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听人说过,潮州方言里有一个词叫做“借日”,想来二月和煦的风拂面而来的感觉,用来形容此般风起叶落的情景确实贴切,借来的日光,捉不住的影子,和捕不到的风
其实这样挺好,在技术上的隔离,可以最大化避免中国游客影响到旅游区域以外的当地社会的正常秩序。由于那些习惯了中国服务的典型中国游客的特征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把“典型中国游客”圈在类似池袋浅草新宿涩谷上野这种当地旅游商圈以内,等于间接保护了国外想正常过日子的华人——在新闻里看中国游客怎么现眼,和自己生活里真的经历过看到过中国游客怎么折腾,产生的对中国人的偏见完全是两个量级的。
#摸鱼刷到什么画什么
#手机即日
神坂雪佳「百界之花:旋雪」/套色版画/1909-1910年作Thomas Hoepker/"Old woman in a snowstorm"/GERMANY.Hamburg.1954.
东山魁夷 中国写生之「溪声」
猫之日祝猫快乐 猫猫选辑#摸鱼刷到什么画什么
上班和性交也没什么区别,不是在做就是在摸
朋友说看照片感觉我再看雪就要被外星人抓走了
刷到说猫在看主人们繁衍(繁衍)的时候是可以通过气味的改变意识到这正在进行繁殖行为然后站在旁边观摩其实是在为人类警戒,因为这是所有生物最容易被攻击的时候别的不说但是繁衍的气味这个听起来好暧昧啊,我:猫好(想想怎么活用到同人色情创作里)
今天是世界母语日,分享一句彝语:ꊿꐥꋍꍂ ꇪꀮꌕꆪ
一字不差直译就是,“人生一世,布谷三月”。
布谷指的布谷鸟,也叫大杜鹃鸟,彝文写作ꇪꀮ-got bu,对应的花叫大杜鹃花,即彝族说的玛薇花,写作ꂚꃨ,发音为玛薇,其中薇就是花的意思。
去年分享过龙胆花“阿玛牛伍”(《从“羊圈”小村到地球村》里的译名),彝语写作ꀊꂵꑓꃴ,ꀊ-a(阿) ꂵ-mat(玛)表示奶奶,ꑓ-nyuo(牛)是眼睛,而ꃴ-vut(伍)是蓝色,“祖母蓝色的眼睛”,看到有人译作“阿嬷扭舞”。
我也是凭兴趣学来的!我根本不会这个母语了。
晚安,林风眠、赵无极
局部:宋·辛弃疾「心旌所向 坐以神驰」
@immitsuibitch 懂了 以后可以用性爱志愿者来代替炮友
《那时候那些人》8964
1910-2002年韩国历史相关的电影片单
Mark
这两天看了一堆日本历史上著名八甲田山难的资料,越看越觉得毛骨悚然。就是两百多号人在一个不算特别深的山里遇到风雪,所有人鬼打墙走不出去,后来基本全员被活活冻死的事件。然后我随便搜了一下就发现这个山特别出名的景观就是这个树冰,看起来好瘆人啊,结合山难事件里所有军人都是站着活活冻死的,真的冬天去会被吓死啊…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