的体验,或许和你去北京、上海工作的体验差不多?如果之前有从小镇去大城市工作的经验,会适应很多www
关于找工作,走在路上,几乎所有店都在招聘新人。甚至连地铁、航空也是一样。新加坡现在非常缺人……所以不会找不到工作的。哪怕英文很差也能找得到工作的!!只是待遇差一点。千万不要担心找不到工作!假设面试被拒也没关系,大不了换一个工作面试。全天下又不是只有那一家公司。我知道在面试的时候很容易紧张,如果过了不一定很开心,但是没过绝对很难受,就感觉自己是个很差劲的人。但是!!找工作就和相亲一样,不是每次相亲都觉得对方很顺眼。这样想的话就会好受些TAT.
P.S.有护照的话就还是不要找中介了,能省很多钱……多面几家,而且中介介绍的工作大部分不是很好,工资很低,签证给的也都是最低的那档。
关于英文,我现在就是,每次同事说什么我不知道的单词,我就模仿发音让他们拼写一下+解释一下。进步得就很快,也不需要拿手机查单词。我的英文水平其实挺一般的……体感词汇量只有四千,大学都是混过来的,大概比高中生好些?我的优势就是很会造句= =,只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大部分沟通无障碍就行。这些之后都能另外提高,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关于购物。物价太高了!!所以就算是本地人也会淘宝,是的……淘宝app+快递费都比在这买便宜,质量又好款式又多。来之前可以先买点小东西,皮筋夹子啥的,这边一个可能10-20人民币以上。所以找工作尽可能找超过2500新,最好是3000新以上的工作。
(想到什么之后再补充吧)
为庆祝习近平连任,发一条关于北美工作的嘟,长期有效:
我在微软工作,正在办绿卡。公司绿卡政策非常好,入职第一天就有。年薪在 levels.fyi 可查对应级别。可见的未来数年不会离开。
如果有需要简历建议,referral (省去投递简历的等待过程),技术面试建议请邮件:[email protected]
有同事是巴西人,在加拿大入职,公司也正在办理手续把他转到美国。女性员工占半数,tech lead 到管理都有。公司并不是没有层级,但沟通、信息非常透明。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点。有想要了解的项目我也可以帮忙打听。
准备好的话,欢迎来微软。
#至暗时刻的生活建议
长毛象里的小伙伴们我相信大部分目前还是生活在中共国的,现状大家也清楚对未来的判断各个方面都很悲观,但这更需要大家抱团取暖。我还是想分享一些大家了解或者不了解的建议也希望这里的小伙伴们分享下自己的建议。
1:未来经济环境肯定是越来越差的,社会中的戾气会逐渐增加而各种暴力事件和恶性事件出现的概率也会增加。在生活中尽量不要与他人发生摩擦和争吵,能认怂就认怂不要让自己成为点燃煤气罐的火星。
2:手机绝对绝对远离国产,安卓手机可以使用谷歌输入法或者微软输入法。如果使用苹果设备建议选择非国行,苹果账号注册外区(当然这样在国内使用有些麻烦),翻墙相对安全的方法还是使用电脑。
3:尽量不要负债,无债一身轻。
4:梯子多留几个备用的,有的套餐类似于100G不限时可以买几家。免费的尽量不要使用因为非常不安全。
我说这些想抛砖引玉,大家交流可以保护好自己的建议和方法,但是不知道会不会有回应。
最后分享这段话:“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的,那就蜷缩于墙角。但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更热情的人们。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以扭曲如蛀虫。”
RT @TATAFUNE:
用王小波的那句话生成AI作图.
"我们在池塘水底,从一个月亮走向另一个月亮。"
福山最新的这篇文章(《更多证据表明历史真的终结了》),既是他的一个自辩,也是政郁者的福音——至少你知道自己相信的东西是对的,而他们腆着脸说“东升西降”和“时与势在我们这一边”纯粹是扯淡。所谓“历史的终结”,不是说没人再能折腾,而是说越折腾死得越快。原本这只是一个大原则,具体到某个事情上还有反复。所以前些年福山经常被群嘲(特别是在国内的研讨会上,自信满满的中国学者以讽刺这句话为起手式是颇为流行的)。而最近这半年,俄国人证明了自己折腾世界的能力比所有人的想象都更弱,中国人证明了自己折腾自己的能力比所有人的想象都更强,我都能想象福山老泪纵横沉冤得雪的那个样子。
https://www.theatlantic.com/ideas/archive/2022/10/francis-fukuyama-still-end-history/671761/
@wuyefeixing 合肥有几个区被封了,半夜会听见一些救护车的声音,但仔细看昨天确诊人数,也不超过10...
美国人终于意识到这点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就是这么公开炫耀,不厚道。
外部世界崩塌时,需要自己开辟一小块心灵的避难所,灵魂不灭则希望不灭。把《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这段话送给大家:
Ours is essentially a tragic age, so we refuse to take it tragically. The cataclysm has happened, we are among the ruins, we start to build up new little habitats, to have new little hopes. It is rather hard work: there is now no smooth road into the future: but we go round, or scramble over the obstacles. We've got to live, no matter how many skies have fallen.
waiting for the day co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