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怼德国种族主义猪,长,高浓度chingchangchong,让你看到地铁上发疯的中国女人,我很爽到
半夜,地铁站台上有个白男小混混对我大喊chingchangchong,我看见了这个小混混长啥样,大吼回去骂了Rassismusschwein(种族主义猪,Nazischwein的温和版本因为Nazi在德国不能被用来骂人)。混混的兄弟:嘿她叫你Rassismusschwein呢
本来这事也就过去了,但然后我上了车,嘿,没想到这小白男也上了我的同一个车厢。其实他本来不想上的,大概自己也心虚吧不想要正面冲突,但前一个车厢的门已经关了他只能进和我同一个车厢,从这里我就知道这个比大概率是个怂货。嘻嘻,这不巧了嘛,老娘我今天绝对不放过你。我就对他大喊:你!就是你,你过来
他:我?我吗?(装无辜)
我:对!就是你!你过来!
(狐朋狗友嬉笑,拍了一下他去下一节车厢了)
他:我?我做了什么吗?
我:你前面说了什么?
他:我说了什么,chingchangchong啊
我:这是什么意思
他:(开始支吾)这,这没有什么意思啊,德语里面的拟声词,chingchangchong嘛,拟声词嘛
我: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的, du Rassismusschwein(超级响亮)
他:啊?啊?(装不懂开始挠头)
他另一个车厢的怂货狐朋狗友开始偷笑
我: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你知道这是一个种族主义的词,你还有胆量再说一遍!
他:我就说了!chingchangchong!(开始大喊,毕竟不能给后头的兄弟看笑话)
我:哦,那这整个车厢里的人都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吗?(开始问车厢里的其他乘客)你知道这个词什么意思吗?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他:是呀是呀,就是一个没有意义的词是吧(开始问身边的一对情侣)你们说是吧?
情侣:(唯唯诺诺)嗯……嗯……确实。。。没有准确的词可以翻译这个词。。。。
我:哦?你们真的不知道吗?(开始对整个车厢大喊)没有人知道chingchangchong这个词的意思吗?你们都同意这个人咯?那就是说,你们都是和他一路货色的人咯?
情侣:(还在挽尊)呃……呃……确实。。。没办法翻译呢
我:(知道了这帮逼都是怂货)我明白了(继续对整个车厢大喊)哦那你们都认可他是吧!你们都是和这个人一样是吧!这个Rassismusschwein!
他:(干脆心一横,大声)对!我就是Rassismusschwein,你说对了!我就是!
我:你其实知道我真正要说的词是什么吧?这可是你们的历史!我不说出那个词只是因为这个词在你们这里违法
他:(又装糊涂)啊?什么词啊?chingchangchong吗?(大声)啊?
他:(叽叽咕咕了一会没听清楚)但你也没有资格说我!!(开始给我上历史课)你是来自日本的对吧?呃,你知道吧。。。几十年以前,日本是和德国站在一起的!我们是一起打仗的!你知道当时有。。。两个国家结成联盟了是吧?(笑死,他把意大利开除轴心国)那就是德国和日本。。。所以你根本没资格说我!
我:所以你根本就是知道我想说的词是什么的嘛(因为太逗了被逗笑了,开始爆笑)
他:(恼羞成怒)不!我根本不知道chingchangchong这个词在德国违法呢!(又开始大声起来,开始cue旁边的情侣)你们觉得这个词违法吗?你们难道,难道一辈子没说过一次chingchangchong吗?
我:好了好了,我知道你们都是一样的人了。Now you have one last chance before I start recording you and make you famous on TikTok
他:啊?chingchangchong这个词在德语就跟石头剪子布一样的!
我:好的,你已经用完了你的最后一次机会。(拿出手机开始录视频,对着他的脸)你再说一遍你前面对我说了什么!再说一遍!Sag noch mal!(吼)
他:(怂了,不敢说了)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这个词很正常的
我:很正常那你为什么不再重复一遍,SAG NOCH MAL!
他:这是我这辈子做过的最蠢的事(低头,试图不让我拍到他的脸,开始躲闪,并cue情侣)你们也这么觉得吧
我:是吗?(把镜头一秒闪给情侣,对地拍不拍脸,然后再切回傻逼白男,对脸)你们也觉得他这么做对吗?
白男:我一辈子都不会想到我会在地铁上和人做这么蠢的事(然后车到站了,他要下车了)我要下车了,这太愚蠢了
我:哈哈哈哈哈,你走吧,have a nice evening,DU RASSISMUSSCHWEIN!(至少全车厢都能听到的声音,外面的人肯定也能听到)
好爽啊,估计他也知道以后在地铁上惹了亚洲面孔可能会遇到什么疯婆娘了。虽然没有对他造成实质性影响但是下车之后想到他那些狐朋狗友会对他来一句:嘿兄弟那个小妞前面怼你怼得够呛啊,neh?我也乳腺通畅了,况且闹的那么大我也爽到,至少半列车的人应该都知道了之后在路上随便对别人叫chingchangchong会有什么后果了
他下车后我还有一站,那对情侣也没下车,于是我对他们说:(只是为了play nice,顺便给他们也留一点心理阴影,声音保留在平静但依然大家都能听到的音量。让所有人都知道即使是沉默的旁观者也会被我纠缠,这样下次他们就有可能能勇敢点说实话了)我知道对于像他这样的jerk,普通人是很难站出来反驳他的,你们当时没有说这个词的意思我也理解,毕竟你们来自一个国家(暗搓搓说:我懂,其实你也是纳粹)
情侣中的男的:呃……呃……不是,那个词真的很难翻译,没有对应的词
我:这不是没有对应的词的问题,这是它的含义的问题(Bedeutung),你们知道它意味着什么吗?
情侣中的女的:我们到站了,这一站我们就要下车了
我:(拎包,微笑)我也是呢
出站了之后我对他们说:原来你们也是和他一样的想法吗?那我明白了,可能你们真的是一路人。再见,have a nice evening
好爽!!!今晚又可以睡个好觉了
还有就是和这种小混混战斗,最好不要说德语,我就是要他妈的说英语!我从大学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可能就是语言即力量,我是不会用一个种族歧视猪的语言去和这个种族歧视猪对话的,除了那些比较重要的词,比如命令他重复,还有骂他种族主义猪,我才会用德语,这样一来可以保证他没办法装成听不懂的样子,一定要让我骂到他,也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他妈的在骂他!二来他也可以知道,我其实是会德语的,但现在他在和我用英语对话,这就是一个无形的Sprache ist Macht的体现。谁说了对方的语言,第一步就已经气势上输给他了。而且看他小年轻,虽然是混混但收拾的还是挺干净的,我估计他是大学生(后来从他下的站的确能看出他是大学生),那我更要和这种white trash说英语了,用你的第二外语来直面我,这才是勉强公平的决斗,闸种 ![]()
这段时间总结出一些关于精神健康尤其是强迫思维方面的现象,就是如果很长一段时间把大量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特定对象、或者一个事件上,哪怕这件事情看起来是一件“积极”的,“正面情绪”的事,可以把这想象成大脑的后台一直在跑一个非常占用内存的程序,无所谓这个程序是做什么用的,最后依然会“烧掉CPU”。如果是一件令人烦恼的事情倒也还好,你的意识能够识别它的负面性,就会刻意去回避或者趋于从行动上将它解决然后忘却,然而,只存在于思维中的所谓“正面情绪”,比如说对某个特定形象的好感、关注度、幻想,并不是真正的正面情绪,因为这些东西是不能通过真实的生活互动来给到人正反馈的,好比给一位饥饿的人闻饭菜的香味,身体物理的需求却并未满足,闻得越久,自然也就越饿。更糟的是,这种情绪很容易使人误以为其是一种“正面情绪”而一直追寻下去,而忽视了它带来的负面影响。真的很像是一种精神的成瘾剂。
还有一点也是在阅读了许多有强迫思维问题的人的反馈才发现的,那就是强迫性的恐惧心理的形成往往就在一瞬间,像是“皮筋崩断了”或者“CPU烧了”。比如《战胜强迫症》一书里面作者就是这样描述自己经历的,“高考后,我在家度过了一段相对轻松的日子。和所有年轻人一样,我喜欢躺在床上想象未来,规划人生,有时候一想就是大半夜。可没想到这种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演变成我强迫、抑郁的导火索。当我沉溺于这种憧憬中时,突然一天,我陷入了莫名的恐慌中,对周围的人或物都感到极其的恐惧与不安。世界对我来说到处都充满了危险,人人都是可怕的,任何细微的变化都会给我带来不安,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满脑子的念头都和恐惧联系在一起。”在读到这段话以前,我一直为我产生那种恐怖的瞬间感受的情况感到困惑和愤怒,不明白为什么好好的思维在突然的某一天就拐进了阴森腐朽的怪巷。现在看来,这反而是强迫思维产生的一种通性。
上面讲的这两点,我想可能是很多常年受到强迫思维困扰的人能感同身受的苦恼,而且往往是在前期非常容易让人忽略,继而,由于丧失警惕而一直不断地重复或者深化那样的思维模式(对“正面情绪”的长期渴望和浸淫往往不会让人意识到这种行为也需要受一定的控制,以及恐怖思维是突然发生的这一点,如果事先不知道的话,就会在它来袭之际被击打得措手不及)。所以分享出来,希望能有所帮助。
最近看了在李老师那看了快递行业新规影响和网约车行业的现况,再看什么归国留子吃饭听价格“感动”哭了,到赴坡上海人吐槽坡物价贵,沪币才哪到哪你就知足吧。有种🀄️人是不是不知道自己多贱,这个贱我指的是劳动力价格的下贱和手艺技能的低贱。也不知道自己有多惨,远一点的未来我就不说了,上海人是真的没感觉一丝经济的衰退吗?房价情况或许比北京好点,但商业铺面和写字楼的空置率已经是不可忽视,b站还能看到对坡经济状况的锐评:也就比疫情期间好点恢复点(笑死,坡已经笑了五年了,还以为只是好点
如果是外国人表衷心感叹下🀄️新四大发明,感觉还没那么强烈毕竟外宾嘛,只是祖上压迫过还是要自己来体验一遍(不是,坡物价贵视频下面评论「现在人民币都不适合出国花了,就在国内花花完了,没啥事别出国」IP辽宁,啥叫互为因果 ![]()
@catsama 日本高龄者住宅财团出了一本《老年住宅设计手册》 https://twitter.com/gttnnn/status/1362262926258630659 主要是讲日式一户建,也有公寓相关的,非常细致了。在国内能落地多少另当别论。
买了 loop 耳塞日间版(图1)给网友们随手测评一下子。我本来也用这个的夜间版(图2)做睡觉耳塞小一年了,一直都不错。日间版就是降噪效果弱一点,宣传上是过滤更多高频而能通过中频人声 所以讲话也可以听清楚,具体效果要上两天班再看啦。一个直观的区别是夜间版是全硅胶的材质,包括那个圈儿,而日间版的这个圈儿是硬质塑料、亚克力那种感觉。目前已经可以感觉到的是日间版耳塞塞着喝水的时候在自己脑子里的回音没有这么大,虽然还是有,但是还可以。这个牌子其实按照降噪等级出了三款,还有一款比日间 engage 款更降噪一丢丢的,叫eperience, 主打一个去演唱会的时候可以戴。我也是服了,想蹦迪但太吵所以塞着耳塞蹦吗??我没买这个experience主要是因为颜色……它给这个圈儿做了个金属光泽啊!啊?!虽然我很想要这多的两分贝,但是哪个好人家塞这个金属粉去上班啊!
硅胶耳塞我觉得更习惯一点,因为耳机也是硅胶耳塞,用海绵的反而有点闷,而且会有耳垢糊在海绵上感觉有点恶心!会需要这个是因为咱的上班环境底噪太大了,空调、空气过滤器、真空泵etc都很吵,然后蓝牙耳机要充电,精神不好的时候也听不下去 podcast 所以耳塞就比较合适
缺点是贵!这完全就是上班带来的精神损失啊!还要我自己掏钱付精神损失费!——那为什么没找个平替买呢?因为懒得做功课,太费精神了,多付的钱还是精神损失费。另一方面 早买早享受!
英国博士奖学金(ukri)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经常有个问题:要补学费差额
理论上,英国奖学金ukri给的是本地生标准的学费+生活费,因此,国际学生就会面临要补本地生和国际生差额的问题
比如,伯明翰某专业ukri标准,本地生学费4700英镑,国际学生22000英镑,生活补贴19000英镑,如果让学生自行补足差额,这份奖学金几乎就等于只是学费全免,生活费只剩下1700英镑一年,不够吃饭租房的,还要学生自己去找其它资金来源
不过,很大一部分高校会自己掏钱帮学生补足这部分差额,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学费全免的前提下,正常领到足额生活费
比较烦的是,这个基本上都不会写在官网上,都要学生自己发邮件去问
人文学科会补差额的情况(据我所知的)包括:
牛剑的OOC
ucl的LAHP少数专业
kcl的LAHP多数专业
玛丽女王的LAHP
格拉和爱丁堡的SGSAH
埃克塞特和布里斯托的SWW
伯明翰,考文垂,华威和诺丁汉的M4C
白玫瑰WRoCH的所有院校
这些学校的校奖的话看校奖页面说明,有的补差额,有的不补
比如伯明翰的Stanley Ray奖学金,一年一万英镑,给三年,是小额校奖(不算全奖),不补差额,如果给英国学生,相当于学费全免,每年给5000+英镑生活费,如果给国际学生,相当于学费减免一半,生活费自己想办法。
CSC的话学费是真正全免,英国非伦敦地区14400英镑生活费一年,伦敦地区16200英镑一年(对比之下,英国全奖非伦敦地区的生活费标准19237英镑一年)
前几天跟mentor聊天我才意识到,原来从学习进入工作是需要一个很长的transition的……
在学校里有一个确凿的外界评价体系存在,我知道我去认真学就能得到更好的成绩,或者就能学到有意思的东西,让我有一定成就感。现在刚刚开始工作,我不清楚外界对我的期待是什么,失去了外界的评价标准,不知道自己做得好还是不好,还有很多没有“好坏”之分,只是需要你去“完成”的任务。同时,因为自己并不清楚“工作”的要求,还没有建立起对自己的评价体系,所以就无论做什么都觉得“不够好”,失去了成就感。
在学校里时间也更自由,每天专注在一个任务上的时间可能和工作时差不多,但时间是我自己分配的,我可以选择在ddl前跑出去跟朋友喝酒再回来熬夜写(甚至边喝边写……)工作后不管我今天活多不多都要雷打不动坐在办公室朝九晚五(有时还要加班,不管你愿不愿意工作都入侵你的私人时间)……每天要固定时间起床穿衣服、通勤去办公室、见到办公室里的人,这对我来说其实是压力很大的一件事。我会觉得失去了对自己生活的掌控。
mentor跟我说,所有的工作都会有让你讨厌的地方。选工作时重要的其实是 了解自己的工作pattern,了解自己的需求,保证自己在这份工作里喜欢的东西比讨厌的东西更多,或者讨厌的部分你可以忍受。你要考虑:你是更愿意work from home但可能周末需要加班,还是固定周一到周五跑办公室,还是你更需要hybrid的环境。你愿不愿意relocate、想住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愿不愿意出差;办公室的氛围、公司的理念、食堂、假期、员工福利对你来说有多重要。你更愿意当leader还是collaborate,喜欢lead your own project还是做别人给你的活or work in a team,更喜欢做哪些task……
像这些具体的工作习惯问题,是需要你去一次次试错、做了不同的工作以后才能搞清楚的。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就容易忽视这些细节,结果工作里讨厌的部分占比更高,每天就会很累、压力很大。可以写一份清单,把自己在工作中喜欢和讨厌的事情、自己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一条条写下来,在下次找工作的时候,试着更多地去满足自己的需求。虽然工作日常就是西西弗斯推石头,但是可以想办法给自己多找一点喘息的机会……
其实感觉学习和工作都各有各的自由与不自由,重要的是,尽量找到,能让自己的每一天好过一些的工作(找戴起来稍微舒服些的枷锁……
这周上了一个名为conscious leadership的线上workshop,我大受震撼受益匪浅。
对中文里「领导力」这个词我的理解就是「如何指挥人干活」。workshop的一开始主讲人就说「leadership is to listen to people」,是如何倾听的艺术。所以第一组练习就是关于倾听的,分为三个部分:
1. A不间断说两分钟,B专心听,然后B复述A说过的内容
2. A不间断说两分钟,但是把自己mute,B专心「听」/看,然后B描述自己观察到的内容(神态动作)以及自己对A叙述时的状态的猜测
3. B根据前两轮的内容猜测什么是对A来说是最重要的values(价值观?),并一起讨论
第一个练习结束,有很多人反馈说被人专心听自己说话的感觉非常好,听到别人的复述也加强了这种感觉。我觉得神奇的点是,这么简单(一个人说的时候另一个人专心听)就能给人带来这么积极的感受。
第二个练习大家的反馈是原来语言以外的表达能够传达这么多信息。联想到我自己「听」别人说话的习惯,我肯定遗漏了非常多的信息。
我自己在每次听完然后要说的时候都很紧张,因为害怕自己说错了或者误会了对方。实际上我确实有没说对的地方,和我搭档的同事都非常温柔地补充了我没想到的部分。我联想到自己在生活里,反而是对亲近的人很难有这种宽容,如果说错了会有「你怎么能这么想我」的想法。但再亲近的两个人也是两个人啊。
而且我意识到我非常不擅长「复述」别人说过的话,准确来说我没有做这件事的意识,我经常就接过话头开始说自己的事/想法了。我潜意识里好像觉得这种ACK很没有效率是浪费时间,但这其实跟TCP三次握手是一个道理吧,缺了这个步骤,你其实无法确认对方是不是在和你沟通。
最近听说了一种流行的青少年犯罪:“爆破手”。
13-15岁的青少年,自称“爆破手”,组织成犯罪团体,多次跨省作案,开车撞入烟酒行等商铺抢劫,每人每晚的犯罪所得都能上万。
未满16使得他们无法被追究刑事责任,也无法被拘留超过24小时,小孩们有恃无恐。受损失的商家如果要起诉,还需要跨省抓人,一般就因为成本太高而放弃了。据刑警说,最高记录,一个小孩被拘留过一百多次,法律和警察依然无可奈何。
这种团伙作案一开始只在一个中专学校的学生中有,但很快蔓延开来,几个省份都出现了。小孩们抖音直播抢劫现场,茅台洗头,评论区全是“求入伙”。一个区域内,居然有五十多个爆破手的帮派,帮派之间还会因为抢人而发生冲突。
小孩们的目的和态度都很明确:这辈子靠读书是混不出头了,打工又苦又穷又不稳定,不如在16岁前攒够一百万,金盆洗手做点小生意。被抓了就求饶:警察叔叔你别打我,我什么都交待。放出来立马重操旧业。偶尔能收缴到他们的银行卡,基本都存了二三十万。
这些小孩基本上就读于中专、技校或者职高。父母普遍收入低,受教育程度低。他们无一例外和父母关系淡漠,缺乏陪伴和管教。有的经历过严重的家庭暴力。
一个切片里能看到好多缩影。对未来彻底失望,进厂打工不再是选择,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普遍存在的家庭暴力,抖音和网络媒体的转播和串联作用。
推荐给拥有“可以连麦关系的好友”的人一起玩的双人联机游戏。游戏推荐时常3-4小时,实际玩大概6小时左右。是讲离家出走的孩子们在山里发现了鹿的尸体,继而来到了不同的世界,一起冒险、成长、走到出口的故事。
优点:
1 像素美术做得很出色,不管哪个世界都别有一番趣味。
2 难度适中,不会在某个关卡卡太久。
3 自带中文,联机还算流畅(实测国内不开加速器裸连加拿大没有问题)
4 有多周目要素。
5 算个人私心?这部很明显捏他了电影《伴我同行》,从鹿尸到stand by us的主题曲。喜欢伴我同行风味的男孩成长故事可能会觉得更有趣。
缺点:
1 纯粹的2D横版解谜,不排除有人不好这口会觉得枯燥乏味。
2 必须连麦,不连麦没有办法推进中间的某些章节。
3 只有自动保存,如果是相同玩家继续游戏的话会按照上次的存档点继续,不能返回到之前玩过的部分(除非你自己走一遍),目前我还不清楚换人玩存档会不会覆盖。
(附图为统一建筑在不同视角的呈现效果,一边是深秋的童话森林,一边是荒废的机械迷城。)
紧急通知
目前公安部正在我的160万追随者列表和评论区逐个排查关注我的人,一经确认身份就会通知地方警察打电话叫人喝茶,因此请所有身在国内的朋友阅读下列注意事项:
1.普通人:我建议所有感到害怕的人直接取关我,收藏我的一条推文或者以后搜索我的名字查阅当天新闻。
2.博主:身处国内,但是需要使用和国内社媒同样名称在推特上活动的博主们请立即取关我,因为你们更容易被定位。
3.所有人:检查自己的名字和ID,尤其是ID(你名字后面的那一串字母)不要用自己的真实姓名拼音以及QQ号微信号等
账号,头像,内容与国内的社媒账号做切割,不要有相同的内容。
不要在新闻下方透露自己是当地人。
不要在同城黄推下面暴露自己是当地人。
不要在黄推下面留自己的微信号
4.如果只看不说话,建议把账号设置成私密。
5.被电话通知喝茶不用紧张,警察只会要求你取消对我的关注,以及你的评论和推文内容。但是会提问题诈你,让你自己透露自己的更多其他行为。如果没有看到警方提供的纸面证据,只是口头询问的话,不要主动透露自己的其他软件内容信息。
目前他们的侦测手段非常粗糙,只能通过上述社会工程学的方式对每个账号逐个确认,因此不用过于担心,你完全有时间做上面的准备。
6.如果你热衷于在外网冲浪,并且经常发表言论,建议避免使用近年生产的国产手机,尤其避免使用华为的产品,不限于手机,还包括路由器(被喝茶的人强调)等。
7.更多更复杂的安全上网技巧,在推特和网上都有很多教程,视个人需求和技术水平去进行,量力而行,不要焦虑。
最后,至暗时刻,愿你我进退也共鸣。
waiting for the day co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