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今日备课活动同事金句:我对我儿子说了,谈恋爱没问题,反正他也不会吃亏,但是结婚的话必须通过我和他爸,最好是女孩子家里能帮他把工作搞定。

去复诊了,又加了新药,好贵,平均下来新的药一粒药近十块

送给所有和我一样有冬季抑郁症的象友们。希望南半球夏日的阳光可以照亮无尽的黑夜。我本人也是被这里晚上10点才黑天的夏日治愈的。

看竞技体育和赌博有什么区别?

这么看22京简直是最有性价比的队伍

感觉我现在的心情真的是没有人能理解,自己选手在最后一局简直是首锅但是23京终于结束了这b队终于死了我终于解脱了

我快死了……………………………………

呵呵最近一周每天晚上充满活力感觉根本不需要复诊,到了早晨醒来的时候感觉就要死了

最近真的是用生命诠释能活着就很不错了…难受死了

信女愿许愿明天不是1030重演不然我真的要死了

现在又开始怕冷了阿西吧冻死我了

*请尽量不要外传*

想起还在前前司上班的时候,一位TOP2知名科哲史学者拜托编辑领导,能不能帮忙找几位学生,double\trible稿费帮忙翻译他要出书的稿子,不署名,然后编辑领导和他都非常讶异为什么找不到学生干这种“天大的好事”,因为在他们看来,不署名参与大拿的著作,是一种保护,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机遇和恩赐,前领导在办公室喃喃时代变了的时候,我的心里只有:你们老逼还是去死吧🙏

@board
深宵冷知识。

有一个小众网站,叫「十二英尺」(12ft.io)。据 weibo.com/1812166904/NmXmuqOps 所述,一位外国程序员受不了充满付费高墙的互联网,于是他索性撸了一个 “12 英尺”的高梯来帮助读者们翻越各种付费围墙。这梯子指的就是这个网站。它不能翻越 GFW,却可以轻松越过 Paywall。

现在这玩意也有自由前端了。Github Repo:github.com/kubero-dev/ladder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试。

首页刷到这条和学英文有关的博文,感觉真的说到心里了,朋友一直问学习英文的方法(其实我更愿意称之为习得),这条微博的每一点都是我从高中以来到现在的学习方法,每!一!点!
比如高中在学校,即使查单词,就是用那本贼厚贼大贼贵的牛津词典,我喜欢学里面的各种短语。虽然现在有很方便的电子词典,我仍然最爱the bulky one,高中很爱翻那本字典当成书看,以至于封面的硬壳被我翻脱线裂开了。

第三点也一样,因为高中没法上网,我当时买了一本书叫看电影学英文,好像是个加拿大的华裔设计的,我把里面的电影有关的录音都下载到ipod带去学校,早饭后听完跟读,中午午睡的时候也放当bgm听,以至于随机放到一个门嘎吱声我都知道下一句台词是什么。到高二因为想考雅思更是每天就听雅思听力,然后当时好像晚上睡觉的时候广播还能收到一个广州的英文电台,不过应该是个中国男的,英文念的很做作很难听😅就这么持续听了三年,大学更是戴着耳机就听英文新闻和podcast,比听歌好玩多了。

第四点我也做到了,不过我还加上一条重复朗读和背诵外刊,感觉对写作的帮助也很大。

哦对了最后一点,我刚接触真实的英语材料是在b站上看了搬运的英文视频,是个做冰淇淋的外国up(叫Jemma),当时觉得哇好厉害原来冰淇淋居然也可以自己做的吗,然后疯狂看烘焙相关的视频,而且烘焙类视频大都是外国人,当时正好放假,一看就看一天,现在厨房用具和烘焙材料的专业词汇算是最熟的,后来是对Travel vlog上头,日常用语应该也是看这类视频熟练起来的。

手机感觉要撑不过这个月了,先换个便宜的吧过渡一下

看了某个象友关于科研乱象的嘟嘟,可以想见绝不是偶然的局部的,而是长时间的普遍的,我觉得新冠病毒是实验室通过动物泄漏到农贸市场的,完全在情理之中……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