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哈萨克人的季节性移牧路线 

每年春天,按正常年景一般是3月20日前后,天气转暖,气温逐渐回升,牧民开始驱赶着牲畜,驮着毡房及生活用品,离开准噶尔盆地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荒漠草原缓缓北移。4月初,牧民陆续到达阿尔泰山的前山带低山丘陵及两河间平原荒漠草原,这是每年牲畜接羔的地点。牧民在各自的接羔点停留1个月左右,等所有的羊羔生产完之后,开始向夏牧场移动。4月底至5月中旬,转场牧民从各自的接羔地点出发,部分牧民跨过乌伦古河到达阿克达拉戈壁,部分牧民跨过额尔齐斯河到达阿尔泰山前山地带。

随着气温的持续回升,牧民一般在5月底至6月初到达阿尔泰山中山牧场(山地草甸)。6月20日前后到达水草丰盛的阿尔泰山高山夏牧场(高寒草甸),在此停留两个半月左右。入秋,高山牧场气温开始下降,海拔较高的地方已经下雪,8月底或9月初牧民陆续从高山牧场向山下迁徙,在中山牧场做短暂停留后开始南下。9月10日左右跨过额尔齐斯河,到达两河间的阿克达拉戈壁,即秋季草场。牧民在此停留1个多月,其停留时间的长短还要依据当年的降雪情况。如果降雪早就会提前跨过乌伦古河,正常年景一般是11月初跨过乌伦古河慢慢进入卡拉麦里荒漠草原。12月初进入各自的冬牧场,一直停留到来年的3月中下旬。这是牧民每年转场的游牧路线。

牧民每年在四季牧场之间移动的路线基本没有多大变化,这些牧道都是经过多少代游牧民的积累才最终选择出的最佳移动路线。在四季草场上停留的时间并不是每年都一样,还要依据当年的气候及水草情况而定,但停留的时间不会有太大差别。

夏牧场主要分布在阿尔泰山的冰雪作用带、高山带和中山带。牧民的放牧范围在海拔1400~3800米之间。一般情况下,在夏牧场停留3个月左右,从6月初到9月初,约90天;夏牧场分两个时间段,中山牧场利用约1个月,高山牧场利用约2个月。

春秋牧场为同一个区域,主要分布在额尔齐斯河与乌伦古河流域之间的低山、丘陵、河谷及平原地带,只是利用的时间不一样。春季牧场从3月20日前后至6月10日前后,利用约75天。秋季牧场从9月10日前后至12月5日前后,利用时间约85天,春秋利用时间合计约160天。

冬牧场位于准噶尔盆地属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一部分,为固定及半固定沙丘,极少流动。沙丘高度从5米到30米不等。还有少部分在河谷地带。冬牧场从12月5日前后到来年的3月25日前后,利用约110天。牧民在冬牧场停留的时间相比其他牧场时间最长。人畜的饮用水主要依靠冬季积雪。牧民生活用的燃料主要依靠牛羊粪、柴薪或煤炭。

《阿尔泰山的游牧者》 #mReadWrite

今日必应:海獭宣传周 

海獭被称为最可爱的漂浮动物。照片里这群小家伙们正在阿拉斯加州锡特卡海峡里过着它们日常的生活,像一支漂在水上的小型舰队。这支舰队里,有雄性海獭、雌性海獭,还有海獭宝宝,雄性海獭往往体型更大,数量可超过1000只。它们漂浮的身体可以用来做摇篮和餐桌。这就很方便了,因为海獭大部分时间都在水中度过,甚至在海中分娩。尽管它们似乎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整天就是在嬉戏、梳理毛发、潜水,但其实它们在保持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海獭吃海胆,从而维护了太平洋里海藻森林的健康,因为海胆会大量摧毁海藻,而海藻是许多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的重要栖息地。海獭还吃螃蟹、贝类、鱿鱼和其他无脊椎动物。它们还学会了从海底捡来石头放在肚皮上,再把壳类动物在石头上砸碎。海獭需要大量的热量。它每天必须吃掉相当于自身体重四分之一的食物,才能提供其在冰冷的海水中新陈代谢消耗的热量。

海獭生活在水中的关键是它的皮毛。它的皮毛是所有哺乳动物中最厚的,每平方英寸大约有100万根毛发,如此密集的毛发让它的皮肤永远不会被打湿。海獭不像其他海洋哺乳动物那样有一层厚厚的脂肪,所以它们需要大量的毛发来保暖。18世纪和19世纪,它们厚厚的皮毛吸引了许多捕猎者,那时海獭还没有受到法律保护,因此几乎被捕猎殆尽。现在,尽管海獭的数量已有所回升,但它们仍被视为濒危物种。海獭生活在北美太平洋的沿岸,从加利福尼亚一直到阿拉斯加。虽然它们也可以在陆地上行走,但它们并不需要也不想要上陆地来,即使是在午睡时间。当它们准备打个盹的时候,它们会浮上来,在身上裹一丛海带以免漂走,然后躺在世界上最大的水床上开始打盹儿。

推特上有人详细记录了自己从中国偷渡到美国的过程。这哥们从杭州出境,先经卡塔尔、西班牙转机到厄瓜多尔,随后一路坐长途车、乘独木舟、穿雨林,北上到墨西哥,在墨西哥境内买了辆摩托车骑行2900公里到美墨边境,再翻山越岭进入加州。入境后马上拨打911,请移民局把自己收监同时以中国抗疫政策侵犯人权为由申请政庇。到移民局走完初始程序大约24小时后被放出,现在在加州逍遥快活。除了从国内到厄瓜多尔的机票,后续入境美国一共花费6100刀。twitter.com/Junyang314

拉萨周记(三)

这一篇周记,犹豫了很久,迟迟不知道怎么写才好。拉萨城对我而言已如迷阵。最近两天,拉萨官方宣布的病例数据逐渐下降,已经在60左右。网上流传着一个我只听过未见过的文件,那份军令状说,解封指日可待,但我并没见过其真身。另一方面,我所在的小区就有更多的单元被封——这可是发生在在我们经历了严格的超过一个月禁足后。小红书和抖音上的视频里,被拉走和转移的人流乌央乌央地从老式社区绝望地向外流淌着——以前拉萨城出现这样的现象,只能是节日来朝圣、转经的人流。微博上也传着公交车大量拉走人员的消息。

每当我要追寻真相,问那些在一线工作的亲人朋友——我在拉萨只需要二度空间就可以凑齐医生警察甚至参与网信工作等等所有在一线工作的亲友,凑齐全套公职序列不成为题。我问,“到底是什么情况?数据降了,是不是快好了”。所有人都摇头。我在抖音上看到“某社区拉走近一千人”的消息,想要核实,回答我的人,只是闭上了眼睛长出一口气。我听到一个支援工作的调动,是去方舱执行的是网信任务——不要在这个时候被利用云云。更重要的是,方舱已经成为黑洞,第一批去的医生警察志愿者凭借一腔热情却没有应对的能力,已经成为被隔离人员。若干中学均为方舱,而各种方舱也在源源不断地吸纳扩张。新要去的人也有心里准备,“没事,像感冒,过两天就没事了。但要过苦日子,条件太差了。”

我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感染了,但可以推测,官方数据是假的。“皇帝的新衣”这则寓言显得如此的陈词滥调。我起初还以为大家不知道真相,后来发现大家都多少知道真相——盲人也能摸到房间里的大象啊,何况这大象屁股都坐到大家脑袋上了。也且不论我的亲友们在政治光谱的坐标如何,只要从他们的专业和日常事务来谈,大家都明白,疾病不重要,执念害死人。限于种种原因和顾忌,我很难说出更详实的数据和消息。但大雪落苍山亦难掩盖真相,拉萨城败素其中尽人皆知。

与之相对应的是,远方的人,或者正在隔离而极其封闭的人,确实会因为“事不关己”和“视野狭窄”失去理智,依然觉得这种欺骗和表演是“自有其道理的”。最狂热的防疫爱好者就在我小区。一位强烈反对水果的人气急败坏地指责其他购物者,说ta没买蔬菜,已经吃粥一个月。听说又有病例之后着急得开骂了“你们不自觉!”,又被反骂活该。耐心已经是稀缺品,群里火药味弥漫,对骂开战的频率越来越高。所有人都在绝望中扭曲地等待,忍耐的确是我们的最擅长,但忍耐已经在逼近极限。

#水果的放逐

为了抢菜、以及查看通知,我不得不每天花大量的时间浏览各个群,仿佛在从事一个毫无必要的项目管理。讲真,这个月,为了吃上一口青菜,我付出了沉重的情绪代价。此外,能够提供货物的商家也各有门路和苦水,这段时间饱受折腾。

在封城的第一天,我就接到一个“美菜”的推销电话,说他们是和政府合作,定点保供,可以下载app团菜,也可以加微信在小程序下单。按照蔬菜生鲜的物流,这一定是提前知道封城的消息。且我是当时只回拉一个月,他的来电精准极了。我加入了微信群,只在这个平台上定过一次食物,我收到的蔬菜还好。但后来越来越多的用户抱怨蔬菜质量和送货时间,再上一次看群,客服说,我本人辞职了,干不下去了,大家去别的地方买吧,解散了。

后来有团长说,拉萨城只接受“净土”唯一一家供货者。也有团长说,对菜农果农而言,要么烂到地里,要么免费让政府拿走。(小道消息,我无法印证)

大家总觉得购物导致不断感染,但从来没有人考虑核酸检测带来感染的可能性。尤其是,只有检测后无阳性病例小区才可能降为中低风险,大家就更盼着做核酸了。另外,可笑的是,业主群里要求居民核实货物来源,谨慎购买,防止感染。我们怎么核实呢?都关在家里禁足,如何去菜地和物流的环节查看货源和配送人员?基层的人看不到现在清零政策中种种可笑的悖论。

其中有个群,终究还是出现了水果这一违禁物,我就买了!送货的时候,志愿者说这个送不了。供货商说我都送来了,因为疫情控制我也拉不走。买了的人(包括我,利益相关)认为,蔬菜和水果是同一个供应商和配送,没有增加任何多的配送环节,只让送蔬菜不让送水果是形式主义。反对的人,则说,破坏规则,那么是不是也可以买奶茶零食了?小区迟迟不清零就是因为我们不听话。

后来正反方轰轰烈烈地吵了起来,“不要你教我做人”之类之类的唇枪舌战在群里。有个邻居说:“去物业和门口看看,发现他们有一颗水果的话就跟他们拼了。”为了平息大家的怒火,志愿者把大家买的水果挑出来,然后让商家拉走。商家说,我们物流再回去一趟非常麻烦——不是成本,而是通行准入。这水果要不然就送给辛苦的志愿者吧。

志愿者大概说,哦,居民不能买,我们怎么敢收呢,快拿走,你这不是道德绑架吗,必须拿走。

商家:好,行,成,听你的,你说的对(我开玩笑的,商家就只好再折腾回来,拉走这十二包水果)

#意外之喜

这场争吵是跨群的,在多个群里同时发生。别的团长其实也希望能够团水果,于是抱着观战的心态,静待事态发展,如果可以卖水果,他们也有生意做;如果不可以,他们就可以幸灾乐祸——反正这一次让拉回去不是他们。也有居民在别的群里评价志愿者和商家的互动,“唱双簧呢,一唱一和”。

我其实每次看着手机都很气,甚至打好了大段的回复,(哦那些雄辩!为了水果!)但我真的不想陷入混战,以及有所顾忌,强忍着不发作,太气太气了,只好在微信里发给我自己。终于,在业主群里,有个邻居直言水果不是非必需品的荒谬,认为物业有责任确保大家的物资供应,而不是只是关着大家。逻辑清晰,有理有据,我简直太欣赏她了,她在其他群其实已经受到好多攻击,我头脑一发热,最终在群里表示了支持,且主动加了她的微信。

看她的id我就知道是位藏族阿佳,看了她的朋友圈,居然是一位职业模特!啊,美得欲仙欲死,啊,真真的仙子。考虑到本小区其实是机关党委政府机构的安置小区,不能出租也不在市场流通,她的职业,那就只能是家属吧。我就,嗯,觉得自己没有机会了……对不起,走神,想远了。说回来,我对她表示了支持和敬佩,她说略作回复,表示环境很糟糕如何如何。我当时想我会不会太上头,微信聊天也热过了一点情。三四个对话后,我说,“祝我们早日水果自由”。

她回复说:“祝所有人越来越清明”。哇塞了,阿佳的境界确实不一样。清醒、明白,祝所有人。

虽然最后没有吃上水果,但是阿佳的微信和清明的祝福,是这周的最大安慰和收获。这种时候识别那千分之一的道合者总给我万倍安慰。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