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性的扭曲和压抑是专制社会的基础。”#神圣的欢爱
@Riverbone 儒教文化下长大的人就是这样,这篇文章说,年轻人右转源于考试制度和meritocracy,年轻男人挤破头要通过考试制度像他们父辈一样当家父长和人上人,而他们发现女性主义否定了他们这些理想的时候,他们就成了这样子。
这终归是因为儒教理想下的“修身齐家治国”这套可以说是儒教文化中差序格局的东西以及祖先崇拜导致的对家父长制和繁衍后代的愿望,像宗教一样刻在东亚人的脑子里。
所以我觉得之前一个微博说的就很好,如果一个“无神论者”不能反思和抛弃像儒教这样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结构,那就肯定不算无神论者
我一度比较看好韩国(地命海心ing)。韩国民主质量比较高,民主指数高达全球16(据经济学人2022年数据)。韩国的经济增速和文化输出在东亚都很出色。最近这个大选结果实在让我有点吃惊。今天看了一些介绍韩国年轻人意识形态的文章。看完觉得,跟中国也太像了。
1. 年轻人愈发保守。20多岁的男性比60多岁的男的还要右。但与欧美保守派对自由市场、低税收的支持不同,韩国男性的核心诉求是反对社会进步。
2. 价值观的基本盘是社达、做题家和厌女。韩国年轻人生长于民主化之后,缺乏军政府时代的威权记忆,也没有为民主流过血与泪。关心的就是自己能不能进名校做人上人。别人穷就是因为不聪明不努力。
3. 和韩国年长男性大男子主义式的厌女不同,年轻男的会觉得自己是女权主义的“受害者”。强制兵役制度强化了年轻男性的“受害者” 心态。
4. 但事实上,韩国的性别平等指数在OECD国家里常年倒数。
来源:https://foreignpolicy.com/2021/06/23/young-south-korean-men-hate-liberals-feminists/
https://www.economist.com/asia/2021/06/17/young-men-in-south-korea-feel-victimised-by-feminism
https://www.economist.com/graphic-detail/glass-ceiling-index
https://www.nytimes.com/2022/01/01/world/asia/south-korea-men-anti-feminists.html
born this way🏳️🌈对女权主义性少数平权都有兴趣/一往无前地生活/读书锻炼睡觉是充电的三种方式/可以和平沟通不接受举报和仇恨语言/一个姬佬的碎碎念/偶尔刷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