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上一条动态,再加上刚刚看到的这篇文章(如图),我觉得我们对于上大学--找工作的认知是割裂的。我是从高三的一次复旦的宣讲会上认识到大学并不是完全轻松、愉悦、美好的,但是社会上遍布“上了大学你就轻松了”“只要考上了好大学就能月入过万”甚至现在上了大学之后的“只要考上硕士工作就好找了”的论调,作为学生其实很难分辨其真伪,因为他们没有亲身经历过,所以认知水平还到达不了这个层面。
曾经我觉得我爸妈的收入是一般水平,直到后来我发现如果不是很努力的话收入很难高过他们...而我上大学前的想法是:收入起码要比我爸妈高吧...
上一条和这篇文章其实从两个方面加剧了我的焦虑(中性非贬义),特别是联想到前段时间一个我觉得很厉害的师兄拿着全系唯一一个推荐名额去了中央,结果聊天时他告诉我,他收入四五千(刚入职),而住处因为靠近北京市中心所以房租就要四千...
如何破解内卷?我们都不是圣人,即使父母要求不高,自己也已经放下“卷”的心态躺平应对,但在如此现实下很难不被触动和紧张吧...哪怕并不追求什么高质量生活,只希望过得还算惬意、不要让父母为自己负担。应该怎么做呢?我也不知道,或许只有努力地一头扎进内卷浪潮中吧
今天看散人玩《隐秘的角落》突然发现一个之前一直被我忽略的问题。。。
我一直觉得我原生家庭的最大问题来源于我妈妈,我觉得我妈妈管我很严,我妈妈密不透风地监督我,我妈妈强迫我做很多事,所以我一直觉得我妈妈和朱朝阳的妈妈是一个类型。
但我今天突然意识到,不对,或者说不完全对。因为我妈妈从来没有要求我必须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必须符合她的期待(甚至她还鼓励我多尝试),反而是我爸爸,“不怎么管我”的爸爸,在我每次和他打电话时都要向我传播他对我可能找不到工作的焦虑,说我这个专业没前途,不断告诉我,我应该去当个大学老师,应该考公,应该在家附近工作。
因为我注意力太过于放在严格的妈妈上了,我竟然忽视了如此长久的隐性的pua...
我知道我爸是为我好,他自己甚至也没发觉这些话有些是在pua(朱朝阳的妈妈也是这样的),但爱并不能成为错误的免罪金牌...
这么一想,应该是“我妈的严格+我爸的期待=朱朝阳妈妈”。
而我应该做的,是远离那些加诸在我身上的、本不应该由我来承受的期待。所以我以后的工作一定不能如我爸所说离他很近,甚至我应该先出国学习一段时间。应该从现在开始攒钱了。
#Jenny的小世界之读书
范柳原真的很会拿捏人心
佩服白流苏的清醒
想了一下,如果是我处在那种情境下,可能和范柳原过招的第一回合就会败下阵来。
不过,我觉得我失败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还不能想象为什么可以把感情当作手段。(但实际我还不知道范具体的动机,只是隐隐约约看了一些剧透,继续看下去再说。)
初来乍到,如有没做好的地方欢迎指出🌸喜欢发一些日常碎碎念,欢迎来和我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