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nrunrun
求助一波润组,有象友有毕业多年再申请学校时找之前读书时的老师写推荐信的经验吗。
境外老师,不是国内那种自己写了推荐信去签的,他们一般会自己写。读的商科硕士,不是和老师关系紧密的研究型学位,基本上老师对我个人应该没啥记忆。毕业已经快五年,期间全在国内工作,和原来的学校老师并无联系。
像以上这样的情况,如果直接用课件里的邮箱发邮件给老师请求推荐信的话拿到的概率高吗,或者有什么别的方式会比较好,求象友帮想想看办法,拜谢
如何假装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
https://6n95nr.axshare.com/#c=2
用 Safari 打开上面那个链接,点击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
原理是用 Axure 8.0 版本(新版不行),原型软件,为空白页添加apple touch icon 的文件,然后并显示出来就可以了。
本质上是个书签,如果需要界面截图,也可以放在里面。
以前我看历史书,这些人怎么可以被糟践成这样也不反抗啊,非要到已经饥荒遍地了才开始零星反抗;但到了今天,自己也在经历这样的历史,我才明白,其实从来没有什么历史,你所看到的历史或者将是你的今天,明天,它可以是纪实,也可以是预言,只要人类的贪婪,野心,冷漠,残忍,嫉妒等等一切并没有改变,一切就并没有过去,它们总是正在发生,将要发生。所有以为自己能够置之度外的人总是身在其中,所有以为自己能够明智处置的人身处其中就是如同被驱使的蝼蚁,重复的不是历史,而是人性,无论过去了多少年,人性并没有随着更多的技能的掌握在进化,反而随着掌握了更多的技术,碾灭了潘多拉盒子里最后的希望,我是对人类从不抱有希望的,一切人类的灾难可以由一个灾星引导,但并不只是一个灾星的罪孽,所有人都在共同犯罪,所有人都在制造“人祸”。灾难是“人”造的,并不是一个人,是所有人,包括那些满心贪婪,恨不得执掌江山万年的人,那些为保俸禄,罔顾他人生命财产的自私的人,还有那些只要与我无关,我就岁月静好的冷漠的人,还有一些,为了明哲保身,在公共场合闭上了嘴的你我,之前有人说其他人的罪不要怪罪到自己头上,我也明白为了身心健康这是妥当的做法,但身处这个地狱,沉默也是罪孽,因为沉默与冷漠一样都是对罪犯的纵容,我们无法逃避的,所有人都在犯罪。
有个b站大up主查出来有肺结节(0.8cm的pGGO),找了好多医生看,给出的建议都不一样,感觉上表里面王医生可能就是王群,现在也就王群教授的观点最贴近国际,影像学上看,小的pGGO基本都是AIS或炎症,最多也就是MIA,传统的观点认为肺腺癌是stepwise progression,从AIS-MIA-IA,但实际上一部分AIS并不会进展,可能与其中有k-ras mutation有关,这种mutation可能诱导细胞衰老,所以对早期的偶然发现的pGGO重要的不是干预,是随诊,在结节出现明显变化(增大/实性成分明显增多)才是手术干预的时机。而为什么有的老师对手术的态度那么激进,说白了就为了赚钱。
文科的意义,既被高估也被低估。被高估是因为,无论看起来多么高大上,它最根本的社会功能,无非就是维护普世价值。正如康德所意识到的那样,如果一个大学教授的学问,不能用于奠定和巩固人的尊严与权利,就还不如去当一个普通的劳动者。被低估则是因为,“维护普世价值”并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的事,因为人性本身就太复杂,何况又有太多利益和野心在干扰这项工作。即使是一个充分自由和开放的意见市场,要形成这样一种整体的氛围,也需要学者的共同努力和传统的积累。而当这个意见市场本身就受到权力干扰的时候,更是需要付出自由乃至生命的代价。倒不是说知识分子整体上更有勇气,而是本能上就忍不住不说话。比如邓拓,作为文革中第一个自杀的知识分子,可以说是最清醒,最不抱幻想的人。可是为什么之前早就在不停地被敲打,还是会讲一些上头不爱听的话呢?这只能说是本能——同样是领会上意,正经读过书,把自己定位成知识分子的人,姿态就是不可能跪到上头满意的。“莫谓书生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邓拓死前6年写这句诗的时候,就已经预见到了自己的命运。
收到这种消息最开心了,三年多的努力也没有白费。
一键直达技术移民签证列表:https://github.com/acacess/awesome-immigration
关于技术移民的介绍文章:https://letters.acacess.com/exodus/
我对国家的认识,更像是逐渐认识到自己本来就生活在监狱里。我们其实是出生在监狱里的的。我们所有人,天然就知道外国人总是看起来更轻松 ,更文明,更解放。有人一路用文化差异解释,但其实不是。是制度差异。当然,就连这也是美化过的词。
其实是你感觉得到的。为什么别人可以早恋,为什么别人可以四点放学,为什么别人可以有兄弟姐妹,为什么别人用一个共同的互联网我们没有,为什么别人都有性格爽朗的明星,为什么别人有那样自由的父母。其实我们的父母也是生在监狱里的,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在监狱里。监狱早就围起来了。
就像小萝卜头,我们一直活在监狱里。直到离开这个社会。我们才知道自由到底是什么意思。自由没法凭空想象,也不是一种概念,是一种很具体地实践。具体到每一种思维方式。
比如你习惯性地问,不隔离政府会给什么惩罚。自由世界的人是很惊讶的。他们不觉得“本该”有什么惩罚。他们知道戴口罩不是保护,是禁锢,他们不是读了更多的书,或者更文明,他们仅仅是更自由,仅仅是没被管起来,关起来,他们可能大字不识,但他们仍然有种做人的体面,就是坦坦荡荡的觉得自己的存在和决定是合理的。我们有种猥琐,得有点什么超越别人的地方,才敢要一点自由
Achieve a Perfect Morning Routine - Mariana's Cornet
也许提到morning routine,你会想到很多自律博主和励志书籍,但往往我们越想要设定一个高效、丰富、充分利用的morning routine,我们越有可能无法执行甚至直接全部放弃。
🌟 不如只选择三件事:
1⃣️ Something for your brain
如:语言练习,读书,写作,技能学习,个人项目,手工
2⃣️ Something for your body
如:锻炼,备餐,做家务,拉伸,散步,健康早餐
3⃣️ Something for your soul
如:写日记,冥想,闲聊,读让你有动力的书
可以自由选择对你来说最make sense的组合。
不同的安排日程方法:
1⃣️ Daily method
如果你时间充足,并感觉有明确规律的安排会让你更安心,可以每天都做三件同样的事,比如每天都做语言练习-锻炼-冥想。
2⃣️ Rhythmic method
如果你想要每天更富有变化,可以每天都更换内容,如今天做语言练习-锻炼-冥想,明天做手工-备餐-写日记。
3⃣️ Weekly method
如果你只有做一件事的时间,尝试今天做something for your brain,明天做something for your body,后天做something for your soul,内容也可以灵活变换。
也许你觉得要额外早起很难,记住你只需要早睡20分钟。花20分钟做一件事看起来没有那么难,但却能让你在一周后就体会到改变。
✨ 当然我们的早上都有很多不得不做的事,比如吃早饭,做家务,遛狗。也许你并不喜欢它们,那可以从你最喜欢的一件事做起,比如读你最爱的书,做完之后再去做其它的。这样能让你对早晨更有期待,能轻松地执行morning routine。morning routine是让我们能开心地开启一天,无论这一天将会发生好事坏事,早晨你都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视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wYBIgxs650
#迷糊桃今天学什么 #迷糊桃的好心情
waiting for the day co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