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在想该不该买冰袖,但是一般在学校夏天出门都要套件衬衫,所以没什么要买冰袖的必要

一些运动内衣和束胸有什么区别
公共浴室更衣间的我:看什么看,没见过铁t吗

谁给微博上那个原来叫空条徐伦厨,谏山创厨,批性恋,现在叫黑发女人厨的博主点赞,就永生永世不可能和我做朋友了。 ​​​

ll虹咲能不能别卖姬了,明明第一个企划女同还表达得很隐晦,结果现在就差原地结婚了,很难让人不怀疑是境外势力通过在无男主动漫里加入百合元素渗透二次元爱好者😱

我觉得我还是少看点微博上的腌臢事,因为我不能以上帝视角来看待那些受苦的人,结果就是我自己整天沉溺在痛苦中,越痛苦越要寻找碎片化的信息寻求一丝安慰,越浏览乱七八糟的人和言论越感觉压抑,这不好。
正好微博禁言了,心里清净会。

彼方姐在同人里表现得那么母性那么姐,怎么原作声音这么娇。。。侑酱你认错妈妈了

我刚开始打拳的时候女权被攻击的角度是“太过本土化”,比如“中华田园女权”,因为“西方的真女权是不要彩礼的”。后来风向变了,女权开始实实在在影响经济文化了,攻击的角度又变成了“太白左太不接地气了,小布尔乔亚的无病呻吟”。这两年“辱华”成了好用顺手的流行帽子,每个拳师又人手一顶“西方势力”帽:“中国的妇女运动叫妇女解放为什么学西方叫什么女权?”。去年老有人(用拼音)说“你们起义啊游行闹革命啊,脱口秀和键盘政治能有用吗”,然后今年就有人被真的被抓了进局子了。总之,爹常有,反女权理论不常有,既然不常有何惧爹之有。

爱是痛苦的,性是暴力的,恋爱是要死要活的。。。这些都是在统治制度下形成的观念,是可以改变的。

不错,输出了这么多反大爹反战内容,现在才禁我言

在第一个微博号炸号之后,迎来了第二个号的禁言。
关于原因的三个猜想,一个是我昨天在友邻评论区高强度提到大爹,第二个是昨晚说这个狗逼世界就是阴茎和飞机杯组成的,第三个是今天早上转了几条乌衣的消息。

心灵的自由感对我是最重要的,没有自由感我连活下去的欲望都没有。

时常感觉因为我游离在传统异性恋关系系统之外,所以我很少有因为性焦虑的时刻,也不会烦心婚育的问题,而且我也不是很在意外貌,平时我的个人风格大概就是铁t乞丐风这种。。。
当然我觉得我对外貌随意的态度来自从小外界对我外表的贬损,导致我现在下意识地认为我的外貌就是不佳的,干脆懒得花功夫收拾自己了。

日本的百合同好和我语言不通,简中的汉语使用者因为我支持女权和我的性取向对我恶语相向,说不清这两件事哪件更让我丧失和人交流的欲望。

男人对女人有性欲和爱毫无关系。都21世纪了,不要再讨论这么低级的问题了。让别人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是对人的物化和性化,这与爱背道而驰,甚至都没有把人当人。

@Riverbone 儒教文化下长大的人就是这样,这篇文章说,年轻人右转源于考试制度和meritocracy,年轻男人挤破头要通过考试制度像他们父辈一样当家父长和人上人,而他们发现女性主义否定了他们这些理想的时候,他们就成了这样子。

这终归是因为儒教理想下的“修身齐家治国”这套可以说是儒教文化中差序格局的东西以及祖先崇拜导致的对家父长制和繁衍后代的愿望,像宗教一样刻在东亚人的脑子里。

所以我觉得之前一个微博说的就很好,如果一个“无神论者”不能反思和抛弃像儒教这样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结构,那就肯定不算无神论者

我一度比较看好韩国(地命海心ing)。韩国民主质量比较高,民主指数高达全球16(据经济学人2022年数据)。韩国的经济增速和文化输出在东亚都很出色。最近这个大选结果实在让我有点吃惊。今天看了一些介绍韩国年轻人意识形态的文章。看完觉得,跟中国也太像了。

1. 年轻人愈发保守。20多岁的男性比60多岁的男的还要右。但与欧美保守派对自由市场、低税收的支持不同,韩国男性的核心诉求是反对社会进步。

2. 价值观的基本盘是社达、做题家和厌女。韩国年轻人生长于民主化之后,缺乏军政府时代的威权记忆,也没有为民主流过血与泪。关心的就是自己能不能进名校做人上人。别人穷就是因为不聪明不努力。

3. 和韩国年长男性大男子主义式的厌女不同,年轻男的会觉得自己是女权主义的“受害者”。强制兵役制度强化了年轻男性的“受害者” 心态。

4. 但事实上,韩国的性别平等指数在OECD国家里常年倒数。

来源:foreignpolicy.com/2021/06/23/y

economist.com/asia/2021/06/17/

economist.com/graphic-detail/g

nytimes.com/2022/01/01/world/a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