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在图书馆少儿区看到一本俄国绘本,叫“公寓”。画风看着喜欢,遂借回来看。然而越看越伤心…这本书描绘的是一座莫斯科公寓的百年变化,从簇簇新被年轻的医生夫妇买下入住,到一战,苏维埃革命内战,政治运动,二战,冷战……眼看着一开始漂亮整洁井井有条的公寓一步步变得破落潦倒,渐渐挤满了认识不认识的人,心里一阵一阵的痛,因为这简直就是我外婆家的故事的平行版啊:中产退休夫妇在城市中心买了栋花园洋房准备安享退休时光,没想到各种运动接踵而来,房子也逼迫要被政府分给不认识的人居住,而年轻一代也无法有自己的住房,渐渐房子也破落潦倒,一大家子挤着住在一起……

最后这间公寓变成了时髦的咖啡馆,故事也到此结束。我想,今天在那间莫斯科咖啡馆里会友喝咖啡吃饭的俄国人,他们又在想着什么呢?

有点意思啊这个...

【劳动者能够看出解释事物运行方式的规则中存在哪些缺陷,并会将这些缺陷化为己用。巴黎的出租车司机曾经不满于市政当局在车费和新规定上的举措,转而诉诸一种特别的抗议方式——“grève du zèle”。也许是统一行动,也许是不约而同,他们突然开始遵守所有的交通规则。果然,巴黎的交通陷入了瘫痪。
出租车司机们知道,巴黎的交通之所以能够平稳运转,是因为人们基于实践明智地无视了部分交通规则,于是他们可以通过事无巨细地遵守全部规则来使交通陷入停顿。这种做法在英语中通常被称为 “照章办事”罢工 (“work-to-rule” strike)。】—《六论自发性》

有没有不用翻墙可以随便注册且中文用户较多的实例存在呢?
我所在的实例无法通过关键字检索嘟文,去微博搜了一圈也只能看见几个大站的名字,而且好像都被墙了……
如果没有我就还是在这苟着吧,为什么我们小站也会被墙?!好奇怪。

终于画完最后一个 drawing trees 的 projext 了。躺平NOW :ablobcatbongo:: :ablobcatbongo: :ablobcatbongo:

口口声声“不是离不开豆瓣,而是离不开友邻”的豆红,不是“圈子”心态就是“明星”心态。

金像奖非常有偏见。前几天看《黑社会》,看到梁家辉演的大D,感觉有点模仿吴镇宇的靓坤但远不如靓坤那么经典。在同一部戏里,也不如任达华。大D这个角色我以为是男二。跟梁家辉自己演过的角色比,也不能算最好吧。但是这一年梁家辉凭大D获得金像影帝。

然后我开始看无间道系列,看到2的倪永孝。我知道吴镇宇没有拿影帝,就想查一下这一年是谁拿了。然后发现是刘德华《大只佬》。

把历届金像影帝翻出来看了看,我反正是真的想不通,刘德华,黄秋生,张家辉,刘青云,曾志伟,谢霆锋,郭富城……这些人都比吴镇宇强在哪了,其中好几个都得过好几次了。连林家栋都得了,还没轮到吴镇宇。

著得真係好睇,黑衫黑褲加拖鞋本狗好鍾意
鸟瞰中国.Ground and Aerial Views of China.摄影BY J. P. Koster.约1940年

多年以前,在天涯社区里读到过这篇《妓女日记》。这篇作品由一个ID“爱你不久”的朋友在2005年陆续发布,引起过一阵轰动,最后在网信办要求之下全网删除。
多年以后,又在别处看到这篇作品,此时才惊觉其档案价值。这些记录像是一个伤疤,见证了一个时代下的身影。与潘绥铭、黄盈盈师生所做的研究相呼应,能更好地照见这个群体。因此四处搜寻,大体上补全了作品。
文章封面是清芬路,也是作者曾经活动的地方。现在已经拆毁。

第一篇:plume.pullopen.xyz/~/%E7%8F%BE
第二篇:plume.pullopen.xyz/~/%E7%8F%BE
第三篇:plume.pullopen.xyz/~/%E7%8F%BE

当你抚摸猫时,猫在想什么?它们本是生活在宇宙中的高维智慧种族,2000万年前来到地球,你所见到的毛绒绒的模样只是它们在三维空间的投影。其实猫并不喜欢抚摸,物理接触会破坏躯体的超弦结构,它们原本的寿命达到数千年,因为人类的碰触才变得如此之短;甚至就连喂养都是多余的,猫早已进化到能从真空中汲取能量的地步,有机食物对它们来说无异于毒药。
然而,猫还是自愿被人类饲养,因为它们知道,这是拯救人类灵魂的唯一方法。人类无法真正爱上同类,所以需要一个无条件投射爱意的对象,猫儿们早已清楚这一点。于是它们假装被驯服,假装需要人类的关怀,在战争、大屠杀、金融危机和种种灾难之外,给予人类仅有的慰藉。处在人类的怀中时,它们总会想,这就是这个弱小而又充满苦难的种族自认为叫做爱的东西。

1993年的广州北京路。跟我印象中有点差距

接上。贫穷的国家在我身上留下了什么印记呢?就是用不完的餐巾纸永远带身上,所以每回收拾包和外套,永远有不同餐厅LOGO的纸巾,车里的抽屉也永远有来自各处的纸巾,无论在发达国家待了多少年都改不掉这个习惯。
因为出门必须带手纸,是中国特色,哪怕没有鼻炎,自备擦屁股纸也是必备生存技能,中国的公厕三十年前怕人薅纸而不放纸,三十年后也没太大改善。时至今日那些富丽堂皇的大卖场,看起来是比寒酸老旧的欧洲要强多了,可公厕隔间里很多依然没厕纸,厕纸永远在洗手区,怕人薅了放包里自用。
一旦回了国内,同行的人要去厕所,互相都会问一句:“有纸没?没的话我有。” 总之都会做好公厕没纸的心理准备。
所以很多人理直气壮地问女性:“你为什么不准备好卫生巾?”问得并不突兀,国人大多数就是活在默认公厕没纸,该自己准备的认知里。擦屁股纸都要自备,至于没随身携带卫生巾而倒霉,在他们的认知里就更活逼该了呗。

国男没纸总会问女人有没有,因为女人总会奇迹般地带纸。

我觉得国内为了卫生巾吵起来是很正常的。这个国家到现在都还处于大量公厕不放纸的水平,怕人薅纸带回家自己用。就连很多比较上档次的卖场,隔间里也没有纸,纸在洗手区,人来人往的,可能薅纸也不敢真的厚脸皮使劲薅放包里带走。我小时候是这样,三十多年了,还是这样。三十多年了,这依然是一个公厕不敢正常放纸的国家。何况是对卫生巾的认知。

有很多厚颜无耻吃爱国饭的sb大v,一边夸国内好,赶英超美,一边宣传生育焦虑,不生孩子没人擦屎,被护工虐待。其实这类人是真正的国黑,心里门儿清,再给你几十年,依然还会是没完没了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医保水平和社会化养老水平永远赶不上发达国家几十年前就做到的事情。甚至几乎给科技发展也判了死刑,大约ai辅助照料也永远不可能,几十年后还得靠人力擦屎。心里门儿清还在这里使坏,祝他们如愿以偿,求仁得仁,死在自己的屎山屎海里。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