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我觉得我们的思想观念还有一个地方很落伍。那就是对“投降”这个概念完全彻底的妖魔化。
起因是我最近查到刘和平有一部投资巨大的电影《援军明日到达》,本来都杀青了,但说不播就不播。我很好奇,就去查了一下这部电影,才发现原来是因为电影主角,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衡阳保卫战的守将方先觉曾经有投降日本的记录。
我又去查了一下,原来是衡阳保卫战中,方先觉在衡阳以劣势兵力对抗数倍于己的日军,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抗击日军四十七天,击毙敌人1.9万人,超过衡阳全部守军人数,被日方认为是八年抗战中“唯一苦难而值得纪念的攻城之战。“
此战之后,方将军因为所部伤亡过重,对日方提出有条件停战,条件包括日军不得杀害俘虏,第十军受伤官兵要得到救治。日军接受了停战要求后又撕毁协议,最终方只能无条件投降,在三个月后方获得救援回到重庆。
按这个标准来看,方无论是血战四十七天给日军造成重大伤亡,还是以保全官兵性命,不做无谓之牺牲而有条件投降,这完全无损于军人的风度和节操。实际上国民党方面确实对方先觉及第十军赞赏有加。
然而(划重点),当时延安的《解放日报》对方却大加批判,认为方投降日本,实属叛国逆贼,而国民党居然对此等人大加赞誉,可见是非不分……
那么我就想问了:你共在抗战之中到底做了什么正面贡献?是指使潘汉年去给日本人卖情报?是“蒋日我,三国志“?是起劲地在后方卖鸦片?
当然,说回”投降“观念,我们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一个军人只要不是主动投敌,在执行好了保家卫国之任务后,完全有权利为自己和战友、部下之生命安全以及之后继续作战的机会做打算。
”宁死不降“只能说是一种值得尊敬的个人行为,然而将其强行拔高成军人的道德底线,就是一种完全漠视人命的残暴之举。
实际上,衡量国家是否文明人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就是:是否允许军人在战败的情况下投降。乌克兰是允许军人投降的,欧美是允许军人投降的。而且投降的军人本身并不会受到社会的歧视和迫害。与之相比,俄罗斯、朝鲜和老中都将“不能投降”作为军队的第一条铁律。军人在哪个国家被当成人看,在哪些国家被当作消耗品,一目了然。
说回来,你共为什么会对一个战绩如此辉煌的将军做如此恶评呢?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地想一下,也许是因为:一个如此善战的国民党将军如果没有及时死掉的话,在将来的内战之中,会成为他们的麻烦吧?
嘻嘻。

研究认为养宠物有助于减缓老年认知衰退,其中养猫效果最好,养狗其次 | nature pet research

这篇 nature 论文通过调查 16582 个样本的认知衰退情况,结合是否养了宠物以及养的宠物种类(猫,狗,鸟,鱼)进行了分析,发现:
养狗的人,晚年记忆衰退更慢,但在语言流畅性衰退减缓方面没有明显效果
养猫的人,晚年记忆衰退和语言流畅性衰退都变得更慢了
养鸟和鱼的人,均没有明显效果

上面提到的记忆衰退是通过 10 个单词的自由回忆测试来评估的,而语言流畅性是通过 1 分钟内列举动物名称来评估的。

总结:养猫的人,晚年更不容易痴呆... ...

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5

#1link1day

之前看到豆瓣恐组有个帖子就是说自己老家是山东东营,是黄河入海口所在的地方,当年东营有个旅游宣传标语就是“黄河入海,我们回家”,结果后续导致了很多外地人专门到那里寻短见,最后不得不改掉

唉这个真是恐怖又甜蜜,我从小也对死在海里有一种情结。因为我不是想死,我只是想回家,人间的家庭和家乡我回不去,所以我走进大海,回到地球的子宫。根国,黄泉,冥滩,忘川,任何一个名字都行,想要追根溯源,游到那里,回到出生之前的样子

Ladybirds, all found within a small section of my local mixed coniferous/deciduous woodland.
I did find one other species, a seven-spot, the following day, plus several other variants of the ten-spot.
Incredible variety in such a small area.
#photography #insects #nature

我和小时候(20岁以前)最大的区别就是对所谓冒险的失去兴趣。以前无论是废弃厂房,民宅,还是深山老林,还是被盗过的古墓,我都会不顾一切地去探寻一番。到后来这种探险的观念彻底逆反了。无论传说得多么绘声绘色,令人神往,我也不会动心,尤其是跟深山和大自然有关的地方。
主要是我非常,非常不想给别人添麻烦,如果我失踪或者在深山里摔伤喊救护车,我都觉得会给家人,救援人员增添极其不必要的麻烦。甚至给医护人员添麻烦。
再者,有些无人区最好保持无人,就让它们作为野生动物最后的避风港好了,人类出现在这些地方,遗留垃圾,遗留屎尿,留下毫无必要的信息素,无疑是对野生动物的威胁和兹扰。上回哀牢山被媒体炒热我心里都咯噔一下。我甚至连滑雪都不滑。海拔越高的地方生态越脆弱,为了给那么多游客提供淡水,取暖,餐饮,还要运走那么多的人类垃圾,本来对于那些没有冬眠的动物,冬季生活已经够艰难了,整座山还要被滑雪场占用。我的冒险之心和好奇心,就让恐怖游戏和冒险小说来满足我好了。(当然了这些全都是用来要求我自己的,跟别人毫无关系)

Katmai National Park 

到了brooks fall有点失望,只有一只熊,还没有lodge那边多。后来问ranger说是今年是三文鱼大年,河口那里都是密密麻麻的三文鱼,熊在那里就能很容易抓到不用到瀑布。可能两三周后鱼都游到瀑布熊才会聚集过来。sockeye salmon也基本都是黑的,不像纪录片里那么全身通红,而且感觉活力不太够,大部分鱼跳不上去拍到石头上好可怜,只有很少很少的鱼能跳上去。
不过在fall这里来来回回看了好多次母熊和小熊!超可爱!妈妈是颜色最浅的,小熊是最深的哈哈哈哈。母子俩吃吃喝喝睡睡循环很惬意,p2睡觉的姿势好一致哈哈哈哈。
可能因为fall这里熊太少有时候一只都没有,人也很少基本只用排十几分钟。最鼎盛的时候也只有三只熊,但都离得很远。有一只熊很霸道,自己扑来扑去技术不好抓不到鱼,还赶走其他熊占着整个瀑布。到最后抓不到鱼就在那一动不动看着, :aru_0010: 太没意思了。
每只熊有不同的捕猎方式。有一只超厉害会snorkeling,在水里游着游着嘴里就叼了一只。有的就只会瞎扑腾,浪花贼大一只都抓不着。熊的吃鱼喜好也不一样,大多都喜欢吃皮不吃肉,可能脂肪比较多。很多鱼被剥了皮后就扔了,尸横遍野好浪费。
熊其实还蛮怕人的,有只本来想从桥下面穿过,看到桥上一堆人吓得转头就跑。

显示全部对话

今天听到振聋发聩的一句话是 奸尸是生死之交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