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打工的时候,收过40+岁的晚期宫颈癌病人,肿瘤侵犯了直肠尿道膀胱,做了pelvic exenteration,装了尿袋和粪袋。她有三个孩子,7,9,12岁。跟孩子爸爸很早离婚了,没人管孩子。阴唇上面长满肿瘤,痛到无法坐也无法平躺,每天要用很多吗啡镇痛。完了有一天她说自己眼睛看不清。那个时候眼科医生下班了,我打电话请会诊的语气万分抱歉,但是眼科的那位说你马上把她带到我门诊来,我这就回去。然后他仔细看了她,不是视网膜或者角膜的问题,只是有一点屈光不正。然后他还帮她配眼镜了!一直搞到晚上八点才下班。这是我后来知道的。
后来这个病人第二天下午就过世了。我看到陶医生给驼背阿妈临终前做白内障摘除的手术就想到了她。对努力活着的人来讲,每一天都弥足珍贵;因为明白了这点而认真地对待病人的人,都是好心肠的温暖的人。
nomadlist.com 这个网站好棒,我是在这条微博上看到的: https://m.weibo.cn/1695259964/4738032156803416 。它可以根据你输入的筛选项推荐全世界范围适合你的城市。
筛选条件非常非常细致,常见如人口、气温、语言、宗教、安全,还有政治倾向类如言论自由、种族歧视、LGBTQ友好、女性友好,以及夜生活是否丰富、食物好不好吃、该地教育水平是高是低等个性化选项。
我输入了很苛刻的条件,于是选出来结果只剩下两个城市,去掉几个filters的话结果会更多一些。
点开城市详情页,还可以查看几十项日常生活相关的数据:收入、支出(比如市中心studio租金,酒店价格,Airbnb价格,可乐、晚餐、咖啡价格)、体感温度、人口密度等,甚至还有网速测评。
感觉很适合在旅游、留学、工作、移民之前在多城市之间进行比较,开发一些评估城市宜居度的新思路。
我又来安利啦!转码选手必备!(雾
https://www.coursera.org/learn/introduction-git-github/ 这个coursera小哥好可爱(雾),经常讲冷笑话,手把手从头开始教你git怎么用,还有version control system是怎么回事。因为之前有用过git command,所以实操部分我都快进,概念部分正常速度看,基本一天刷一周的课时,free trial七天没过完就能直接拿证了(虽然好像没人在意...
我真的读了两年书,每次小组作业用git就头大,报错也不知道怎么修,好多command都云里雾里。现在真的眼前一片光明!
#长毛象安利大会
看到成立调查组之后,部分网友又开始“他真的有在看,我哭死”,还是不禁感慨有些人真的太不懂拆哪了。
来说一下这背后的操作逻辑哈,主要有两点。
一是用来“堵嘴”的,自此,“都已经成立调查组了你还想怎样?!”便会成为此话题的万用语句。一切在正式结果公布之前的质疑、行动,都会被打为“别有用心”。然后调查再调查个个把月的,等热情和关注度都下去了再发个无关痛痒的公告,把这事一锤定音了就再掀不起风浪了,就和之前千千万万的公众事件一样。
二是用来“发信号”,给整件事定性,顺带捋一下舆论风向。就是在提醒各大媒体、公众人物,别再装死啦,你们现在发表点意见是安全的啦。本质就是授意下来可以开骂了。然后大家再聚在一起,狠狠骂下,发泄下情绪,宣泄完了大部分人没那么生气了这事可能就忘了。
顺带提一下,有心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朋友圈,那些之前安静如鸡的人应该从本日中午之后就会开始转发此事件并附以愤慨之词了。这是生活在此地的人的本能,知道现在安全了。
最后,哪怕最终调查结果出来了,撤职了几个地方官什么的,也不要以为是皇恩浩荡,苍天有眼。谨记,在你看到“开除党籍”四个大字出现在通报前,所有的操作都是保护性操作哈。
做好了之前说的个人博客样板间,我是您时间轴上的个人博客推广大使。
主题采用CaiJimmy的Stack,增加了之前经常被人问到的个人魔改,感兴趣的人可以看这篇文章:Hugo | Hugo-stack-theme 主题魔改版
示例站点可以看这里:Demo站,完全装修好的样子可以看我的个人博客:小球飞鱼
主要特色如下:
应该是最简单的Hugo博客搭建方式,一共只需要四步:1.Fork仓库并Download到本地;2.导入仓库到Vercel;3.在本地安装Hugo;4.花十分钟学习一下使用Github Desktop。(详细教程文章中有)
基于原主题特性,魔改后基本囊括了个人博客所需的绝大部分功能,开箱即用,不需折腾,有使用说明:友情链接,分类/TAG/归档小部件/全文搜索/归档页面/文章字数统计/站点总字数统计/建站时间统计。
基于原主题进行了大量样式细调,美观性经过时间检验,人见人夸,不打诳语
文章中对一些常见博客修改做了总结,并附赠七篇我折腾时写的流水账笔记,便利装修查阅。
如果您喜欢或使用这个魔改版主题成功搭建了自己的个人博客,欢迎评论告诉我,我会很开心的!
@board
#长毛象安利大会
#长毛象安利交换大会
之前有一个所谓的“七个不要讲”,其实每一个都是中国社会的症结,共产党看得比谁都清楚。尤其是“公民社会”,是共产党最害怕的。这次的徐州事件,微博上30亿的阅读量,也让他们感到了“自下而上”的危险,所以也会像之前的西安地铁一样,绝对不能开这个口子,通过舆论倒逼体制,无论如何不能让舆论满意,这并不是因为董志民有多大能耐。就像在很多中国的父权制家庭里面一样,父亲就算错了,也是死活不可以道歉的,这涉及到父权的尊严。这与中国社会的结构是有关系的,中国是一个“征服者集团-被征服者”的结构,所以是绝不能有公民社会的。被征服者再不满意,征服集团也不可以做出试图讨好你们的姿态,哪怕只是很简单的举手之劳也不能做,这是一个尊严的问题。所以宁可用千百倍的人力物力把丰县整个管控起来,也不可以很简单地允许这个八孩妈直接面对公众,就是要让你们这些屁民感觉到“无论我做什么都没用”,这个政权才能维持下去。
很多时候互联网的资源都藏在被竞价排名污染的搜索引擎所不能触及的地方……但火种依在。
https://www.volf.club/
↑设计师、前端相关导航
https://iao.su/
↑资源推荐、应用推荐、注意甄别推广。
https://crashcourse.club/category
↑Crash Course 中文字幕组网站,对一门学科(文学、历史、哲学、物理、计算机……)提供了一个快速的总览,或许其中某个学科反而是自己以后一生所追寻的呢?
之前fedi上看到一个讲得很精炼的计算机科学速成课,刚刚才知道原来翻译这个系列的Crash Course字幕组是专门翻译各门学科导论视频的,在自己的网站上放出了他们的所有更新,看了下质量比起b站的卖课up主不可同日而语。 https://crashcourse.club/category
多邻国考试资源分享
模考网站:
英文(几乎免费)https://langforall.com/courses/duolingo-english-test-det-preparation-course/
中文(10天59块)https://det.91ddedu.com/#/
工具类网站:
近义词https://www.freethesaurus.com/
听写 https://www.englishclub.com/listening/dictation.htm
词汇等级查询 https://cefrlevels.com/textanalysis/index.html
老师(在italki上):
Autumn
Shelly R
b站up主:
狍子老师
晚上洗澡的时候,突然想起来小缨子,这段时间的沉闷也因此被打破,仿佛看见了光明的样子,她应该是古剑里最喜欢的女生,有时候觉得她是幸运的,在那样一个时代,作为女子能追寻梦想,勇敢而又自由,很不容易
想起来之前看见的一句话,美好的事情成长起来,丑恶自然就会垮掉,小缨子对我就是那份美好的样子。
也希望每个女生都能拥有小缨子的自由、勇敢以及幸运(活在一个包容且自由的土壤)
【【古剑女子图鉴】常人之心——岑缨-哔哩哔哩】 https://b23.tv/N3brPSL
借着这件事大家对绑架买卖妇女这件事的关注也达到了顶峰,每天看到的寻人启事都不少,拔出萝卜带出泥本来可以帮助不少寻亲被拐的妇女回家,但看到丰县那个女人即使有着举国的聚焦依旧无法脱身的情况,我猜其他寻人的后续大概也不会很乐观,只想到昨天看到摄影师恭一的那句话:“走过每一个关着精神病女人的水泥房、土坯房时,就好像经过一座座孤岛,她们盯着我的眼神好像在问我能为她做点什么,我发现我什么也做不了,我的船太小了,除了这些照片,她们我一个也带不走。”
那双墙缝里露出的眼睛。
一个也带不走。
刚才无意间看到了一篇简单心理前两天发的文,实在是被感动到了,对于目前处于焦虑和困境中的我可谓是一剂强心针:
我们处在一个总是以「极少数处于金字塔顶端的人的种种」作为标杆,来衡量和要求大众的社会。
当我们还是孩子时,经常被告知:你成为 XXX 那样就好了,却极少被鼓励:你要「成为你自己」。
在精神分析领域,经常提到关于「成为自己」这个主题。最多被提及的,当属温尼科特和科胡特。
1. 温尼科特:「真实自体」和「虚假自体」
他认为,人的心理有两种组成部分:真实自体和虚假自体。
「真实自体」,包含着每个人独特的、原创性的部分,是一种自发性的真实感,具有着生命里本真的活力性;
「虚假自体」则意味着,人们行动和功能像正常人,但实则内心虚无。就像这几年火起来的「空心病」:感觉人生没有意义,心里空荡荡。越被期望成为「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人的「虚假自体」被强化,真实自体的存在感就越少。
为什么会造成这两种情况?从早年抚养方式的角度来说,温尼科特提出了「足够好的母亲」这个概念:
「足够好的母亲」意味着能够「看到」孩子的本能需要和真实存在,并且像一面「镜子」一样反射给孩子,了解孩子的创造性,尊重 ta 的边界,根据 ta 需要的变化进行适应和改变,进而让孩子建立起一种真实的自体感。
而「不够好的母亲」则忽略或误读孩子的需要,不是促进孩子的成长,而是让孩子扭曲自己来满足外部世界的需要,进而获得肯定,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孩子的自发性和创造性暂停发展,成为一个表面适应良好而内心空洞的人。
2. 科胡特自体心理学:「三极自体」
简单说来,人在自体结构上,需要实现以下三要素的平衡:
「被看见」(镜像移情,类似于温尼科特的「足够好的母亲」让孩子体验到的);
有一个可以让自己仰视的偶像(理想化移情,也就是在自体成长的过程中,有可以模仿和认同的自我理想);
建立起自己与偶像的相似感(孪生移情,也就是孩子内化偶像身上的特质,并成为自体的一部分)。
……
“科胡特的「三极自体」里并没有谈到这部分,但我认为在成为自己的过程中,如果不提及自体原创性的部分,则是不完整的。
我们需要「被看见」,我们需要有个「自我理想」可以去仰视,我们需要内化这些理想人物身上的内在品质并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但随后,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基础之上,激发出我们自己的创造力,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视野与品位。
如是,便不再需要被激烈竞争中的外部评价系统所左右,我们自己就是自己的序列与排位。
生命是一场自我完成的旅行。每个人自有 ta 的起点和终点,当我们能够将目光从外部的追逐,收回到内部的探索和成长,我们便也开启了成为自己的绽放之旅。”
waiting for the day co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