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几位好友一起做的一件小事,把托尔斯泰最有代表性的反战长文《“悔改吧!”》译成了简中。算是几个Russianists的一点点行动吧。
#对女神营销的应激反应
想说,祝女人妇女节快乐
就从承认这个社会存在结构性的性别不平等开始;
从正视那些针对妇女和女童的犯罪开始;
从拒绝一切形式的性暴力开始;
从尊重女性有权为自己的身体和子宫做决定开始;
从拒绝处女情结开始;
从不规训女人应以伟大母职作为终生使命开始;
从不将育儿和家务视为女性义务劳动开始;
从明白弱势群体拥有争取自身权益的诉求开始;
从理解人都有表达情感的需要开始;
从不要看到表达这些的女性就叫人家女拳开始;
从欣赏女性创作、女性书写、女性故事开始;
从不要看到这些文化就说人家政治正确开始;
从不对女同学身材羞辱和月经羞辱开始;
从不认为男性比女性更适合职场开始;
从拒绝二元固化的性别本质主义开始;
从尊重不同性取向及性别认同的个体开始;
从欣赏多元的美和个性开始;
从留意身边小事破除性别刻板印象开始;
从不用标签把女性分成三六九等开始;
从不羞辱“铁T”“婚女”“荡妇”开始;
从尊重、聆听、学习开始;
从上面未提到的方方面面开始;
都是些小小的观念转变和举手之劳,
不难,
今天没做到明天还可以继续做,
比每年到节祝一千句“女神快乐”更有用。
#妇女节,从尊重女性开始
嗨小象们!青衫Aspie公众号的这篇文章《助人经历中如何做好自我防护》对我来说很有帮助,所以做了(太长不看版)笔记,分享给大家ww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bHE-b0BKs9yg1xqcy5UynQ
可以去公众号支持作者(´▽`)
魔都的读者有福了:浦东南路陆家嘴中心大厦里的中信书店,因为经营原因,店内图书全部65折。书目极全,非常多的好书。全部65折。📢❕
来推荐一下马泮艳家的水果:
1月-2月,粑粑柑,茂谷柑,芒果。3月中下旬推荐购买香瓜、羊角蜜、海阳白玉水果黄瓜等。4月中旬开始,油桃、杏也好吃。5月可以购入荔枝、黑蜜葡萄、玉菇甜瓜。6月开始吃桃子,陕西春阳水蜜桃、沂蒙山黄金毛蟠桃。7-8月买过秦王毛桃,黄金百香果,嘎啦苹果——小小的很脆。9-10月可以买福建平和柚、昭通丑苹果、云南冰糖橙、周至猕猴桃。11月中旬-12月推荐赣南脐橙、广西皇帝柑。其他非应季水果,比如火龙果、香蕉、柠檬、杨桃也都很好吃。
我每次会买1-2箱水果,放冰箱可以吃一周多。可移步微店:马泮艳美味水果店。
发这个是因为昨天首页友邻说感谢推荐,我想我买了这么多次水果,安利一下我喜欢吃的。供大家参考。
刚刚吃了朋友从马泮艳美味水果店买的茂谷柑和普罗斯旺西红柿,都好好吃。茂谷柑有籽,西红柿特别沙——去年回购好多次。现在还可以购买粑粑柑,果肉饱满甜度适宜。
我对于“人类不如毁灭算了”的看法,和一点有助于摆脱这种心态的经验分享
前两天有一次我时间线上熟悉的象友们都纷纷参与了的大讨论,关于被近期世界各事件、接连不断的糟糕新闻及其带来的人类的苦难,以及苦难所暴露出的各种不公正,总之就是整体人类行为的负面、暴力、黑暗面所给我们的冲击,所引发的负面感受与矛盾,“虽然我无法停止关心他人的痛苦,但又忍不住希望人类毁灭了算了”。我因为上班当时没有看到,看到了可能也无法参与进去。今天正好休息一会儿,看到了大家的分享,就想也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感受。
我的经验是,如果你对于“人类不如第灭绝算了,不如所有人/半数人/一群人全去死算了”这种心态还是抱有一些质疑,或者起码是一些探索探求的兴趣的话(如果你选择不去了解更多,只是坚持你自己的这种想法,我也尊重你的个人意愿,但也会在你付诸行动时尽我一己之力去反对你),对我来说改变、击破这种心态的关键点在于:允许自己看见、接纳、认同人类和人性本身的缺陷和不完美。了解到人类这种生物,从个体到群体层面,永远都会是、也只能是work in progress.
这一点我发现很多很多东亚社会长大的人们,尤其是同龄人们,都很难做到去内化、接受,且往往是成长环境、学历、社会地位上越优越优秀的佼佼者,青年才俊们,越难以接受这一点。这是由我们独特的/东亚特色的文化社会环境所决定的。我们这种背景里出来的人们,就算躲过了高考也很难躲过中考,就算躲过了所有这种要人命的考试也躲不过涵盖人生每一方面的内卷大文化之压力。我们从小被教育一定要成为精英,要成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里的那一个幸存者、优胜者,要tunnel vision eyes on the prize, 不要回头看、往旁边看。要考全班前几名、全年级前几名,最好是全市前几名这样就可以被保送,至于那些注定考不到这种名次的同学们我们才不要管他们死活,至于为什么有些人真的尽了全力了就是考不到、真的尽了全家力量了就是上不了好学校我们也千万不要管。生我们养我们的中国文化到目前为止的逻辑就是:We get ours, screw everybody else. 既然生在这个谈论政治和人权本身就是危险的、向上反抗永远都是危险的威权社会,那么对他人、对不同于自己的、非我族类的群体和个人的苦难和不同的经历真正的关心就也是危险的,关心本身就是危险的。如果你在这种环境中一直稳定生活到长大成人,乃至成年之后虽然物理距离拉开了,但依然时常在被家人、朋友们这样熏陶,那么即使是遵循你自己的本意、本能去开始关心他人,开始关心世界,这也注定了是非常难以摆脱的一种根本影响。
可以说我所观察到的是:(for a lack of a better term)但凡是如我们这种“精英”环境中成长出来的人们(能上国内的好大学,能家里自费出国的人们),往往只能在成年后、开始经济独立,搬出原生家庭或原生国家、地区之后,才能真正开始参与社会生活,参与政治。而这个时候的我们,如果没有别的一些经历、经验把我们更多地暴露到区别于自己成长环境的复杂、真实的社会中,就往往会比较手足无措,像个在少儿跆拳道班中的成年人。我们知道去关心、去在乎是自己的本能,知道从前家长和国内社会教育训导我们不去关心是错误的,但对于我们关心的人们本身、压迫他们的人们本身,为什么要关心,关心有什么用,该怎么去长期持续关心…………这些基本问题都一无所知,可能需要花一辈子的时间去慢慢探索。
可是地球不会停转,尤其是赶上这个二战之后第一次各方面主要矛盾开始集中爆发、二战之后全人类第一次需要又一次开始重新思考“我们到底想生活在怎样的一个世界、什么样的社会中”的刺激时代,得益于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an average news cycle is sometimes just 3 hrs. 从前的人们,哪怕是古巴核危机中的人们也只能通过聚集在一起看电视、收听录音来关注世界动态,人类的生死存亡对他们来说并没有那么“真实”迫切,也没有那种全面不断的感官刺激;而现在,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做到实时关注着世界范围内发生的每个危机、每件坏事,因为everything is everywhere, 你关注了国内拐卖拘禁女性的情况就没时间关注乌克兰,你关注了乌克兰就关注不到中东地区的战乱和人民的受苦,往往一小时的刷新闻刷更新下来你啥都还没做就已经累瘫了,顺便还对世界绝望了。而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甚至唯一目的的资本主义领导的网络科技和媒体产业,首要目标永远都是产生更多点击量浏览量和收视率,刺激更多人点击、转发和评论,sell more shit and make even more money, 他们不会在乎任何人、包括他们自己员工在内的mental health, 或者全人类的精神状态和感受。在这种大环境下,感到“人类真是没救了,每分每秒世界每一片地区都有坏事情发生,人类文明发展到2022年真是白发展了,怎么现在反而比美好单纯的过去更糟糕了,四舍五入就是人类没希望了毁灭算了”是非常非常非常普遍和正常的体验,everyone who’s ever been on Twitter or Weibo should have at least felt it once. 因为从各种意义上,这基本上就是现有的互联网和新闻媒体产业所唯一能达到的用户体验😂😂,就是在信息大爆炸下被反复油炸到外焦里嫩的人类情感和精神,是被感官的过度使用所逐渐麻木、剥离的人性本身。
所以我们该怎么办呢?如果你自己想的话,能如何摆脱这种无力感、绝望感呢?对我而言,只有认识、亲身经历到并永远不允许自己在任何时刻遗忘这一点: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是不完美的,人类永远也不可能完美,个体和集体层面上的人类永远都只能是work in progress. 须知建立并完全内化这一点认知,需要的是几乎完全推翻我们从小受到的精英化、内卷化教育。现实就是人类从来都不是一种“只要你够努力了肯定就能考100分,你考不到全校前三全市前几就是因为你粗心大意、你不够用功”的生物,没有一种生物可以是这种样子。生命本身就是不完美的、不可能完美的,人类也不是例外。不管是个体的人生,还是集体的人类活动,大多数状况下所逃不开的现实就只是:我尽力了,但还是做不到,今时今日就是做不到;我们尽力了,但依然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所有目标,今时今日就是达不到。我们是人,不是电脑程序(相信tech领域的朋友们也深知就算是程序也做不到时时处处完美),不是神,不是幻想中的超能力拥有者或神兵天降的外星人,我们是人,human beings, 不过是肉体凡胎的这个星球上的另一种脆弱、有限的生物罢了。我们是人,是会成就一些、但注定会犯许多错误的人,也只能是人。
如前文所言,如果只关注于你目前能看到、听到的,只信赖于你的感官所汇报给你的而不去批判思考的话,的确目前的世界“feels like”比从前更糟糕了。但是就连我自己少年的时候都还没有智能手机呢,我们幻想中的那个“更简单的时代”,从来就没真的单纯、美好过。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已经达成了多少了不起的进程和改善?仅仅是我们父母辈,就经历过文革和大饥荒,我们家族里就有被饿死的亲戚们。仅仅是作为一个中国女孩能吃饱穿暖地安全地坐在教室里接受教育,有这个条件去追求自己所有想要的更高水平的教育,如果不想结婚的话就可以不去结婚,可以选择说不,可以学第二门语言、有条件去熟练掌握它并且可以选择去地球另一端的另一个国家和社会生活,还能在其中继续求学、找到待遇不错的工作……所有这些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全部全部全部全部都是由*人类*们刚刚通过努力与反复失败实现了不久的进程,为什么我们很少停下来歌颂一下人类潜能和成就的不可思议呢?是啊,所有媒体和大部分人们最爱宣传的就是我们离下一次危机多么近,我们离核冬天离全球变暖人类灭绝多么近,可是事实上我们已经成功避免了这些危机,起码直到今天为止不是吗?我们不是已经战胜了、淘汰了许许多多的不公正,喂饱了更多人,让更多人尤其是更多女人、少数族裔的人们获取接受教育的机会,总体上一代人远比上一代人生活得更轻松优越吗?(对于🇺🇸来说并非如此,🇺🇸的问题我一直在反复提,今次不再赘述,都要感谢里根这老逼啊!)
当然了,就像鸡孩子的家长从来不会提你已经考过几次全x第一、刚刚才得过了什么奖,省重点市重点的老师们几乎从来不会教育学生多为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感到开心和满意😂😇,人类作为整体上就是很鸡,就是很贪心的生物,our collective eyes, too, are always and often only set on the prize, the next bigger, better, shinier thing that we currently do not have. 这种精英化的追求和渴望不仅体现在物质和技术上,也体现在社会和文化层面:不管比起1960和1980年代我们已经消除了多少不公正,我们还是只能关注“为什么我们还没做到消除所有不公正?How about这些、这些和那些不公正呢?为什么不能立刻马上现在做到呜哇哇哇哇哇哇哇做不到就是人类不行呜哇哇哇哇哇哇人类好糟糕我好失望毁灭算了”;不管我们已经消除了多少饥荒和战乱,我们还是只能看到“为什么我们还没有立刻消除所有的饥荒和战乱?为什么还是实现不了全球100%的温饱和100%的和平?为什么不能立刻现在马上做到呜哇哇哇哇哇哇哇做不到就是人类不行呜哇哇哇哇哇哇好失望人类好糟糕还是毁灭吧”。我并不是在开玩笑,往往动辄容易产生这种心态的朋友们,我不知道该怎么更温和地告诉你们:你们的确是太幸运了,没太吃过什么真的苦…………
这句话并不是在批评谁,或者树立起谁的优越感,它所能指出的仅仅是:相比起很多很多很多人,你们所经历到的人类和人性局限性、不完美的体现,都还是太少了,以至于你们从根本上无法接受、认同和内化人类和人性最基本的这种属性和现实:不完美,不尽人意,能力有限,运气也有限。
而我能在这个年纪上领悟到、深刻内化到这些也绝对不是因为我比谁优越、聪明或者能力卓越,恰恰相反,中等智商的我连高中数学学起来都很费劲。我能知道这些,完全是因为我足够倒霉😂😂教会我接纳、认可人类的局限性的第一任“老师”们就是我的父母。他们为人父母、作为人类的失败和局限性,导致了我长期被虐待、伤害、遗弃的充满黑暗与创伤的艰难童年与少年经历。总会有人在刚知道我的这些经历的时候问我:你恨不恨你爸妈,为什么不恨?因为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这层有些悲剧的现实:爸妈这么对我,并不是因为他们不爱我。他们都非常爱我,他们中起码有一人爱我爱得愿意为了我而豁出命去,我觉得作为一个孩子也好,作为任何人也好,在爱这一方面都没办法ask for more了。可是有爱这种情感,有爱的意愿,不代表你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事实就是no one can be a better parent than you are a person. 你不可能、没有人可能成为比你作为一个人类更优秀的父母。父母也只是有了孩子的人类而已,没有人能在做父母时神奇地解决掉那些困扰纠缠了他们自己的人生几十年的创伤、疾病和其他问题。我父母童年时都经历过贫穷、饥饿、来自他们父母和家庭的忽视和伤害,我父亲被他的家人虐待过,到现在都还无法对人开口提及;我母亲遗传了在她家母系家族里遗传的某种/某些精神致病基因,暴力欲上来的时候完全失控,他们那个年代连身体上的病都没条件看,动个手术都要去前苏联,更别提对精神疾病的概念,到成年后已然太晚。这只是一些最基本的例子,事实上我永远无法完整地知道在我降生之前他们各自都经历了什么,又背负着哪些我想象不到的创伤。所有对我造成的伤害,都来自于这些远超他们个人能力的更深的伤口,所以你要我怎样去恨他们呢?恨他们能力不够吗?凭什么呢?我并没这种自信认为我自己如果在同样的条件、环境中长大,就一定能做得更好。为什么任何人应该为自己能力的缺乏而受责备呢?所以我遗憾的也只有,或许他们并不该被中国社会施压而感觉到他们不得不生育孩子,但如果这样的话那我也不会拥有我自己的生命,我可是很爱我自己的生命,it’s at least been interesting so far. 我所提倡的也是首先在社会范围内建立起完善的反家暴法律与保护机制,给被能力缺乏的父母们伤害的未成年人们、孩子们一个保障自身基本权利的机会,其次形成停止催婚催育的社会文化,鼓励每个人先长大了、先获取足够的资源和条件去面对、疗愈自己的创伤,弥补可以弥补的能力短板,再考虑为人父母这件事,逐渐停止generational trauma的无限循环。
这就是我从自己的个人经历上深刻学到、内化的第一课,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的话,我不可能活到今天,甚至可能一早就杀了他们(在最艰难的、我自己的生命受到直接威胁的时候,我并不是没有考虑过),也毁掉自己的人生。同样,在社会层面,从来没有存在过也不可能存在完美的社会,有的只能是努力做得更好。🇨🇳和🇺🇸都远远不是完美、理想的国家和社会,但最起码都还允许了一个像我这样的人活到现在,活得还不错。仅仅是在几十年前,因为《排华法案》的存在,每一个像我像你这样在美国的中国人、中国女人都不可能取得任何合法身份,也都进不了我们想进的学校、我们想要的工作。而《排华法案》的废除,种族隔离制度的废止,全都是一个一个活生生的、和你我一样能力有限也不可能达到完美的人类个体们(主要是美国黑人们)聚集在一起,长期反复努力反复失败反复不尽人意但又反复坚持的实际成果。如果在马丁路德金博士遇刺的那一天,大部分美国黑人就也“人类不行,美国不行,还是毁灭吧”呢?那你和我根本都不会在美国。在国内也是,尽管今天的🇨🇳面临着很多问题和黑暗,但任谁也不会觉得还是在清朝剪着辫子裹着脚吃不上饭的小日子更好😂😂,不到一百年时间内,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已经实现了不可思议的各种变革和进程。历史是螺旋前进的,这一句并不是中共教科书上的套话。The world spins forward. 进程和改善从来不是1+1=2的简单,更多时候只能是进三步退一步、计划着达到一百分却只能达到三十分的,不完美和缺憾。前人的缺憾只有我们接手过来,努力再做得更好一点点、尽自己有限的能力,不愧对自己的良心,同样我们这一代做不到、没能力和运气做到的缺憾也就只能落到更下一代的肩膀上,如此种种,没有哪一代人或哪个个人能got the answer for us all, 但起码尽力了、努力了,就不愧对自己来这世界上消耗过这几十上百年的氧气与资源。在每一次产生出“人类不如毁灭了”的情感情绪时,不如放下手机电脑,和你爱的爱你的人们聊聊天,出去走一走,感受一下阳光和清风拂面。然后问一问你自己现在还能做什么,还有什么是你有能力做到的却还没做的。比如我今天写这篇文章。比如你用你的方式去影响起码一个你身边的人。至于毁灭和死亡,不用你去担心,所有人类都必然是会死亡的,我会死,你也会死,往往比我们预期之前很久死亡就会突然来临,不需要你去期盼,它是一定一定会来的,你是一定会死的,作为一个个体人类你和我都是必然肯定会毁灭的,而且会很快毁灭。至于整个人类族群的毁灭,请相信这不可能是某一个人或者某几百几千几万个人的一己之见能决定的,而必须是七十多亿个人的七十多亿个意见,所以也就别多想了,除非你也梦想着做独裁者。
一点个人意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不完美的、永远存在缺憾的人生,才是值得活的人生,也是我们唯一可能有的人生。把它乘以几十亿,就是我们唯一可能有的社会和世界。
终于译完了PBS的Frontline 2015年一月播出的《普京之路》,晚些时候放出来。
普京,靠忠诚获得赏识,靠铁腕打击分离势力收获最初的名气,再以亲西方姿态博得好感,做出振奋人心的发展许诺。权力稳固后,开始花费数十年时间敛财。守着巨额财富,开始对周遭产生怀疑,尤其在阿拉伯之春的刺激下,害怕一卸任就被送进监狱,甚至像卡扎菲那样在国内暴动中被处死,于是开始集权、谋求永不退位。国内的资源卖不出价,腐败滋生,民生凋敝。为转移视线,开始拿起捍卫民族尊严、夺回苏联故有领土等叙事工具,指责西方,发动对外战争,直至酿成MH17坠机,终于敲碎西方尤其欧洲的绥靖幻想,引发制裁和疏远。反过来,恶化的经济和国际环境又刺激国内进一步加强管控。反对派、商人接二连三地流亡,民众也愈发糊涂,从示威反对普京连任变成为其唱赞歌。
独裁者的心路历程从来都是一样的,他们喊着复兴民族、以强硬姿态上台,带着全社会堕入万劫不复。民众和独裁者的互动——从满怀期待到厌弃、挣扎、无奈直至沉默地接受现实——似乎也都是一样的。
在乌中国人说:
「……希望今天是个平静的夜晚,如果明天我还活着……」
「……这支俄军,他们其实应该全过来,赶紧趁着昨天把我们全杀掉……如果你是这样认为的,我依然捍卫你的话语权,请你拿起你的屠刀,咱们战场上见,参加你喜欢的俄军,过来……」
「……我不觉得我家邻居那小姑娘她该死……我也不觉得我家楼下那条狗该死……我也不觉得我该死……我们都在这好好过日子呢,就这么简单。你可以觉得我该死,请拿起刀过来,面对面地杀我,我们就可以成为敌人了。」
https://share.api.weibo.cn/share/286784740,4743047831884250.html
【The British Museum】Goddess: 50 Goddesses, Spirits, Saints and Other Female Figures Who Have Shaped Belief
一本关于50个女性神话角色的书。作者是DR Janina ramirez。买这本书是因为书的插图是我很喜欢的艺术家Sarah Walsh画的!巨量插图,非常美丽~~然后她在domestika上的课也即将发售(可能会在三月中旬)
当然这里说是Goddesses,其实现在这个词已经不是单纯指女神了,而是指代所有的具有独立神格的一些传说中的女性角色,无论她们是否美丽,也包括那些曾经代表邪恶的角色。
总之,非常美丽的一本书!虽然再看一遍她们故事会觉得依旧充满男性凝视,但也了解到了很多不同地区的传说~
(这个系列还有另外一本书,是《HerStory: 50 Women and Girls Who Shook the World》,不是一个作者但依旧是这个插画家画的图~)
在独裁者手里的老百姓更难获得援助。
会把国家、政权、统治者、人民混淆起来的人全世界都有,并不是咱国特产(虽然咱国许多网友显得格外典中典)。大家下意识会出于情感更想援助被侵略国。
除去情感部分,实际操作起来也存在困难。
如果觉得乌克兰政府腐败,可能会拿捐款跑路,至少还有许多民间机构和国际组织,选择你信任的途径。
但要怎么援助被普京绑架的俄罗斯人?
经济制裁不制裁,对老百姓来说都一样,只会被留下最低生存标准,一切为战争输血。
民间机构和国际组织会遭到刁难,基本上很难把钱送到老百姓手里而不是卡在俄政府手里,咱国人应该很熟悉这类操作。
民间私人救济,信息能被传播被看到的太少了。
除了呼吁几声人民无辜,不要歧视之外,一切都很难。
waiting for the day co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