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看到诗人曹天写的《告密》,是一件真实发生过的事,1959年大饥荒,河南扶沟县江村乡的三个村干部看到本村的老人孩子将要饿死,三个人商量瞒报产量,把瞒报下的粮食分给各家各户,一个月后被一村民告密到人民公社,调查时许多村民站出来指证。防疫三年,城市封锁蔬菜短缺,有小区团长压低菜价,还把分配多余出来的菜分给孤寡老人,随后就被同小区的人举报。广州大桥底,有外国友人给露宿街头者分发食物,被举报是“境外势力”。在微博为大学生说几句话,为被封的城市说几句话,都先被大学生和住在那座城市的陌生人循着关键词网暴。然而还是说不出那样的话,没法坦然地接受这片土地和人民受到诅咒这样轻省的答案,只是感到一阵阵的冷,想不出包含我们在内的所有人,将如何跳出这个怪圈,我们的历史将走向何处。

防疫制度导致郑州李姓婴儿死亡事件,官方调查组又出公告了。我把官方说法和婴儿父亲微博中关于事情经过的原文按时间线排列对照了一下,没有节选,没有修改。现在有一种风气是蔑称受害者或为受害者申诉求援的文字为“小作文”,仿佛公权力发出的“大作文”就光明正大、照烛奸邪,实际上很多事例中当事人叙述准确,导致政府只能加入无关细节和冗余信息进行暗示和岔开话题,然后各种收钱的免费的五毛跟进煽风点火。整理过程中想过在最右加一列吐槽,尊重网友判断力就算了,但我觉得应该加上的注释列是构成事件背景的各种防疫规定,包括为什么120接线员一开始作出“不得私自打120”的回复,或者为什么120医生到现场呆了50分钟连病人的面都没见,只是通过询问家属了解病情,比如为什么定点医院在110公里外,目前当地能接收隔离人员的医院有多少,平均多少隔离点share一个医院,平均出诊距离是多少,等等。总之这个对照表里比较容易看出的是政府的小心思,而更令人费解的是各公务人员行为背后的指令和逻辑。各位自己看吧。

这两天长毛跨站时间轴怎么这么多大几把,见一个屏蔽一个……可谓一路披荆斩鸡

而且我发现猫是真的能分辨我的朋友,至今为止,猫对每一个我陌生和不熟的人都表现出了十足的警惕和害怕,之前合租三个月也没能让猫猫对合租室友放下警惕,但是对每一个我的朋友,无论男女,猫猫都会在见面的第一时间主动上前闻闻,然后迅速适应,和朋友们贴贴,讨摸摸。这其中还有和我也是第一次线下见面的朋友。好神秘啊,不知道猫猫是靠什么分辨人类

我以前帮朋友带过一年狗(就负责带玩),是只拉布拉多,喜欢游泳。我经常骑车带她到洱海游泳,后来竟然学会潜水了,还会把我扔进水里的石头找回来,但通常都不是原来的那块石头。

本广州人觉得,广州人恶心起来真是他妈的十二万分恶心,刷刷“湖北人“”两个姑娘”这类话题的评论简直粪气冲天。

他們在城中村的住所已被清空消殺,回老家不被接收,折返廣州又無處安身,只能露宿人行隧道和商舖門外,處境十分淒涼

显示全部对话

急诊科同事的朋友圈:今天,在海珠区,76岁女性,急性脑梗死,一个需要紧急治疗的病。9点发病,12点报120,我们从天河去到海珠12点半。在现场,我们到处联系医院,省二只收阳性,广医因收了阳性暂停,最后终于联系了xx医院。送到那边门口,流调、查粤康码、还要验快速抗原,一番操作下来40分钟过去了才能进入医院内部。——这是客观描述,没有主观评价。我想问的是,有没有人调查过,是病毒引起的死亡率高?还是现环境下救治延迟导致的死亡率高?

在微博看到一个有意思的观点,大概意思是:高等级文明是专注对外的,低等级文明才专注内耗,所以往往能够在星际间穿越的都是高等级文明。好有意思的观点,这样看来,地球人まだまだです。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