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ill “你会被教育成一个坏人,见死不救吃喝拉撒的动物。”
@twot2t 家国同构
看到一段评论,很有启发。摘引一下,来自微博主Wirilom:“这句话的悲壮建立在男性主动放弃既得利益以回避更大的危机的情况下,一种断子绝孙的自戕,我认为这种悲壮是专属男性的,而不属于所有这一代青年。因为同样是青年,女性说这句话就完全不悲壮了,因为女性不婚育不是自我放弃,不会让人感到悲壮,而是一种解脱。但许多人根本无法理解这种微妙的差异。”
分享一些坐疫情牢的1984环境下可能不守序:
在上海这两个月坐牢坐下来,发现这种全景监狱的基层人力是远远无法保障监狱严密运转的,它主要仰赖于人们的温顺听话、恫吓和相互监视。这就意味着它有很多漏洞。如果有可能,尽量参与志愿者,它太需要人力去维持摇摇欲坠的运行了,所以表现得很热心就行,成为志愿者后能得到大量信息并卡bug,更重要的是志愿者有可能获得一套防护服——当一个玩家可以伪装成NPC,hummm……
不当志愿者也行,沿着小区的墙根走一圈,很有可能发现有一群利益驱动的前路人已经趟出一条路,比如扯松的铁丝网,虚虚搭着的铁栏杆,适合踮脚的翻墙处,被掰得看天望地的摄像头(要知道在所有人都坐牢的适合摄像头坏了可没地儿修),墙头如果有高压线,那走线也是沿着小区内部。
怎么讲,心理上,1要把这里当成战区而不是日常环境,这样很多事都不会被气着。2不能把自己当作顺民,做Plan BCDEF。
@Rwby 女人的选择是女人的选择,而男人的选择是人的选择
@Rwby 可能还是女性的苦难大众无法共情。中国人不一定是女人,但一定会是父子君臣里的子和臣。
@Rwby 我很同情被迫不婚不育的年轻一代,但是在我看来不婚不育本来就是人生的一个选项,能作为筹码是因为人口红利对于利维坦很重要。
@Rwby 我觉得很荒诞,利维坦能逼得男人不婚不育,那男权逼得女人不婚不育又怎么了?总之还是人类的悲欢是无法相通的。我作为一个女同性恋本身也无法理解那些从未思考过组建家庭和生育意义的人对于结婚繁殖的强烈渴望,除了被利维坦逼得成为“最后一代”,人们还应该想想家庭和繁殖本身意味着什么。
今日份#小外宣:和外国人讲了出入小区要二维码还要出门证,外来人员要扫码登记信息,乘坐公共交通也要扫码,去超市也要扫码。无尽的核酸,不做就黄码,那也去不了。政府说病毒危险,别旅游了。办护照要有合适的理由,签证也难办。
是的,对方已经在思考中国人能不能通过出境旅游逃亡了……聊到最后他说他对这一切感到抱歉。我说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因为我是汉人。顺手把维基百科的维族文化灭绝页面发了过去。
对他的聆听表示感谢后,我觉得自己在精神上回到人间。
他还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这比独裁更甚,好像奴隶制。
正常国家的普通人,可以从简单的描述中得出显而易见的结论。洗脑国的普通人却得打破种种思维禁锢,才能看到本质。
@xxfeminism
@wangzaiht
与旺仔虾虾老师聊天说到今天看tl上的大家讨论“这是我们的最后一代谢谢”这句话,大多都感到了一种悲壮。
我很能理解在那个情境下说出这句话可能暗含的无奈愤慨以及一种非暴力不合作的和平反抗,但作为一个没有生育意愿的性少数,看到许多人如此一致地感到悲壮,还是隐隐感觉有哪里不对。那种悲壮感似乎在假设,不生育下一代的人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会付出极大代价,来对国家机关进行反抗。而在现实中,即使没有国家机关的荒谬政策,也还是会有人没有生育意愿,ta们也并没有感到作出了很大牺牲,这只是一种个人选择(比如我)。
但为何这个视频会引起这样强大的共鸣呢?我个人觉得,一方面与国内的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有关。因为依赖家庭养老,所以得抱着买保险的心态生养孩子。那一个人如果因为国家机关的作为声称要放弃生育,ta就放弃了自己下半生的保障,给人强烈的震撼也就不奇怪了。另一方面,也来自中国历史中长久以来的婚育观念,非常重视宗族传承。
可是话又说回来,目前中国真的能通过孩子实现养老保障吗?根据我不严谨的观察,这很看运气。比如说,在全球化的今天,孩子很可能在其他城市甚至其他国家定居,又比如说,在中国养育孩子的高昂成本与你后期能得到的养老保障很可能不成正比。而至于传统婚育观念,它与现在许多人的生活方式并不适配,大家不必执着。
总之,还是希望大家拥有生育自由,不被假定一定要生育,不一定要生育。
born this way🏳️🌈对女权主义性少数平权都有兴趣/一往无前地生活/读书锻炼睡觉是充电的三种方式/可以和平沟通不接受举报和仇恨语言/一个姬佬的碎碎念/偶尔刷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