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瀑布》
https://neodb.social/movies/6018/
idea不错,结尾好,但主体部分的戏写得平庸,亮点不多,尤其是精神病院唱歌一段怪怪的
@violetta 谢谢提醒!
@RicardoAlter 妈哒我还给好多人推荐过它
@RicardoAlter 求问火绒怎么了…
看过《奇迹》
https://neodb.social/movies/26884/
有些矛盾。要求一部献礼片去触碰真正的社会问题无疑是痴人说梦,可是回看过去一年的国产院线,除了这种书写方式之外,现实主义几乎没有容身之地。
看过《上帝之手》
https://neodb.social/movies/10031/
自传体故事。如何在形式上处理记忆是个有意思的话题,上帝之手里并没有出现常见的多年后的自己的旁白声,但是记忆却常常不掩饰自己是一个被搭建出来的场景,直接与今天对话(像是小姨“我会成为的灵感吗”)。
#抑郁自救
时间管理有重要紧急四象限法则,情绪管理也可以以此类推。
建立坐标系,把事情分为「是否有用」和「是否快乐」。前者是社会价值判断,后者是个人感受。
1.有用并且快乐→立刻去做
比如帮助他人鼓励他人/钻研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照顾家里的动植物
2.有用但不快乐→按计划做
对有些人来说是上班上学,对有些人来说是打扫卫生
3.没用但是快乐→抽空就做
比如发呆/追剧追番/吃顿好的/睡个懒觉
4.没用而不快乐→尽量别做
比如苦思冥想一个暂时找不到答案的问题/责备自己/怨恨世界
(没有图也懒得画图……)
发现自己沉浸在痛苦中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这件事有社会价值吗?这件事让我感到快乐吗?
如果两个答案都是否,不妨把自己拎出来一下,换一件事情做。
读过《开端》
https://neodb.social/books/258578/
主故事中规规矩,一日囚的各种可能性都做了推演,刑警队审讯的部分甚至可以说精彩(老张“吃饭了吗”的细节印象深刻)至于两个番外就是无聊的说教了。
点击看猫猫翻肚皮
俗话说得好,棍棒底下出孝子。
俗话又说得好,久病床前无孝子。
问题来了,如果一个久病的父亲每天揍儿子的话,会生产出一个怎样的儿子呢()
#思维实验#
看过《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https://neodb.social/movies/18728/
印象最深的是女主和漫画家分手那一场,女主说“你总是想用语言概括我,而不去感受”,和我对整部片子的观感形成互文。问题就在于,拒绝语言的暴力后,我似乎更加找不到打开这部影片的钥匙。隐约感受到是不愿被选择所困,总想挣扎出去、透一口气,但这种“十字路口徘徊”仅仅是一种情绪或者存在主义式的孤独状态吗?文本内鲜有其他可供解码的钥匙。
Catch up! Cats and kittens! Don't get left behind
https://open.spotify.com/track/7afDukwRRDs0rmg3leQ8ti?si=YAPPQW7OS7CI8sHp7ajNWw&utm_source=native-share-menu
Se non è vero, è ben trova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