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erkin 我觉得这种情况不矛盾,甚至谈不上“反贼转粉红”。以我上学时的感受,能在初中就通过非学校渠道了解六四、大饥荒等事件的同学,或多或少都已经算privilege。对他们来说这些信息作为“一般人了解不到/不配知道的东西”的意义远大于政治立场本身。在课堂上与历史老师叫板,也属于向其他同学展露优越感或所谓“精英气质”(且在我读书的时候,这种言行并不会招致惩罚)。
我青少年时期是比较排斥“谈政治”的,并非当下“艺人不要谈政治”的含义,而是对一切喜好公开讨论政治话题的同龄人都敬而远之,无论其立场。大概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相似的、凌越于普通人的气息。

关注

@yiheru @[email protected] 更多时候青少年的“谈政治”,是对某些政治人物生平、历程等等了若指掌如数家珍,并以此为傲。遇上此类“精英”,当然远之为好。

登录以加入对话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