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经常看到首页有小象们在提“笔记本推荐”“换手机推荐”“键盘推荐”“游戏机推荐”“投影仪/平板/相机推荐”之类的月经问题,但其实每个人的需求可能大相径庭,他人在没有了解足够多信息的情况下给出的可能不是最适合的推荐,在TL询问也不算是最有效率的选择~作为半个消费数码博主,我大概列一些在国内选购电子产品的信息搜集方法x:
(ps:以下推荐只适用于在正规渠道购买全新产品,二手数码产品水比较深,鉴别成本较高,购买不慎轻则买到调包产品,重则钱货两空,不太推荐)
(pps:以下都是面向不太关注消费数码的真.小白,据我观察毛象还是有不少这类群体的,如果你觉得我在讲废话划过去就好啦,如果有错或者补充请不吝指出)
(ppps:以下都是使用简中,不需翻墙,国内购买的信息。数码博主群体仍然以顺直男性为主,以下推荐都本着只看资讯不看人的态度)
笔记本:
“笔吧测评室”,各大平台都有。他的微信公众号里有定期更新的笔记本全面选购指南:https://mp.weixin.qq.com/s/NfXjIiz04Ta5OZkz2sa74Q
手机:
更新换代实在太快了,已经到了一个没有不好用只有想不想用的百花齐放的境界……
注重隐私问题又不想折腾刷ROM的,建议避开国产品牌。其他按照个人需求选购即可,想省事的直接上知乎就能获取一站式测评:https://zhuanlan.zhihu.com/p/340848190 想专业的也可以上benchmark看各项性能:https://benchmarks.ul.com/zh-hans/compare/best-smartphones
平板/智能手表/投影仪/电子书/耳机/音响等等轻型数码产品:
特点是产品线比较集中,用户需求个体差异大,参数和评测比较零散。没有那种一站式指南,我的首选是搜索引擎大概了解流行产品,https://sspai.com少数派看技术标准和评测,然后https://www.smzdm.com什么值得买看最低优惠,其他零碎信息靠其他社媒。
一些写得比较好的选购指南:
投影仪https://post.smzdm.com/p/ar67lkdq/
机械键盘https://sspai.com/post/64972
数位板https://sspai.com/post/70305
扩展坞https://sspai.com/post/69701
主要授人以渔x,其他产品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选!
游戏机(PS/Switch/Xbox):
可以类比上面,但不同之处是比起产品本身配件更多,然后有自己独立的购买和操作系统,也有独立的媒体和受众群体。Switch最全面的媒体是Jump,剩下的资讯可以搜国内游戏媒体,机核篝火啥的,那些个虽然日常内容不太能看,但找点评测还是可以的……
装机:
感觉要考虑这个的就已经不是我的目标群体了(,但是还是大概写一点:
最重要的CPU和GPU按照最新的跑分/天梯图以及个人预算选购,有的排名是以3D Mark基准测试为轴,有的以FLOPS(每秒浮点运算量)为轴,但总的来讲差别不太大,一分钱一分货。CPU主要看主频和核心数,越高的时钟频率和越多的线程代表越快的运算速度;显卡则更复杂一些,不同代的架构有很大差别。PC端独立CPU主要供货是Intel和AMD两家,GPU主要供货是Nvidia和AMD。
内存条和硬盘受供需影响价格浮动极大,除了两者共享最重要的指标:容量以外,内存的指标一是技术规格,主流使用DDR4;二是内存频率,越高的频率代表越高的存取速度。一般一根内存条容量8G或者16G,可选双通道与否。但除了技术指标以外,厂商使用的内存颗粒对于一根内存条的质量也极其重要:三星和镁光使用原厂颗粒,而小品牌可能会采用较次的白片或者黑片,非常影响寿命和使用体验。硬盘则分固态和机械两种,其中固态协议分SATA和NVMe,接口方面则是SATA、M.2、PCIe群魔乱舞,简而言之就是大容量、高存储需求而低读写需求选机械,提升体验+性价比选SATA,系统盘+极致体验选NVMe。详细技术细节可以看这两篇:https://sspai.com/post/69413 https://sspai.com/post/69074
主要硬件选完就可以选剩下的主板、散热、机箱和电源了,主板根据你上面选的东西的接口和协议和各种接收器、传感器需求看芯片组、接口和插槽数量、种类和位置,把最大功率加一加选个合适电源,看颜值和空间选散热和机箱(……)
外设:
键盘鼠标音响摄像头麦克风都可以照上面写的流程选,着重说一下屏幕,因为显示器对日常使用体验影响极大,同时产品线比较不透明:主要参数是尺寸(24、27、32寸)、面板类型(IPS、VA、TN)、刷新率(60Hz、120Hz、144Hz)、分辨率(1080p、2k、4k)、接口(DP、HDMI、DVI)等,其他更细节的显示参数还有点距、色域、色深、响应时间等,工艺细节有额外接口、厚度、曲率、支架、封装等等。
(写太长了,有力气的话回复更新……)
我出分了!!!擦着8.0的边拿了7.5!但还是够用了,梦校学签的要求都到了,入境加拿大前不打算考啦。
气还是有点气,总分没上8.0的理由居然是阅读翻车了,平常模考我都是满分的呜呜呜 这次考到一半键盘坏了导致之后心态就很蹦。但是写作分好让我惊喜!7.5简直难以置信!口语就很气,我全程那么流利不自我纠正,口音也标准,长度也够,最后就给我个6.5,考官先生您没事吧?
最后想自发安利一波我的雅思老师,也是我的好朋友+象友 @Toffee 她教的写作口语特别棒,不仅批改上课认真,而且她本人是真的很懂英语、很接近native speaker的水平。不管是单词还是collocation,一些特别微妙非母语者察觉不到的错误她都能帮我纠正过来。我感觉很多高基础的友友雅思写作卡6.5就是因为有些表达不够地道,很感谢Toffee 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 还有就是我磕磕绊绊的口语,Toffee当时就很耐心地陪我每周练一小时,最后我终于能特别顺地把part2一口气讲完了。写这个安利也是为了return a favor 吧,毕竟Toffee收费真的很良心但上课的质量比很多一小时700+的一对一老师都好,总感觉有点不好意思,再加上她也很不容易出国的学费都要靠自己挣,所以想大声夸夸她!有这方面需求的友友可以直接私信她哦!
#秦晖 老师2016年的讲座,讲清楚了毛发动文革的真正原因,以及在文革中为什么他的威望可以达到顶峰,以前看的关于文革的书都是身处其中的人讲述自己的故事,只知道很惨,不知道原因。这场讲座从上帝视角(或者说毛的视角)告诉我们究竟发生了什么。文革并不是现在毛左们想象中的人民群众斗当权派的美好场景,造反派在文革中遭受的残酷镇压是难以想象的。
还有最后对观众提问“是否会出现文革这样的大动荡”的回答:
“如果我们把文革当做对老百姓的一种虐待行为的话,那么对于文革而言,就不是 是不是再重演的问题,而是实际上文革的这个根就一直没有断掉。我们这个体制下我们老百姓被迫害、受难的状态,是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改革来化解的。如果我们不能消除这个体制的弊病,那么出现老百姓受害的那些场面,虽然可能不会那么惨烈,但是它的根一直存在。”
看到很多朋友这两天都不太好。也想说些安慰的话,但我这里确实也没有。
看到名单和画面,我并不太惊讶,但还是觉得悲哀。象上的朋友大概多少沾了点改开的“好处”,也许还经历过互联网氛围比较宽松的时期,似乎能瞥见不远处自由的影子。但是在这个国家,自由是从未被承诺、也从未真正实现的。在CCP的历史里,改开才是例外,宽松是一时疏忽;所谓的规矩和惯例,只是个别领导人的个人选择,这一届一届下来,竟然也称得上体面了。其实这么一个一直把人民踩在脚下的政权,哪里有任何体面而言?只不过现在是脸都不要了。
我很想习近平暴毙,想CCP倒台。但我不知道要抱多少信念来渴望公义到来的那一天。有太多的恶根本没机会被记录下来,也不被允许纪念;即使CCP真的倒了,也不可能把它们的所有罪行逐一清算。人类历史上发生过太多罪恶,只有极少数受害者能等来一定程度上的公义,绝大部分都被遗忘了。
因为CCP的例外而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嗅到了一点“甜美的空气”的人,当然会对正在变得更糟的一切难以接受。但事实上,在CCP的统治下,更糟的事情早就发生过,也正在发生,每一寸土地上都有无数见证者、受害者和幸存者。我们凭什么就有运气可以一直享受美好的未来呢?这运气不是属于被CCP奴役过的人的。即使在可以自由发言的地方,只要你不是一个只追求岁静和大包的傻子,或者嘲弄受现实和良心折磨的人以取乐的烂人,那就终将背负着来自故土的痛苦走下去。这就是我们的命运。
我也不知道此时还能做些什么,应该做些什么。但我想感谢象上的朋友们;因为知道你们的存在,知道有人跟我分享一样的痛苦,但仍在好好生活、认真思考,偶尔还能攒起力气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和反抗,对我而言已经是极大的安慰了。
在愚昧教育之中,无法具备相当有反思力和批判性,是正常的。在历史书写的沙漠中,无法获知基础全面的真相常识,是正常的。在教育的扭曲与历史的缺席之中,无法意识到历史与自身的血脉关联,通体的政治冷感绝缘,是正常的。在这个环境,一知半解,反感而不反叛,都合乎逻辑。同时,在强权的暴力之中,无法勇敢地站出来,是正常的。上述情形,我也身在其中。我不会苛责这些情形,我会说,认知到一分有一分的改变,能做一分就付出一分的行动。我知道没有大事小事的必然之分,所谓小事也能活人立心。只是我仍会鼓动去阅读历史,去寻找真相,去认识事实的复杂性,去思索自身的政治性。去感知与这片土地和其上的先贤、其中的文化上的纽带,如果答案是没有纽带也并无关系。正如,想离开的就离开,要自成一统的就自成一统,要混口饭吃的就混口饭吃,要牺牲良性的就牺牲良性,要与恶妥协的就与恶妥协。对此,我无暇评判也无意苛求,时代的流向本就藏在所有人的主动选择之中。我只会继续去强调我想强调的:要留下的是好样的,要做大事的是好样的,要学习要认知的是好像的,有理想有热血的是好样的;不要对这些积极的行动报以冷嘲热讽。大多数的冷漠,百分之一的支援,千分之一的勇行——之和,可能就是罗马的基石。不用刻意回避这种大概率的情形,总要有人牺牲,总要有人支援,而多数人或坐享其成,或迷惑不解,或同情惋惜,或操戈相向。
为了庆祝二十大的闭幕,我们公开了 Exodus 系列的最早五篇文章。
Exodus 1.1 - 如何在移民中建立积极心态 https://letters.acacess.com/exodus-01
Exodus 1.2 - 如何高效地寻找海外工作机会? https://letters.acacess.com/exodus-02
Exodus 1.3 - 如何寻找有效信息?https://letters.acacess.com/exodus-03
Exodus 1.4 - 如何在出来后调整心态? https://letters.acacess.com/exodus-04
Exodus 1.5 - 如何在移民过程中面对种种无力感 https://letters.acacess.com/exodus-05
希望这些文章能帮助大家早日跑路成功,当然如果你希望读到更多类似的文章,别忘了订阅:
去推特看到另一个视频,马路上有人为她们欢呼,有人询问“什么东西”,有人拍着视频走在了他们后面,还有人冲上去让她们去人多的地方:“我们都很支持你们的。”
中美关系的变化:之前中美关系以经济合作为主,所以改革开放是对中美都有利的,美国也认为彼时的中美关系有利自身利益。但近些年双方都转变了立场,态度转变成互为对手,eleven连任同样是符合美国利益的,因为意识形态的微妙转变会影响经济的前景,美国认为他连任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将会减速、滞后,而近些年的去中国化也是美国一直在做的,从产业链各环节脱钩、美元资本撤离、限制美籍从业人员在敏感中资企业工作等多个手段。从国家博弈角度来说,这些举措都无可厚非,没有对错之分。
在这些举措下,威力已经开始显现,例如中资企业市值的暴跌、美股对于审计底稿问题的执着、港股市场整体的暴跌(之前有讲过,港股市场最主要的资本就是美元资本,港股今年的表现比爆发战争被全世界制裁的俄罗斯股市还差,这是很多人都忽视的)。前几日发生的关于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制裁,强迫美籍员工做出二选一,要么保留美籍,从中资撤离,要么保留工作放弃美籍等等,可以说拜登政府的半导体制裁非常精准和狠毒,它既扼杀了这个产业在中国发展的可能,又将中国对这个产业的前期投入资金投入化为泡影,可谓杀人诛心。
不得不佩服,民主党老政客拜登比草根出身的商人特朗普老辣、有效的多。川普更多的在于雷声大雨点小,而拜登则利刃出鞘必见血。这也与中文媒体对这两位美国总统的报道印象不同。
eleven连任同样对于俄罗斯总统普京有利,在乌克兰战局恶化的今天,普京在外难觅同盟,只有寥寥无几的国家愿意与其并肩,但由于对美同样敌视,中俄必将更深入的绑定。但我推测,俄乌战争不会像之前的某些分析所言会在冬天结束,而将在明年继续持续拉锯。应该主要是在卢甘斯顿涅茨克等4个公投州拉锯。中方将继续在经济层面加大对俄罗斯的进口。乌克兰在战争初期以保卫首都基辅为主要战略目标,同时尽量诱使俄军深入乌克兰,并同时针对俄军漫长的供给线进行切割攻击,导致俄军随后的供给出现困难,从而出色的阻击俄军迅速占领基辅,使俄罗斯在特别军事行动初期的目的完全没有达成。之后乌克兰也转变战略目标,将俄军逐步击退至边境和公投4州,也通过这样的自卫反击表现使战争初期以围观声援为主的美国为首的西方北约势力敢于加大战争援助。据乌克兰军方人员透露美国初期认为乌克兰会在几周内彻底沦陷,而现今的战果已经使战争发生了扭转。北约看到了乌克兰的坚韧不拔与逆转能力,也开始从初期援助轻型武器和防御性器材转而开始援助重型武器。
俄罗斯的困境不仅限于战争方面,经济更是困难重重。战争前由于欧美等世界主流国家的制裁和抵制,已经使原本积重难返的经济雪上加霜,现在面对战争爆发后欧美等国的大力制裁,卢布迅速贬值,使得勤劳工作的俄罗斯民众手中积攒的存款逐渐沦为废纸,这同样为中国人敲响了警钟:我们勤劳的中国人通过拼命攒钱试图为自己的生活构筑心安,但货币市场在遭遇重大事件时,普通人是没有任何能力抵挡这种急剧贬值的,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财富变为纸张。普京曾在选举上台前说“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但现在普京已无能力实现自己的诺言。“强人强人专制”必定导致政治生态的全面腐败,经济发展全面倒退也反向使得俄罗斯军力倒退,与世人印象不同,现在的俄罗斯军队经过俄乌战争的检验,已经让人看出其只是虚张声势,军队现代化、科技化、战术、后勤保障全面落后。虽然近年俄罗斯曾在叙利亚战场上练兵,但在叙利亚战场,俄军以没有防空能力的散兵游勇为对象进行空袭轰炸,这样的实战演练与现在的俄乌战场所面临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俄罗斯空天军在乌克兰损兵折将,缺少精确制导武器的空天军频频被乌克兰击落,即使是最先进的四代半战机Su35也多次被乌克兰击落,这也暴露了装备落后、战术落后等问题。
综合来看,我脑海中不断想起巴菲特在股东信中所写“永远不要做空美国”。这句话也许在历史长河中可能会被证伪,但短期内在我看来将是100%正确的,尽管在美联储加息的现阶段,通胀高企,美元走强,使得经济走软股市走软,但我们必须意识到的是对普通人来说精准的阶段性操作是非常难的,一步错就有可能万劫不复,所以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配置美国资本是我个人认为现阶段更好的选择,尤其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些优质公司的股价将维持在一个低位。但风险依旧存在,美联储似乎希望通过一场经济衰退来达到去除通胀的目的,机构和一些投资大佬也在最近多次警告美国经济衰退将在未开12个月内发生。不过我们必须知道的是,万物都是呈周期变化的,有高峰就有低谷,投资要与欲望对抗,切勿要买高卖低。
@runrunrun 求助大家 近50岁妇女 没什么非常厉害的证书 但愿意学语言 考学校 有什么润出去的好方法 求推荐 谢谢大家🙏
@board 劝大家不要过于焦虑,因为实在吃过焦虑的苦。
当前的政治局势你阻挡不了,这是已知的,所以,减少对未来的焦虑,现在要关注当前的需求。
润:中产去欧洲,无产去亚洲。准备起来,先迈出一步,就有动力进行下一步。先出去,再想以后。
不润,关注自己需求,喜欢什么生活,想去哪个城市。出去了解的最差后果也就是住方舱,生个病。拿出一万的启动资金,作为找房找工作的,准备。
动起来,找中介,考英语,降低期望,
禁止手低眼高,禁止挑三拣四,禁止职业歧视。
把自己当人看。
来坡三个月小结
转眼已经来了三个月,从未觉得时间过得有这么快。也可能和新加坡的气候有关,永恒的夏天,没有季节的更替,使得我对时间也逐渐失去感知。有时候聊起来,都觉得自己好像才刚来一样。
心态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很大变化。初来的时候有过一两天想死,后来好了很多,几乎不怎么去想这件事。一来是工作很忙,二来是地理距离确实让我放松了……尽管我自己没有特地去调节,但它就是这么奇妙地好起来了。并不是不会为墙内的事难过,哭也哭过,气也气过,只是重量变得不一样。还记得我在国内的时候,每天都想死,每天都在生气、流泪、不断把头埋在枕头里吼,根本没力气也没心思学习……现在想来真是遥远的日子呢,其实也不过三个月而已。
不用再买vpn了,不用担心封城了,不用做核酸了,进地铁也不要安检了,走路不必注意身后是否猥亵犯了,有假期就能出国没人拦着……我想要的是那么简单的东西,有时候觉得,或许随便哪个正常点的国家,都能满足我这些愿望。
当然也有不习惯的。作为外地人总是时不时感觉被歧视,听不懂坡人的用词,很快就会被白眼,或者人家马上就不跟你讲话了。态度很粗鲁,有时会诧异他们何至于如此。我的新加坡、菲律宾同事也跟我提醒过说坡人很难搞,也包括那些拿了pr的。因为工作性质,平时接触很多人,给我感觉也是这样的,本地中老年客户抱怨很多,说话直而且凶。年轻人很少这样,会比较有礼貌些。作为外国人,很多东西都是额外收费,去个什么景点,pr和公民都不收钱,外国人就收钱。工作超过61天待不满183天,还要扣15%月工资的税。这些我在象上也写过,可能作为局外人的时候感受不会那么大吧?来了以后会觉得很难过……加上也没什么朋友。只是两厢对比,这些都还在忍受范围以内。来坡工作的体验,或许和你去北京、上海工作的体验差不多?如果之前有从小镇去大城市工作的经验,会适应很多www
关于找工作,走在路上,几乎所有店都在招聘新人。甚至连地铁、航空也是一样。新加坡现在非常缺人……所以不会找不到工作的。哪怕英文很差也能找得到工作的!!只是待遇差一点。千万不要担心找不到工作!假设面试被拒也没关系,大不了换一个工作面试。全天下又不是只有那一家公司。我知道在面试的时候很容易紧张,如果过了不一定很开心,但是没过绝对很难受,就感觉自己是个很差劲的人。但是!!找工作就和相亲一样,不是每次相亲都觉得对方很顺眼。这样想的话就会好受些TAT.
P.S.有护照的话就还是不要找中介了,能省很多钱……多面几家,而且中介介绍的工作大部分不是很好,工资很低,签证给的也都是最低的那档。
关于英文,我现在就是,每次同事说什么我不知道的单词,我就模仿发音让他们拼写一下+解释一下。进步得就很快,也不需要拿手机查单词。我的英文水平其实挺一般的……体感词汇量只有四千,大学都是混过来的,大概比高中生好些?我的优势就是很会造句= =,只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大部分沟通无障碍就行。这些之后都能另外提高,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关于购物。物价太高了!!所以就算是本地人也会淘宝,是的……淘宝app+快递费都比在这买便宜,质量又好款式又多。来之前可以先买点小东西,皮筋夹子啥的,这边一个可能10-20人民币以上。所以找工作尽可能找超过2500新,最好是3000新以上的工作。
(想到什么之后再补充吧)
为庆祝习近平连任,发一条关于北美工作的嘟,长期有效:
我在微软工作,正在办绿卡。公司绿卡政策非常好,入职第一天就有。年薪在 levels.fyi 可查对应级别。可见的未来数年不会离开。
如果有需要简历建议,referral (省去投递简历的等待过程),技术面试建议请邮件:[email protected]
有同事是巴西人,在加拿大入职,公司也正在办理手续把他转到美国。女性员工占半数,tech lead 到管理都有。公司并不是没有层级,但沟通、信息非常透明。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点。有想要了解的项目我也可以帮忙打听。
准备好的话,欢迎来微软。
waiting for the day co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