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刺青时代》
https://neodb.social/books/3937/
读过《香椿树街故事》
https://neodb.social/books/23883/
听过《Promenade》
https://neodb.social/music/album/253224/
弦乐悦耳。The book lovers一首的报菜名有意思
读过《城北地带》
https://neodb.social/books/10995/
听过《Everyone's Got One》
https://neodb.social/music/album/273033/
有的事情真的会让人忍不住笑出来。有人写了一首诗,如下:
“闭嘴!
说你呢
高高在上
一片聒噪声
平添几分燥热
自以为聪明
肥头大耳
土堆里
蛰伏
5年以上
才爬出阴间
却只会用屁股
唱夏日里的赞歌
不知人间疾苦酷暑”
然后看到了通告。
现将相关核查情况汇报如下:
经宣克炅本人陈述,其有晨跑的习惯,已坚持2年多。7月15日7:43分许,其在小区外跑步道上跑步,因头顶知了大叫扰乱心绪,近日天气又闷热高温,于是写了一首以鸣叫的知了为主题的“打油诗”,发布在其个人微博账号。
中心已对当事记者宣克炅进行了严肃批评教育。
1、目前,融媒体中心已对当事记者提出严肃批评,并要求当事记者再次认真学习《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员工网络行为准则》和《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新媒体账号管理规定》,并责令宣克炅在所属新闻采访部部门全员会议上作出深刻检查。
2、融媒体中心将进一步严明宣传纪律,要求全员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四个意识”,认真学习研读相关员工网络行为准则,管好个人社交账号,注意网上网下言行,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听过《最伟大的作品》
https://neodb.social/music/album/272305/
对歌词意见倒是没那么大,反正本来也听不大清。但是旋律听感实在是太重复了,没听到什么亮点。还有编曲怎么会这么俗气
看过《纵横四海》
https://neodb.social/movies/139/
读过《十七岁的轻骑兵》
https://neodb.social/books/103684/
很有意思的是路内小说里的17岁总是他(和故事里的女孩们)成为中产的一段前史,并且在回望的视角中成为一种异质经验。
读过《一起连环绑架案的新闻》
https://neodb.social/books/648/
从叙述的命运感和考究的形式感里还能看到是那个熟悉的马尔克斯:临别的子弹、戒指的归来、发疯的公鸡等等。看完最大的遗憾是,之前写一个关于绑架的剧本前没有好好看这本书,竟然写出了被绑架者问绑架者名字这样的对白(羞愧)
看过《热血警探》
https://neodb.social/movies/3322/
一个几乎不成立的反乌托邦,因为喜剧的大类型似乎能被接受了……但还是觉得故事设置和人物都过于简单粗暴了
听过《Modern Life Is Rubbish》
https://neodb.social/music/album/875/
确实没听出好处
看过《变脸》
https://neodb.social/movies/349/
谎言,猜测,疑神疑鬼,越来越像真实的婚姻了
听过《Pisces Iscariot》
https://neodb.social/music/album/7464/
看过《下一站,天国》
https://neodb.social/movies/3103/
一部像是生涯总结作品的处女作。整部电影作为一个隐喻,真的太迷人了。当然可以说其中有很多不符合经典剧作法的地方,但这部电影是是枝裕和极其私人的表达(比如关于剧情常见的一个疑问,如果有纪录片,为什么还要电影?是枝裕和自己就是从纪录片转而拍电影的,这部影片中给出的答案是,电影是对记忆的筛选,让记忆永远脱离死亡与遗忘——这应正是是枝裕和自己对纪录片和电影的关系的思考)。“过了50年我才意识到,我参与了别人美好的记忆”,既是指少年往事,也是指五十年电影拍摄的过程。
看过《真相》
https://neodb.social/movies/4136/
无论是作为导演还是编剧的是枝裕和都发挥得中规中矩。尤其是作为编剧的是枝裕和,结尾的母女和解处理得太过温情脉脉了,导致无趣。也许结尾可以把谎言处理成维系亲情的纽带,让这个以谎言开始的故事以谎言结束。
听过《True Stories》
https://neodb.social/music/album/127792/
原来Radiohead名字就是从这儿来的
Se non è vero, è ben trova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