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关于烹饪 

友邻说:激发烹饪热情的主要是(对他人的)奉献感。对我这样不是特别好吃的人挺适用的。

我有个特别大的特点就是对新鲜的事好奇,但一旦了解皮毛很少会去深入研究,因为世界上好玩的事太多了嘛,而时间太有限,总是不够用。我对烹饪的学习始于在德国留学,在食物上真的选择太少,对于当时中国人的收入水平来说也太贵,不得不基本全部自己动手。后来就发现只要肯花时间肯花力气,把一些基本原理弄明白,绝大部分东西都是可以自己做出来的。而且我的感觉不错,很难做得难吃。认识到这点,做到这个程度以后,我就对烹饪基本丧失兴趣了😅

在德国的时候我有个很大的感慨就是,德国人几乎很少花时间在做饭上。往往站在街边喝一杯咖啡,吃两片面包夹火腿酸黄瓜,就算一顿饭。吃一顿“热的”,相当于中国人说吃一顿“好的”。听说中国人顿顿吃热的,当时的同学同事非常惊讶,觉得这样的生活太奢侈了。想想谁说不是呢,他们一顿饭顶多十分钟解决,中国人前前后后没有一两个小时很难,这每天差了多少时间?花这么多时间在做饭吃饭收拾,谁说不是一种奢侈?但反过来我们又比他们少了很多花在其他事上的时间。

我有过奉献感爆棚的时候,每天做三四个菜不重样地做了三四个月,如果不是有事中断,还可以一直继续下去。想菜单大概是最不用费力气的事。但是全部按照我的好吃标准做出来太花时间和力气了。所谓的快手菜绝大部分挺糊弄的。所以我的奉献感过去以后就很少把心思力气花在这上面,我自己对吃的要求也越来越简单。

学生时代之后,交往过的伴侣没有一个不会做菜的,只是有的和我差不多,会做但没那么爱做,有的因为爱吃,特别在国外自己做是最方便的满足口欲的方式,所以也很爱做。也有一开始不会做,后来学着做也做得不错的。

我觉得。良好的思考判断能力,决定了如何正确处理一道菜的工序,如何利用现有材料创新制作。良好的味觉和对度量衡(包括调味品、时间、火候)的感觉,决定实际操作能力。这两方面都ok的,都有能力做出不错的菜。剩下的,就是有没有奉献感,或愿不愿意把时间花在这件事上。

地图炮:99% 的所谓“N分钟”早餐/午餐/晚餐都是虚假宣传,ta们的N分钟里从来不包括准备材料和收拾厨具餐具的时间 :EveOneCat13:

说实话,在所谓的大中华区,我唯一没有遭遇过歧视的地方是台湾。

台湾,为了保持这个高素质水准,你还是跟大陆保持若即若离的位置吧…不要回来,这样会跟香港一样素质变差,形成中特仇恨式教育氛围。

虽然网上也有鬼叫的,但是人家台湾线下的社会真不会因为你说大陆普通话or粤语就会对你有不同态度。相反台湾的阿公阿婆,连年轻人都非常好。

我在高雄没钱搭车,还让我免费坐车…在垦丁跟农民婆婆一起收玉米,然后背回一麻袋农民婆婆送我的玉米(为了答谢我帮她收玉米)。台北阿姨不让我吃街边摊蛋黄酱说油脂太高了,你要注意营养均衡233。

我一辈子都会记得善良的湾人。这也就是我在台湾去了又去的原因。

虽然有窥视之嫌,但总是会被一些人在互联网角落的自言自语所吸引,那些无人回应的语句,细密纠缠的情绪,从碎片里摸索辨认出一种生活的模样,似乎遥远,但又熟悉到像是触之可及。人是那么复杂的动物啊,我爱孤独的、破碎的、痛苦的人,虽然可能永远也不会去尝试靠近,但你可以相信,某个时刻有人——哪怕是短暂地——爱过你生活里的一片狼藉。

蜘蛛在被施用不同兴奋剂后织出的网与正常网的对比

来自《我们为什么睡觉》

王司马《书剑恩仇录》插画原稿、云君(姜云行)《神雕侠侣》插画原稿,香港文化博物馆/金庸馆。

@huachuaner 我以前经常往返广州和香港,不过没买过直达的票,但是走一条很方便的路线可以分享一下:广州南坐高铁到深圳福田,地铁直接坐到福田关口(记忆里是2站),福田关口直接接着东铁线落马洲站,从此接入香港地铁网,坐到九龙塘任意转车。
总价应该是(80+2)人民币+30港币,好处是广州南到福田班次不少、全程不用出站指示很清楚、福田过关超级快(疫情前福田过关大概5-10分钟几乎不用排队)、地铁随时发车随时上,非常自由。
不知道能不能作为参考,因为以前我也顾虑直达车不够灵活还贵才一直走这条路线,因为福田关口相对其他几个关口来说是最快的,希望可以帮到你 :aru_0130:

我操,毛象也有大瓜,而且是演技瓜

挂一个骗子。长毛象@世纪末的甜点师 (被发现造假后注销了)盗别人的自拍和做饭照片。编造假身份行骗持续十年。

大多数人都会有虚荣心。我也喜欢被夸。但正常的虚荣心,会停留在只有“我”被夸的时候才会感到开心。但是骗子不一样。在盗了别人的自拍后,看到别人的脸被夸,竟然也会有强烈的吸毒一样的快感。

这不是虚荣心。

而我们拆穿这个身份和照片造假了10年+的骗子,也不是什么帮她直面她的虚荣心的温情脉脉的成长故事。这是病态。赶紧治。

@dujiacun 聊起来,台湾医院逐渐用「身心科」取代「精神科」,既减少民众对「精神病」的负面观感,也更直接地传达出「身体不舒服可能是心理问题作祟」这个常被忽略的症结。

这个名字改得真好,很小也很大的一步。

福原信三(Shinzo Fukuhara, 1883-1948)摄影选辑: ①②1931年《西湖系列》/③1935年《松江系列》/④1927年《东京·自邸》

①「金阁寺雪」(长谷川贞信 1809~1879)
②「银阁寺雪」(浅野竹二 1900~1999)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