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直觉”
被问过无数次“你拍照/人像有什么技巧?”,答案却令大多数人失望:抱歉啊我是直觉派的。后来最多加点光线的基本要求。
画画摄影这些事,当然硬要分析也是能说的,构图、色彩,像前段时间写的那个“化妆逻辑”。只是必须开诚布公,在大多数作业,按下快门或涂上某一笔的时候,我没有精密计算那些东西。我只在想“舒不舒服”。
直觉是什么?或许是无数次训练后留在dna里的东西,审美习惯?更配合大众逻辑结果的感知?
但它不能被高效地传达。因此才诞生了教育,让它变成理论化的、可复制的。但我一直不清楚,严守黄金分割的匠人一定感受到了“美”吗?不是“正确”,而是令人震颤感动的美。
几年前朋友和我讨论历史上某一时期的画面色彩——为什么我们看到这种色彩组合就会定位它的时期,现在的“复古”在历史上那个时期是“当代”的吗?
后来我看《艺术与错觉》,又写论文,重新和她聊这个话题,我的看法是“我们受制于从小到大的视觉经验,它是不可避的。而不同时期的色彩又与地理、颜料或机械技术发展有关,所以会有时代特点。”
谈直觉便让我想到这种私人的视觉经验。
动物学家 Loren 提出了一个婴儿图式(Kindchenschema)的概念,是指一些面部特征组合能让人类感觉到眼前的生物非常“可爱”,并想要主动呵护、照顾。 但大多动物都会在长大的过程中不断丢失幼年特征,只有猫咪,几乎从小到大都稳稳的保持着这种幼态。基因延续的本能让我们无法拒绝外表拥有婴儿特点的喵星人们。
2006 年,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学会(SPSP)进行了一项评估儿童可爱程度的试验。在试验里,研究人员提出了四项具有代表性的让我们感到孩子“可爱”的行为。这四种代表性的行为也会在猫咪身上出现。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发现,当成年人评估孩子的可爱程度时,行为最能唤起他们“可爱”的感觉。(《为什么人会不由自主地觉得猫可爱?》)
https://daily.zhihu.com/story/9742538
全世界各个社交媒体互相抄袭——点赞、分享、热搜,在随后呼啸而至的移动互联网大潮中成为每一个手机的标配。由此,社交媒体终于从自我展示的平台变成一个散播情绪(尤其是道德义愤)的机器。
乔纳森·海特指出,在这样的机器面前,质疑变得非常艰难。所以,社交媒体在放大极端分子的话语权的同时,也迫使大量的温和派陷入沉默。
从大学、研究机构到行政机构的专家,哪怕掌握了足够的证据,也会因为担心被网暴而选择不发声。这是一件非常讽刺的事情——互联网曾经自诩给予那些没有声音的人以声音,但现在最安全的方法是做一个没有声音的人。(《公共说理的消失——极化人群与网络暴力》)
https://www.lifeweek.com.cn/article/160827
[日] 山川方夫《护身符》惜狐 译 (刊载于2020年11月《科幻世界》译文版)
“不知道你了解不了解住宅区的生活,确实是惊人的整齐划一。住宅区里的人,无论是入住资格还是必要的生活条件,都大体相同,年龄层也差不多。然而我却发现,不光那些外在的东西,连内在都变得千篇一律。
”就比如,我和妻子偶尔会争吵,可我们吵架的时候不知何处也会传来别家夫妻同样的吵架声,声音随风飘进屋里,听得清清楚楚,每次都令我觉得这种争吵蠢透了,也就吵不下去了。虽然能起到这样的效果,却也让我明白,包括我家在内,住在这里的人们连发生争吵的时间点都几近相同。可能说起来有点怪,但我觉得这样一来争吵就没有了特别之处,只不过是人们的歇斯底里周期性发作而已。你想想,这有多么索然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