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worldboard 广而告之,chatgpt4现在有浏览网页和plugin的功能了!
好久之前就申请了plugin的waiting list,等呀等,一直没有出现新feature,最后经人提醒去“设置”里翻了一下,发现悄悄多了这两个选项,也不知道啥时候出现的,默认关闭,要自己打开,立即可用~
📚 可以添加博客来的台版图书了
✏️ 如果误建条目且尚未被他人标记,可在编辑界面进行合并或删除
❤️ 近期赞助过的朋友们可在捐款页面看到更多尚未发布的进展 https://ko-fi.com/neodb
今天去看了Jialing Zhang導演的紀錄片Total Trust,我起初以爲只是講常瑋平和陳紫娟,沒想到裏面含有大量黃雪琴被捕前的精彩發言片段。每看她說一句話,那樣堅定、無所畏懼的神情,都讓我感覺好難過。希望她現在依然健康,也祝願她早日重獲自由。
這部片周日5月7日還會在電影院上映。電影節期間5月7至9日可以在網上觀看,僅限加拿大IP。希望愛她愛他們的象友不要錯過這次的放映機會。
https://hotdocs.ca/whats-on/hot-docs-festival/films/2023/total-trust
#回声河荐游时间 今天推荐的独游是免费叙事游戏《HOW WE KNOW WE'RE ALIVE》(标题典出Philip Roth的小说《American Pastoral》),来自瑞典团队 Motvind Studios。故事发生在虚构的瑞典保守小镇Härunga,北漂打拼十年的Sara从斯德哥尔摩回到暌违已久的老家,探访自己的挚友Maria……离世的真相。在王国之泪之余,不妨来体验一个时长不超一小时的精致小短篇,享受悦目的像素画面和满溢着乡愁的原创配乐吧。
游戏原语言为英语,语言门槛低,推荐辞家久未还的玩家和对瑞典乡土风情感兴趣的玩家尝试⛽⛪
宣传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DSwIa2EtuE
Steam商店页面: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216040/HOW_WE_KNOW_WERE_ALIVE/
itch.io页面:https://motvind-studios.itch.io/how-we-know-were-alive
iOS版:https://apps.apple.com/app/how-we-know-were-alive/id6445847249
家人在淘宝一家皇冠店铺买的海外进口药发现是假药。有多假呢?官网上写瓶盖上有镭射标就是真的,镭射标上还有独一无二的编码可以官网查询编码。
买到的药瓶盖上什么也没有。
不需要索赔,但是希望下架该假药不要再害人(因为月销几百件)。
于是在评价里回复了官网验证地址,并且在一个关于真假问答里回复了官网验证地址,并说明该店销售的疑似假药,因为没有防伪镭射标。
随后致电人工,表明:
1、不索赔。
2、要求淘宝惩罚售假店铺以及下架假药。
人工客服告知非常重视假药问题,已经左升级处理,会在24小时内由专人联系。
随后在三天内,每24小时联系一次客服,询问进度以及为何没有人联系。
今天登录淘宝,发现被禁止评价和评论了。原因:恶意账户。
顺手点开假药链接,链接正常销售中,店铺一切正常。
没有什么感受,其他方面也有所经历过。
只是有时一些小事情,会让人想要逃离这个地方。
看到一篇有意思的文,讲一个大学毕业六年换了19份工作的人,看了下大部分是服务和销售的现状。最震撼的是市长热线12345的后幕:
https://mp.weixin.qq.com/s/Q-3PFOPG8KmH7I9Vvt92nw
“ 我们的工作的框架就是这么设计的,你只能这么做,你这么做才是正确的。而你尝试着超出你的范围去帮助别人的时候,会有别人保护他自己的工作职责,把你的好意给拦下来。这就是这个工作让人觉得滑稽的地方。它设计成了一块铁板,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结构都好像是合理的,但是组装到一起的时候,就变成了一个非常不合理的东西。
如果12345真的能帮到很多人,我做这工作会非常开心,但它只是市民的出气筒。市民骂我一顿,对他来说是提供情绪价值,对我来说就不是了,我很难把它计入“价值”,我觉得我没有真正帮到他。
市民把我们当成了权力的终点,但是我们连权力的起点都算不上,只能算是权力传话的中转站,甚至跟权力都不搭边。”
不知是满月还是水逆 还是春夏本就易出现情绪问题 尤其对原本就有心境障碍的人士而言 总之近期无论是我还是TL上许多小伙伴 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抑郁焦虑狂躁的状况或趋势 在此说下个人缓解方式和处理办法:
1. 切断社交网络:过度的社交信息(无论社会新闻 事件 还是一些互动)都会在无意间刺激原本就极脆弱敏感的神经 加剧情绪问题
2. 寻找真正了解理解支持自己的人(家人朋友心理医生等)进行有效倾诉:提醒事项:请务必选择正确的倾诉对象-对方了解理解支持尊重自己;对方共情同时能够情绪稳定给予自己support;对方人格健全 不会借安慰关心之名进行PUA或其他刺激
3. 真正崩溃爆发时请勿害怕 也勿讨厌自己 接受此时此刻自我的状态 无论是大声哭泣嘶喊或其他情况 请勿因此自我贬低:首先请意识到人非钢铁 即便钢铁达到熔点也会成水;其次请相信自己 此时此刻只是焦虑发作或创伤应激 不幸的是敏感点被触发 幸运的是已触发 之所以说幸运 源于当情绪波动达到最高点时 身体最多只能承受如此剧烈的消耗十五分钟 之后便会趋于平静
4. 崩溃后请尽量休息:放空睡觉 不需责怪自己睡太久 因这是身体在自我调整
祝安宁
这篇稿子还挺有意思,提到有太多工作,都是公然利用人性的弱点赚钱。讲12345接线员那段,更是隐晦地分析了这一民意表达渠道的荒谬和无效。
https://mp.weixin.qq.com/s/Q-3PFOPG8KmH7I9Vvt92nw
今天在上海大学罗小茗老师的讲座上问了有关厕妹的问题,老师的回答让我感觉受益匪浅,也分享给大家
问:老师在讲座中提到了厕妹现象,我观看过这个群体的一些言论,她们认为用自己创造的一套语言去诋毁、辱骂他人是正当的,并且自认为这种行为带有反抗的正义性。她们认为自己用“厕言厕语”表达出了被结构性压迫所不允许表达的东西。可我感觉非常悲哀,比起权力机构操弄语言而造成的语言败坏,我觉得这种人群中自发产生的语言败坏是更加可怕的。反抗的尝试却走向更深远的败坏,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答:我很赞同你的看法,我也觉得非常悲哀。而且我觉得不光是厕妹文化,其实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相似的趋向。我的观察是,因为语言的某种败坏和被规制,导致了今天的人对反抗的理解是高度局限的。就是如果我们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反抗,那么我觉得一个有健全理性的人他是可以去选择的,他可以去考量。可是我觉得很悲哀的是,至少现在在年轻人当中,他们看不到各种各样的反抗。他们可以看到的是很有限的几种,在这之中,去掉不敢做的,选择就更有限了。
那么他们就会退缩到非常暴力的形式,并且这暴力中有他们未曾意识到的同构性。在这种反抗中其实和今天的权力结构有高度的同构,非常专制、暴力,而且有大一统的倾向。虽然没有直接接触这些互联网现象,但我听同学们的讨论、交流,现在互联网上这个趋向非常明显,除了这个厕妹现象,还有现在互联网上的女权讨论也是这样的。在各种我们今天被允许冒头的反抗里,都可以看到类似的同构。基础设施的败坏最后会影响整个社会,社会又会影响人的心理,而厕妹现象就是层层败坏的结果。这个现象是文化剥夺得过于厉害了之后,她们可能只能采取这种最最粗劣的形式,她们没有别的形式可以选择。
所以你问我原因是什么,虽然(厕妹)各人的情况不一样,但我觉得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是过于厉害的文化剥夺。举例来说,本来大学、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应该是文化赋权的过程,但实际上你们今天在大学教育里遭受的是文化剥夺。知识可以搜索到,但文化赋权并没有在大学教育中实现。
我是觉得如果对此不满,就应该从考虑如何对今天的人进行文化赋权开始。
看过《人选之人:造浪者》
https://neodb.social/tv/21eA4iogGAja20EVHYAZjd
民主就像一盘菜,它有好吃的也有不好吃的,饭桌上的每个人都在就着这些菜进行讨论争吵和想着怎么变的更好吃,当然也有一些人吃到了难吃的菜,受了伤在骂骂咧咧的。远观其他饭桌上,可能只有米饭和馒头,连菜的味道都没尝过,就因为别人吃到难吃的菜开始沾沾自喜自己只吃米饭和馒头。
今天的仰望星空,给大家介绍地球的命运。
大約在50到75億年後,太陽將成為紅巨星,屆時太陽將變得異常巨大。它的直徑會是現在的256倍,足以吞噬掉目前太陽系裡包括地球以內的內側行星。然而,太陽的引力也會因為質量的減少而減弱,因此火星和所有的外行星都會往外移。在這時候水星和金星都會被太陽吞噬掉。地球的命運不是很清楚。要是沒有潮汐力的話,那地球的軌道就會往外逃約1.5天文單位。但近來研究發現因為地球和太陽有潮汐力,地球還是會被太陽的外氣層吞噬掉。可是在此之前,當太陽的氫耗盡時,地球的生物圈將會被破壞,額外增加的太陽能將造成地球海洋的蒸發。過了30億年以後,地球的表面將變得如同金星一般高熱。再過50億年以後,地球的空氣都會向外太空逸散,最後變成焦黑的行星。
来自红巨星的维基百科。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感觉到一种时间和距离上的遥远,被太阳吞噬的热,和连空气都没有的焦黑行星的荒芜和冷。
waiting for the day co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