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诗人 Carl Phillips 分享了一件小事。连续好几年,Carl 遛狗的时候都会经过一处园子。每次,他都会牵着狗在园子旁边站一会,等着那里的一只狗慢慢地走过来,嗅自己的鞋子,和自己的狗打招呼。一年冬天,园子里那条狗死了。后来 Carl 牵着狗路过园子的时候,自己的狗还是会习惯性地在园子边停一会,可是那只狗永远不会再出来。

虽然狗的大脑没有复杂到可以怀念和感伤的地步,但是我们还是愿意相信 Carl 的狗在某种意义上记得园子里的那条狗,记得对方身上的气味。这是它们擅长的事,这或许是狗与狗之间互相怀念的方式。

当然,更有可能是诗人下意识在园子边停了下来,并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了绳子另一端的狗身上。狗因为主人觉察到主人的动作而条件反射地停了下来,其实是诗人在翻来覆去地舔舐心底的空洞。也许只有人才会记得,因而只有人才会怀念,追忆,和感伤。这是孤独的禀赋,因为伴随记得而来的感受我们只能独自咀嚼。

晚安,明天继续。
EDWARD JEAN STEICHEN(1879 - 1973)/oil on canvas/1905

陆元敏(b.1950)90年代摄影作品:《上海人之十二》

同题摄影作品:
1996年《爬城墙的孩子》
侯登科(1950~2003)
胡武功(1949~)
侯:正面
胡:侧面

“你领养了一只流浪猫狗,就像在它的生命中出现了一束光,而其中最耀眼的太阳,就是你……”,觉得有人说反了,话怎么能这样说,你也太上帝视觉了,领养就一定带给他们幸福?这个我自己一直存疑。觉得他们才是星星月亮太阳,照亮你我空虚疲惫的生活。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