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今天吹头又发现好几根白头发,立马吃了颗维生素b群安慰下自己,不过也需要慢慢接受现在是未来人生中白头发最少的时候

福山最新的这篇文章(《更多证据表明历史真的终结了》),既是他的一个自辩,也是政郁者的福音——至少你知道自己相信的东西是对的,而他们腆着脸说“东升西降”和“时与势在我们这一边”纯粹是扯淡。所谓“历史的终结”,不是说没人再能折腾,而是说越折腾死得越快。原本这只是一个大原则,具体到某个事情上还有反复。所以前些年福山经常被群嘲(特别是在国内的研讨会上,自信满满的中国学者以讽刺这句话为起手式是颇为流行的)。而最近这半年,俄国人证明了自己折腾世界的能力比所有人的想象都更弱,中国人证明了自己折腾自己的能力比所有人的想象都更强,我都能想象福山老泪纵横沉冤得雪的那个样子。

theatlantic.com/ideas/archive/

本来想随便刷下就睡了,结果直接给我笑清醒了

夜里窗外救护车一辆接着一辆,不知道又在转运谁们,谁的自由又消失了,谁的生命又都不重要了。他们的这一切只是一个表态,我们听上面的话了,我们全方位清零了,我们安全了。那么,安全了吗?

恶劣程度排序递增:1、不知民间疾苦,2、不理会民间疾苦,3、把自己造成的民间疾苦说成是“走了一点弯路”,4、把继续走弯路说成是“战略定力”,5、把以上一切说成是因为老百姓有“韧性”。

外部世界崩塌时,需要自己开辟一小块心灵的避难所,灵魂不灭则希望不灭。把《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这段话送给大家: 

Ours is essentially a tragic age, so we refuse to take it tragically. The cataclysm has happened, we are among the ruins, we start to build up new little habitats, to have new little hopes. It is rather hard work: there is now no smooth road into the future: but we go round, or scramble over the obstacles. We've got to live, no matter how many skies have fallen.

联合国的公众号和微博评价画风差别很大,现在都有点怀疑原来微博开始精选评论的时候,已经投放了大量的机器人号去引导评论,都不是找人工评价了,造假号太正常了,但不正常的事真有人信那是真人说的话,比如我 :blob_cat:

在公共轴上看见对反贼由来的调查,想起来自己成为“反贼”的真正原因其实反而很模糊,没有特定的事情打醒自己,好像就慢慢走上了这条路,可能和从事的工作有关,记得前几年准备从ui转交互看了很多专业书,里面有很多科学的设计方法,很多原来在公司里的“潜规则”都可以拿在明面上说,也知道创新需要的是对权威的批判和自由的讨论,也需要不停测试验证的,它是理性的,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后来对职场上对这样的理想环境也不会抱太大期望,也渐渐体会到了这是基本盘,可能无论换了哪家公司,最终结果都大差不差,除了很少的公司是真正在做事。比如我最爱的前烛龙,但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很难生存和竞争。如果他们这群人换了一个地方,也会做出像巫师一样的作品,所以慢慢的,问题就都出现了。

刚看见一个关于教育的观点:经济的发展以知识为基础。接着就想:完了,难怪经济这么差了,以后只会更差吧。

| ̄ ̄ ̄ ̄ ̄ ̄ ̄ ̄ ̄|
| 天冷了注意保暖喔 |
|_________|
(\__/) ||
(•ㅅ•) ||
/   づ

佳人们,tetley旗舰店清仓19.9元80袋原味红茶茶包了

由蒸螃蟹得来的一些感悟:今天刚到了八只螃蟹,其中一只公的把绳子挣脱了,准备爬出来,原本没想吃,但怕它爬出来于是蒸了这一只,顺带警示下其他螃蟹,让它们都别挣脱,不然下一个就是它。这剧情突然觉得很熟悉,就像我们谁不听话谁就容易被骂或被惩罚,但仔细一想,如果每一只螃蟹都把绳子挣脱了,那么警示和惩罚就没有意义了,蒸哪只也不重要了,虽然最后结局是未知的,但好像所有人所承受的伤害都减轻了,像是整个社会的观念水位达到正常公民的水平,那么就不会有滋生霸权的土壤,很多人在推动的也是这个吧,整体的观念。

没想到燕麦棒/granola bar/燕麦饼自制这么容易。我做的巧克力味儿的,快煮燕麦片150克、纯巧克力粉35克、白砂糖20克、黑巧克力30克切碎、牛奶100克。倒在一起搅搅搅搅,勺子抠成团放在烤盘上,烤箱190度15-20分钟就好了。很好吃而且很顶饱。以上原材料我做了6块,每块大概120卡。感觉早饭来一块再配杯牛奶就够了。

(有参考下厨房公号昨天的推文。那篇挺值得看的我觉得,反映了一些些做饭的基本原理……)

显示全部对话

煮好牛奶,找泡好的茶,转了一圈,才发现忘了泡茶。可怕,时光之刀。

就,接着牛奶锅煮玛萨拉茶吧。在孟买常住的酒店,早餐时茶摊上有个小伙子煮的茶最好喝,但有意思的是,我在其他的城市,每拜访一户当地家庭,都会先煮玛萨拉茶,拿爆莲子花、咖喱角,炸洋葱饼这类小食,给我们端上,聊几句天。唯独在孟买,孟买人不热情待客,而是切入主题,提要求先,我一杯孟买茶都没喝到。孟买人的精明与算计为他们赢得了一个特殊称号,叫孟买客。

每家人煮的茶都不一样,我喝的时候仔细品味、猜猜里面都有啥。印度的香料极大丰富,也极为新鲜(包装保质期都是九个月、不像本地都放了好几年),味道就浓郁,有磨好的料,主妇们大都是买回原料,自己回家捣碎研磨。做厨房调研,获知印度家庭主妇要在厨房里每天花费六到八个小时,北欧人听得乍舌。她们一直都在劳作,阶层高的请得起厨师来帮忙,普通人家主妇随时都有活在手里,她们干活,我就坐在凳子上,聊天。

我自己的玛萨拉茶配料,如图。是根据自己喜好的,姜黄一般人家不用,我喜欢它暗暗的甜味。丁香味道极浓郁,不要被它的尺寸影响,两到三个足够。香草荚是我想增加一点点香味掰了一节扔进去,玛萨拉茶里没有。除此之外,都是标配。我不放糖。茶叶要用阿萨姆和大吉岭的红茶,茶味涩,搭牛奶就是绝配,有次没了茶,临时用正山小种充数,中国现在的正山小种都改良了,不能做奶茶,寡淡。找得到的话推荐下瑞典这个牌子的英早餐茶,锡兰、印度和中国红茶调配的,是我在本地试过的所有茶里最合适做奶茶的。

10月16日了。
之前觉得到了这个日期,情绪会糟糕透顶,绝望、愤恨、恐惧。但是没有。我想我一定要活着看到他被推翻、他死那天。
10月16日,处处都在关闭评论区,我看到了他的畏惧了,庞大又空洞,他畏惧语言、真相与人的真心。
如果不让我说话,那我就到处说、不停地说。我每说一次话就是给维稳添一次堵,想想就觉得快活。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