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轻状疫情浪潮来临,国内的朋友们可能会经历新一波的精神创伤——身体创伤我倒觉得可能性不大,毛象上年轻人占大多数,不展开说了。
我不知道如何安慰你们,因为我自己经历的创伤也很多。但我一定要告诫自己,提醒大家的是:请大家相信,在被宏大叙事的浪潮埋没的,每个细小的角落里,我们还活着。世上还有许多心智健全的正常人。他们也许被堵了嘴,被炸了号,但心智健全的青年人的火种永远不会熄灭。我们渴望自由,善良,和平,真诚。我们向往理解,宽容,试图用坦诚拥抱每一个渺小个体的一生。我们依旧保留着理想的生活愿景,我们还在渴望一个没有压榨,构陷,民粹,谎言的世界。我们在乱世中依旧试图坚持自己的本心,明是非,懂善恶。我们依旧在寻找真相和意义。
诚然,谁也没有自信自己将度过什么样的一生。也许事情会越来越坏,很多人会坚持不到最后。但是请不要过度沉浸在无意义的情绪里,不要做无谓的牺牲。请尽量掌握生命的主动权,尽量延展镣铐下自己能到达的最远的地方。活得长也是一种成功。
如果被关起来了,就请尽量阅读,学习,运动,清洁,做所有你在狭窄空间里能做到的最广阔,最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锻炼自己的思想,强健自己的身体,喝足够多的水。
政治抑郁中的你一定要知道,你从来都不是孤苦无依的。我是你,你也是我。也许很多人会失去勇气和信心,也许好的世界永远不会到来。但那也没关系-----事情永远在不停地运动,也许走向灭亡,也许走向天明。在此之前,希望大家务必各自珍重。

能改变历史的只有人民自己,上街或许能阻止习的连任,但很多人是根本没有意识习连任会带来什么,甚至不觉得自己活在地狱,这是最最可悲的一点,就像资中筠老师说以前靠知识分子牺牲性命,但是现在人能出国能找到各种出路离开这里,他们凭什么牺牲自己去拯救与自己不相关甚至还活在欺骗中的人。所以很佩服站出来呐喊的人,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含剧透】《唐朝诡异录》里有一段说宁湖人信仰鼍(鳄鱼)神社,怀疑一切都不能怀疑鼍神,也不能随意议论,否则会被扔进鼍池喂鳄鱼。起因也只是因为鳄鱼曾救过宁湖人,后来就有人利用人的软弱和感恩来制造神,成为一个集团,奸杀劫富无恶不作,但没有一个人敢反抗,反抗的也都死了。看完这个片段想起来,这剧情就活生生的在自己现实中上演,而妄想成为神的集团,掌握着绝对的权力和操控着每个人的命运。在最后伪装鼍神的真相被揭穿,替宁湖人松了口气,重新感受到了拥有生命和权力的自由。离开剧情,我们什么时候可以松口气。

懒得开笔记app,随手存一下

首先,想要买到好的大米,不要管它的包装有多精致和花里胡哨的,只要包装上的执行标准是GBT1354,它就是普通大米,你要认准GBT19266, GBT18824和 GBT243822就行。

买食用油的话,油桶上执行标准是GB2760的,不要买这种油,这种油是人工调配勾兑出来的,哪些才是好油啊,认准这些。 纯花生油执行标准是GB1534, 纯大豆油的是GB1535, 纯菜籽油的是GB1536,纯玉米油的是GB19111,纯葵花籽油的是GB10464。

第三就是面粉了,以下执行标准GBT8607 ,GB1355 ,GBT8608都是好面粉。

今天上海各群疯传自来水供应有问题,水质不达标,有可能停水。官方一个屁都没放,正规媒体只有财新报道了,然而各大超市和线上平台的大桶纯净水已经被抢得差不多了……但一定有很多离信源远的人不知道这个消息(老年人,打工人,低收入群体),不知道送水的小哥有没有给自己留一桶水,唉。
今年长江流域大旱,上游来水少纯属天灾,但咱大爹就是有把所有天灾都弄成人祸的本事……

最近的戾气随着做核酸的次数在不停上涨,从原来的一周一次到一周两次,再到一天一次,每做一次诅咒一次加速师

针对3-18岁的海外教育网站,涵盖了可以通过游戏学习和全面学科的内容。随着疫情的情况,估计居家学习以后有可能经常出现。

其中部分内容,像我这样的成年人也可以享受海外教育的资源。比如青少年阅读的那个,对于攀爬英语中的我也很有帮助。

如果再找到什么有趣的也更新到这条里:

数学游戏的免费网站,数学课后巩固练习和提高数学理解

www.mathchimp.com

培养孩子数学、阅读、识字能力。还可以阅读各种流行书籍和漫画

www.funbrain.com

这是一个为青少年提供可读新闻的网站。让青少年可以在可理解范围内阅读世界新闻。(像我这样学习英语中的成人也很有帮助)

youngzine.org

昨天看到那个“你出国是因为自己想出去,还是因为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出国只是借口”的问题觉得还蛮好笑的。一是因为这问题很明显的是社会学里最基本的结构/(主体)行动二分法,实际上这两个问题能彼此完全分开去谈吗?二是2022年了,当代你国除了习近平本人,谁能真正掌控自己的生活?掌控自己的生活的定义是什么?不会以为能选择今天吃什么、在北上广租一个单间就等于掌控自己的生活了吧?我觉得这问题根本就是个假问题,很多人选择出国恰好是选择能掌控自己生活的土壤,这是主体和结构共同制造的行动。问出这类问题反而更像认同这地方的人才会有的一种惯性思维:反省一下你自己的生活,而看不到一种更结构性的束缚,即腐烂的土地根本不可能有更多的可能性容纳年轻人去拥有自己的生活。

看过《量子力学揭秘》 🌕🌕🌕🌕🌕
neodb.social/movies/29150/
分上下集,两个多小时完美扫盲量子力学,今年诺奖相关部分在第一集结尾,第二集讲量子生物学,更神奇!

有人总结出粉红圈套的三个层级,挺准确:
1、中国足够好。
2、中国不够好,但国外也一样烂。
3、中国不如少数西方列强好,那是因为西方霸权剥削,如果推翻西方霸权,中国就好了。

#UXCoffee设计咖 - 『#37:「我最想做的事情,还是拿起笔,画出那个未必能实现、却触动心灵的产品」(Rokid 首席设计师姜公略 - 下)』

本期节目,我们将继续和人工智能创业公司 Rokid 的首席设计师姜公略来一起聊一聊他的设计人生。 上期节目中,公略和我们讲了讲他在学生时代的故事,尽管在哈佛的创业项目颇具起色,但他还是选择在毕业后加入 Google,成为一名交互设计师。从一个创业者到一个巨型公司的初级设计师,公略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改……

收听地址: uxcoffee.com/episodes/37

最近发现一个相似的反应,昨天邀请大学老师当推荐人,是一位我很喜欢的也很有专业态度的女性老师,老师第一反应是说她是讲师,职称不够,如果没问题的话可以帮我。今天下午也是找了现在创业团队的CEO,也是一位姐姐,她回我的是可以帮我,但她认为她的咖位不够。 :Pkm01: 在我眼里她们都是优秀的人,但是好像女生自身对自己的评价都会低一些,意想不到但好像又极其正常。

最近找推荐人有点心累,原本以为找学校老师不好找,但是老师立马就答应了真的很好,不愧是大学最喜欢的老师。但是原本以为找工作推荐人很简单,没想到必须要用原公司邮箱发推荐信,人立马就颓废了,大部分朋友同事都离职了,脑海里原来可以写的都不行了,所以现在就处于一个迷茫很迷茫中

告诉大家画画画好的要诀:瞎画,爱怎么画怎么画,一旦想画对就永远只能画错。

纽约时报做了一个报道,探究李文亮医生得新冠肺炎后治疗、抢救、离世的过程。纽时拿到了李文亮的病例,也采访了到了李医生去世那晚参与抢救的一位医生。向他致敬。
纽时视频报道链接:nytimes.com/video/world/asia/1

想问🐘友们,因为欧洲先修课不够很难申请欧洲的学校,所以现在准备申请英国的学校,但众所周知英国很难留下来,it行业找工作也不知道好不好找,如果在毕业前后去其他国家找工作可行吗?特别是工签的难度,实在不想再回国工作了 :blobcatoh:

做梦挖了一晚上的土和地道,但怎么也想不起来为什么挖,去年有一次做梦也是在山里挖,感觉这辈子五行土多也不是没道理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