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想起日本认识的朋友里有两个都表示无法忍受太小的床,于是都买了双人床回家,结果就是床占掉了房间的绝大多数面积,变得无处下脚
然而那双人床的尺寸应该跟我家里的单人床差不多……

嗨呀这就是东京蟑螂屋的风情啦

显示全部对话

听特定声音 1 分钟即可缓解晕车症状 | 100hz sine tone online

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发现,人类双耳暴漏在特定声音的纯音环境下 1 分钟即可缓解晕车症状。

这个特定声音定义如下:

- 100hz
- 60-65 dbA (洗衣机工作声音或咖啡馆环境音大小)
- 正弦波

为此,我做了一个网站,点击按钮就播放 100hz, 正弦波的音频,并且带计时器,晕车的朋友欢迎使用并反馈是不是有用。

论文地址:jstage.jst.go.jp/article/ehpm/

100hz 音频网站: 100hzsinetoneonline.1link.fun/

同步发布在了公众号 521link 上,欢迎关注阅读。

#1link1day

When designers think outside the box. Studio Ghibli designed this DVD case to make it look like the characters are checking their reflection in the water.
Sweet!

#manga #studioghibli #dvd #characters #design

另外我觉得这本书的副标题“创伤如何使我们成为另一个人”也特别好。“创伤会偷走创伤以外的生活体验”...

> 人曾经历创伤,如果这种创伤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这个人就没有机会去学习健康的情绪调节方式和社交方式。他们的模式和防御非常强大,因为他们需要变得强大。改变这些模式是有可能的,但很困难。这就像人们需要重建一栋房子的地基,而与此同时他们仍然得住在房子里。

> 一个人需要付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创伤,而这些时间和精力原本可以被用在生活的其他方面。这意味着遭受创伤的人几乎没有时间去玩耍,去发展基于信任的社会技能,去自由地探索世界。

为什么读到这段,有一种生气的感觉...

> 一旦症状管理成了治疗的全部内容,真正的疗愈就无从发生...

我很同意,对于一些症状,人需要一些工具/手段来管理痛苦,无论怎样,我觉得吃药也好、去找妈祖收惊也好、学一些 self-soothing 的 technique 也好...只要能够减轻痛苦的症状,这都很好,但同时找到症结也很重要。一切都不用着急,“一步一步慢慢来,反而到达得比较快”,因为可能也没办法快...

创伤会让我们远离原本的自己,弯弯曲曲的生长以适应环境,疗愈可以让我们靠近自己,长回自己原来的样子...不过这个过程,就像《我的骨头知晓一切》里写的,那长着尖牙的怪物可能依旧会回来的,会回来与我战斗数百次....

显示全部对话

> 为了保持没有虐待发生的假象,功能失调的父母反过来教他们的孩子忽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些父母进一步否认孩子的经历,或者歪曲孩子的叙述。因此,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健康的描述情感的词汇体系和识别、理解自己感受的能力。

一些父母在面对孩子的对峙的时候,会否认发生过的事,这会给孩子再次带来伤害…

> 在功能失调的家庭中,孩子抗议或抱怨的尝试被视为对家长的权威和掌控的威胁。他们被贴上行为不端、粗鲁、傲慢、顶撞大人的标签,或者更坏的标签,孩子经常因此遭到报复和进一步的虐待。施虐孩子的父母不会帮助孩子培养权威感、力量感和掌控感。他们也不会帮助孩子发展必要的语言技能,这对于识别虐待或阐述虐待行为的影响是必需的。

施虐者不会教你识别什么是虐待...

这也让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个脱北者的采访,她说,it is a privilege to have depression, 在朝鲜,是没有 depression 这个词的,因为你 suppose 生活的幸福快乐,为什么会有 depression 呢?所以在她们的语言里,不存在这个词。

> 相应地,我们的来访者在表达自己方面存在重大困难。他们很难识别自己的情绪和任何与之相伴的身体感受。除了最基本的有关他们情绪的词汇以外,他们可能什么都不了解。

《创伤与解离:创伤如何使我们变成另一个人》 P19~20

显示全部对话

開了一段時間之後像織物水洗後褪色的多花海棠(Malus floribunda,英法俗稱“日本海棠”)的花,仍然很漂亮。多花海棠開花又美又香,果實可以食用,可算是我在這邊最喜歡的植物之一。

李瑞年之春(二)
《春天与孩子》/木板油画/1962年
《苏堤春晓》/布面油画/1983年
《老树》布面油画/1981年

显示全部对话

李瑞年之春(一)
《初春》/木板油画/1961年
《迎春》/木板油画/1977年
《春》/布面油画/1979年

显示全部对话

作家每日的功课应该是去公园散步,左手摸着良心,右手摸着大树,问问自己写的东西如果打印出来,要砍掉这样的树,到底值不值。 #浴中哲思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