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没觉得我亲近过自然,旅行从来都是去城市,或许气候就是城市居民所见的最大的自然。坡岛仿佛只给我两种天气,一是炎热而晴,二是炎热而雨。也是有冬天的,到了十二月一月,夜间凉下来,不必开空调,但那有什么稀罕的呢?像江南落雪一样,几天而已。不成气候,也不必为这几天购置额外的衣物或被褥,长袖衣服是你为空调房而不是一年里几个凉快的日子准备的。很狭窄,只生活过一种天气,感觉像只接触过一种文化,只见过一种治理。想象触不到、二手得不来的东西。
如果有人也疑惑过地质年代的名称为什么看起来如此混乱毫无规律
因为它们大部分是音译的,有的还多次转译了(…
如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这四个纪,是1830s英国人在本土地质考察的基础上划分命名的,分别是Cambrian (Cambria,威尔士古地名的英文转写), Ordovician(源自威尔士古凯尔特人部落), Silurian (另一个古凯尔特人部落)和 Devonian (Devon,德文郡)。
这部分成果传入日本后,Cambrian、Silurian、Devonian 被以汉字注音:
寒武利亜紀(カンブリア紀)
志留利亜紀(シルリア紀)
泥盆紀(デーブン紀)
再进入中国,成为寒武纪、志留纪、泥盆纪。
至于奥陶纪,中文读起来和 Ordovician 比较接近是因为奥陶纪的划分一开始并没被日本学界承认,中文译名来自1910s中国学者自英文的直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