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两个电子书下载网站,供象友收藏备用:
1、Z-Library for IPFS(基于 Book Searcher 项目搭建的):象友可以通过访问
来访问该网站。它是一个基于 Book Searcher 项目搭建的搜索网站,为您提供了广泛的电子书资源供您下载阅读。
2、安娜的档案:象友可以通过访问
来访问该网站。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电子书下载网站,提供了世界最大的开源及开放数据图书馆。
可以在这里找到包括科学论文、图书、杂志和漫画等各种类型的电子书,并进行下载。
标题:《“就像军队”:塞尔维亚中国矿业公司对工人的严格规定引发强烈反对》
作者:RadioFreeEurope
笔记:之前有一部纪录片《美国工厂》讲福耀玻璃前往美国设厂投资的。那部片子呈现了美国传统制造业工人文化和中国式更倾向劳动控制的管理方法的冲突。一个有趣的画面是,前往中国参与培训的美国管理人员赞叹于工人们每天都列队整齐喊口号、开早会,于是在回到美国后,他也打算在工厂内实施一下。当然,结局很尴尬,没有人理他。这则新闻并非美国,而是巴尔干国家塞尔维亚,南斯拉夫曾经的主要组成国。每当这时我们才想起,日常中面临的各种控制管束,可能在世界上许多地方都是异常的。另一个引发的思考是,很多地方明明本地工人工资比大老远运送中国工人过去要便宜得多,但很多中国企业在海外仍然倾向大量雇佣中国工人,这也许并不是什么技术问题,而是控制问题。
重点:
1. 中国金山建设公司(管理当地铜矿)的一份内部文件显示,工地上的工人预计每班开始时都会列队接受经理检查,并一致向主管打招呼。
2. 员工被告知要宣誓“安全宣誓”,誓言将尽最大努力遵守公司规定。但是只有中国工人被要求参与宣誓。
3. 这份内部文件提出后,立即遭到了矿工工会的强烈反对,但公司最终还是通过了该政策。塞尔维亚劳工、就业、退伍军人和社会政策部展开了检查,认为公司似乎没有违反法律。
4. 金山建筑过去曾经以限制行动威胁中国工人,不得向外透露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也不得接触当地塞尔维亚社区。
真的很同情现在的中学生,十几岁的年龄,因为互联网发达的关系,就知道职场剥削、劳动法不能严格执行、社会保障不到位、性别不平等、性侵犯泛滥这么多的问题,并因此产生绝望、抑郁的情绪。80后90后小时候还是傻呵呵的,直到撞上南墙,就算通过报纸、书刊、长辈了解了一些社会现实,所得到的信息也是有限的,没那么鲜活,也因此没那么刺眼。当然,睁开眼看世界总是幸运的,单从这一点来说,不应因为免除了阵痛,就把蒙昧视作好的,可人的认知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本应步步为营的成长过程里,感受许多黑暗扑面而来,未免太残酷了,也有很多孩子因此抑郁甚至自杀。可话说回来,幸福无知的童年,也只是历史最新的发明吧,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大多数的年头里,每一代底层的少年儿童,都生活在各式各样的苦难里,雾都孤儿,卖火柴的小女孩,流浪的三毛,都不只是文学形象,而是现实群像,我外婆的童年就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乞讨度日,外公也是年幼失怙又遇上打土豪。也许只有最近的我们这几代人,会发出这种感慨。社会的发展,本就是每一代儿童的人权处境比上一代进步,就算现在的孩子们,看儿童乐园里他们的笑脸,会觉得确实是在进步的,确实比我小时候生活幸福得多,可当他们到了青春期,会发现那些幸福是被商业的力量强行堆起来的,这些商业并无保障,而下面是破砖烂瓦在等待着他们,想到孩子们在经受这种残酷的落差,会感到难过——当然,也许我没有权利、没有资格替人难过。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平等、公平、正义,进步没有止境,下一代人本来会对这些价值提出更高的要求,可是,接下来就是几十年人口周期下行的开端,这历史进程不可逆转,而我们,连我们自己这代人对平等、公平、正义的标准都实现不了,自顾且不遐,何谈孩子们,何谈未来呢。已没有资格同情他人,却又只有同情可施予他人。
刚看到慕容雪村的一条推,其中有一段关于钱钟书的:钱虽然并不太喜欢红楼梦,但是在文化界对红楼展开大批判时始终一言不发。我以前对钱无感,看到这里还真觉得挺佩服的。这种“并无一字”的精神真是太重要了。你说文革那个时代,能说的话题比现在还少,好容易遇到一个能说、说了有好处,而且正好也是自己本来就想说的话的,这还不久旱逢甘雨?可是钱钟书偏偏能憋住不说,这实在是太可敬了。为什么不说?这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个“地瓜熊测试”的意思了——因为那个时代的地瓜熊会很开心,所以我偏不说。要说尊严感,这是顶级的。
https://twitter.com/hawking197428/status/1706175469962576352
推特:#小时 近日,抖音上掀起了一场“实名支持8小时工作制”运动,众多工人劳动者手持身份证宣布自己实名制支持8小时工作制,反对12小时工作制。
(来自李老师不是你老师23/09/19)
原链接: https://twitter.com/whyyoutouzhele/status/1704052216401727902
备份1: https://archive.ph/wip/s0VVf
备份2: https://web.archive.org/web/https://twitter.com/whyyoutouzhele/status/1704052216401727902
看过《天气之子》
https://neodb.social/movie/3ULeoeK0CuJHa1h2bt7ZeK
很有意思的反类型,但似乎觉得表意没有完成。感觉要讲的是“世界糟透了,但是你很好,所以我不要拯救世界,我要你”……但是文本内部世界如何糟透了着力不够,导致结尾男主“我们真的改变了世界”的雀跃有点摸不着头脑。
今日推荐4个可以用来接收注册短信/电话的虚拟手机号平台,可以用来注册twitter/telegram之类的账号。
请注意,前三个均为免费使用无需注册,第四个是我使用比较多的,充值十多块钱可以用很久,提供实体手机号码注册,成功率更高。
前三个平台更适合非重要账户注册!
1. https://quackr.io/
这个平台提供22个国家的虚拟短信接受服务,免费好用,无需注册,不支持中文(浏览器自带翻译就好)
比较特殊的是,甚至提供中国的虚拟手机号,实用性很高
2. https://freephonenum.com/
这个网站每天每个人可以使用5条短信,无需注册,有中文。提供10个美国、5个加拿大的虚拟手机号,也可以发送短信,使用轻便
3. https://temporary-phone-number.com/
这个网站提供欧美、香港、日本、马来西亚等十几个国家地区的虚拟号码,无需注册,不支持中文,网站使用体验还不错
4. https://sms-activate.org/?ref=8116261
我使用这个网站比较多,需要付费,有非常蹩脚的中文翻译。可以提供实体手机号接收短信和电话,每个号码20分钟有效期,如果没收到记得更换或退掉,使用体验还不错
分享在国内快速注册自用美区Apple ID的方式
1. 注册一个全新的邮箱账号,建议使用outlook,无需手机号码验证(163很可能收不到验证码)
2. 在浏览器中输入苹果账号注册网址https://appleid.apple.com/account
3. 正常输入信息就好,然后验证邮箱账号和自己的手机号(短信)
4. 手机上Appstore登陆上面的账号,随便点个软件下载,会弹出验证,点进去会要求选择paypal或银行卡,‼️⚠️这里一定注意,paypal和卡片选择都不要点!
5. 进入https://meiguodizhi.com,
生成街道、电话、邮编等地址,建议选择蒙大拿之类的免税州,填写好点击下一页~
这样就完成了,拥有属于自己的美区账号~
看过《奥本海默》
https://neodb.social/movie/5VHXvvI05hLkzedOSVa4z2
视听语言优美精致到一帧也舍不得错过,同时又打心底里对雕琢到每一帧的节奏感到疲惫。和话剧《哥本哈根》形成对比,历史不是测不准,而是太准了,任何在一个人的讲述中含混的细节,立刻会由第三个人的视角补上。
今年刚看完《火线》就出了两档解读节目(真巧呀
1. 荡科长《All in the game》
https://space.bilibili.com/3493143785769209/channel/collectiondetail?sid=1241830
2. 机核《火线》导读
https://www.gcores.com/albums/185
看过《喝彩!》
https://neodb.social/movie/1FwpdK2eXsNpxv3i89SrVO
调度和光影极佳。感觉最有意思的是错位的成长叙事,这场出游其实是一场儿子的成人礼,但故事是以想帮儿子完成成人礼(并最终失败)的父亲为主要人物讲的。
任意转换 epub 书的横竖排。(可批量)
- 大陆的朋友可以更方便的转成横排来读港台的书
- 港台的朋友可以更方便的转成竖排来读大陆的书
- 大陆港台的朋友可以按自己的喜好转换读日语书
现在还可以简体,繁体之间一起也转换了(见下图效果)。
地址:
https://github.com/yihong0618/epubhv
pip install epubhv
epubhv a.epub
epubhv b.epub --h
readme 里有具体使用方法。装上 python 和 pip 就能用。
帮给在出版社打工的朋友来毛象发发一些买书经验(?也不算 大概只是普通分享 )以下是朋友写的部分:
1⃣️其实网上传的那些电子书资源网站出版社的编辑都知道,甚至比大多数网友更清楚有哪些。
2⃣️一本引进书的版权多数情况是5年。在各种审核(书号、审查等等),能在市面上卖的时间大概只有1-3年。
3⃣️封面工艺拉满和塞周边只是为了防止想看实体店人去pdd直接买盗版。
4⃣️在线上读书(wx读书,豆瓣读书啥的)你充月卡和花一笔巨款买阅读权,出版社也是一笔都拿不到的。因此这类平台的想读数越高,出版社反而更会延迟上架电子书。
5⃣️一本实体书的成本大约是定价的4折,一本新书出版的时候会把售价卡到7折左右(会维持三个月)。
如果见到一本近几年出的书4-5折开卖,那基本上就是近一年能买到的最低价了。
当然挣扎了这么多也还是干不过明星的一句话宣传(。)
⬆️以上!总的来说第四点还让我蛮震惊的……原来在微信读书上读书并不会为出版社带来任何收益(会员还那么贵让我有了给出版社信仰充值的错觉啊啊啊)请多支持实体书()!
以及要注意一下一些图书的绝版时间这样!希望大家都能拥有愉快的阅读生活
Se non è vero, è ben trova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