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四川的博主拍了自己村子里的长辈说方言的搞笑视频,有人在评论区留言问他们怎么做到每一句话都押韵?四川人在底下答复说老辈子骨子里带的,上过学的年轻人反而说不出来了。参与N学姐的语音学实验的时候,我很好奇为什么在问卷里会设置除了普通话外的方言(母语)选项,她告诉我们口腔肌肉记忆存储的第一门语言事实上才是我们的母语,毕竟我们并不是一生下来就学习了普通话不是吗?打脑壳有一期讲严歌苓提到她曾经写过一本带四川方言(事实上是成都话)的小说,嘉宾说新生代粤语文学有林棹的潮汐图,而我们的方言文学早已断代。那天在德铁上刷到YAng这个博主的贴子,读到怔忡,明明在质硬的高地德语包围之中,沱江却倏忽流过眼前。我想起来我妈在我十多岁时仍然抱有写日记和随笔的习惯,当然她没上过什么学,不会漂亮的字句和文法,她写的实际也就是她在生活中说的话,但那事实上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的所谓方言文学。十来岁的某个下午,我偷偷翻开她的日记本,看到她写自己到菜市场买春颠菜,说春颠这个词就是在讲春天冰融化时候最顶端滴下来的一点绿,又写晚饭做春颠炒鸡蛋、蒸河鱼和白砂糖沾番茄。她的字词让我心里轰然地自卑、震撼和羞愧,这不是我在课堂上、书籍里读到的任何一种语言,我早就习惯于一种集体化的、宏大的、政治的符号系统,这种表达是如此陌生,却又像泥土、田埂、南河的水声一样熟悉。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一直在使用一种被驯化过的语言,这些成群的宏大的符号将我和本该属于我的真实生活体验隔离。所谓真正的母语,早已在我身体里亡佚。
1972年国内有部纪录片《捕象记》,拍摄抓捕小象 “版纳” 的过程。上海动物园的贪欲不只是 “抓一只小象回来当摇钱树”,他们大面积毁坏当地森林,到处搜刮野生动物,一路烧杀抢掠。
他们打不过象群,当地人视大象为神圣,不想帮他们,他们就调来解放军。最后人类一方死了三个军人十几个民兵,大象一方死了五个。花了一年时间才活捉“版纳”。锁着版纳,人类一时半会儿走不出林区,象群试图追击包围他们,夜里听到象群呼唤小象的声音,他们吓得彻夜烧篝火不敢睡觉。
此事的后续影响更恶劣:国营动物园不敢再冒险了,就向民间团伙收购大象,利益驱动下的歹徒团伙发现有钱赚,于是都跑去猎杀。
希望上海动物园和国内的其他邪恶动物园,被大象活活踩死,尸体丢森林里喂蘑菇。
根据美国科学家在Nature上公布的最新研究,河狸(beaver)筑造的水坝可以有效地抵抗山火。
通过使用最新的无人机照片和卫星地图数据,Stanford和University of Minnesota的科学家研究了超过1500个河狸筑造的水坝,这些水坝都在当地构建了被科学家成为“beaver complex”的生态系统(图2),有助于增加蓄水量、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提供了对抗山火的缓冲地带。
另一份早年的研究显示,同样是经历山火,有河狸水坝的区域和没有河狸水坝的区域相比,肉眼可见得要生态丰富得多(图3)。简直就像做了AB test一样。
不过加拿大的山火专家Marc-Andre Parisien也说了,近年来山火规模过于巨大,河狸水坝也很难完全挡住。"I wouldn't say that you can count on beavers to stop big fires ... but they fragment the landscape in terms of the fuel continuity, and you can work with that."
要我说,多些河狸少些人类,对大家都好。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247-025-02573-x
https://esajournal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eap.2225
https://www.cbc.ca/news/canada/canada-beaver-dam-wildfire-prevention-1.762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