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protected] “反贼竟是我自己?”+“我怎么可能错?”系列…😎
@[email protected] 这个国家出了这么多败类,那是不是此国五毒俱全?😂
@normanzxy 连岳上街,碰见一个熟人,对方亲热地叫他:岳!连着碰见好几个人,都这么叫。连岳心想,今天是怎么了?难道有人想害朕?又碰到一个人,对方也这么叫。连岳答应一声,问,今天怎么大家跟我都那么熟啊?对方回答:没有啦,你“连”都不要啦,那不叫你岳,叫啥?🐶
@normanzxy 也可以这么理解:我这人去你丑国可是没问题的啊,回来以后如果有问题,那就是千里投毒,责任全在丑方!(一个解释,不一定对)🐶
起因是有博主反映:高校女生因唐山事件,在食堂吃饭时看到桌对面有男生坐下就立马转移。一位“考古學人”大v评论“纯属有病”,还言之凿凿“把每个男性都当作潜在强奸犯和杀人犯是极端主义最想达成的效果”——我想转发“真正的极端主义是把每个男人都当作潜在强奸犯和杀人犯,并仅仅以此为理由把他们关进集中营”,然后就发现自己账号已经异常了
说唐山的事情只是治安案件而不涉及性别议题,其实是很好反驳的:奥斯威辛也不只有犹太人,所以奥斯维辛就不是种族灭绝了?所以真正的问题并不是如何反驳,而是明明如此站不住脚,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一口咬定这种事情不涉及性别冲突?他们在怕什么?我觉得最合理的解释是:首先,最表面的原因是,他们害怕在原有的社会议题中增加一个议题,这个反应出自于维稳的直觉,也就是“不要生事”。其次,往深层次里说,是因为性别压迫是男权社会的根基,而男权意识形态又是极权主义的根基。所以女权主义,看似就是几个女生的抱怨,其实具有动摇根本的力量。女人不甘奉献牺牲的地位,老人孩子谁照顾?暴躁的男人谁安慰?社会保障缺失的口子谁来堵上?简言之,这代韭菜的价廉物美,下代韭菜茁壮成长,前提都是女人得默默承受这些代价,并且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牲口一旦开始琢磨“凭什么”,畜牧业就完蛋了。女人这要都醒了,那还得了?
@normanzxy 别问,问就是回到拉萨(以前拉萨街头真就是乱拉乱撒)😎
@normanzxy 他还会说:言论自由…我的地盘我做主…🐶
@dasheng 论利维坦是如何养成的…明明有法律在(当然经常是摆设),让它不是摆设就行了,当然也很难。🐶
@nothingbut @Jiangzibi 这位朋友心善。现实当中,更多的情况下是这样:don’t try to be a hero, try to beat a woman.既然踹了近乎白踹,那当然会有更多的人去try一try……
@normanzxy 所以为跟抖手区别,影视审核人员基本可称为妖艳贱货了😂
一些白交的学费
Tiktok 伦敦这事表明中国在非洲的学费都白交了。当年走出去的战略把非洲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第一站和试验田,收获的教训很多:工会、劳资冲突、劳动保障制度、企业责任、环境保护,林林种种。中国改开以来放任的右翼自由意志主义(Right-libertarianism)也就是让民企去极力剥削底层劳力,作为支撑庞大权力机构的动力。这种意识形态里发展起来的民企已经把压榨劳动力视为天公地道——虽然我作为老板压榨了你工人的血肉,但是我付你工资了呀,我养你,你有什么立场和我叫板?这理直气壮在非洲经历过民主化浪潮的NGO林立和媒体多元环境里踢到了铁板。
海外许多相关研究对此现象是相当客观甚至宽容的:有梳理事实的田野调查,有分析文化冲突根源的,有梳理关于中国的“流言”如何在各路媒体上传递的,有分析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并非新殖民主义的。另一方面,很多中国企业也学会了适应环境,学会了和工会、NGO、媒体打交道,也不再一味从临时雇佣、超长工时、削减福利等方面来抠成本。中国企业对环境是敏感的,而中国企业的行为也常常取决于当地劳动体制的多层次格局。
这些成果有多少被传递进了中文语境呢? 中文官方语境里非洲的NGO依然是西方国家在非洲扶植的势力,非洲媒体和西方媒体沆瀣一气抹黑中国对抗中国崛起。民间语境里黑人依然又懒又奸。中国做中非研究的学者里,有见地的文章多用英语写发海外,给中国政府的政策建言里只说几句套话场面话。
知乎上的一则2021年的回答“从我的非洲工作经验看中国如何解决劳资矛盾”里体现的观念依然典型。
“我在非洲工厂上班时,也负责招聘,我们招聘的条件中最重要的,就是不找有工会背景的,只要参加工会的一律不要。 因为工会一般很麻烦,它会和你各种搞,当然不否认工会维护了工人的一些合法权益,但它胡搅蛮缠和你纠缠不清的情况也不少。 比如参加了工会的工人很难开除,明明是工人本人偷懒导致被开除,工会会说工厂是随意开除,于是狮子大开口要赔偿。
在非洲工作之后,我体会是,如果放任这些工会,劳工权利ngo组织大规模的劳资冲突,在当下的非洲是害了工人而非有益于工人。 因为这些工会,ngo组织提出的很多目标,维护劳动权利啊,对抗资本剥削啊,不否认很高尚,但不合时宜,不符合实际。 在非洲,比强制性八小时工作制有利的,是多加班多拿些加班费, 比放任工会与资方冲突对抗有利的,是给资方多一些权力,比ngo动辄以环保和少数劳工健康的名义停工有利的,是偏向国家整体利益,先发展,先赚到钱,先能让全体老百姓吃饱肚子。 在非洲,有非常诡异的现象,一边是满大街失业青年,无业游民,大规模的失业和贫困; 一边是少数国企和西方大公司以西方标准行事所导致的各种低效率和无效率。 一个老板跑去投资建工厂,稍微对工人严格一些,要求多加加班,就被各种ngo以破坏劳动休息权利为由告上法庭。 好啊,我不侵犯劳工权利,工厂我也不干了。 你说,谁的损失大?”
这位深度认同右翼资本家的中层甚至搬出马克思:
“按照马克思的理论,创造价值的只有劳动,其他所有非劳动的活动都不创造价值,他们只是分配价值。 所以类似工会,劳动ngo,他们并不创造价值,他们只是分配价值。如果放任这些组织壮大,获得优势地位,那么在价值的分配中他们将占据主动。可以想象,社会中不创造价值的部门占据了分配价值的主动权,而真正创造价值的部门在分配价值的过程中低人一等,在这样的社会里,大家一定忙着争夺分配权,而不是想着怎么创造价值。大家都不想着怎么把馅饼做大,而是天天想着怎么从别人嘴里抢到更多的馅饼,这样的社会必然停滞不前。”
脑子就是这么混乱而扭曲。
九十年代为了平息风波发展经济推出一系列“黑猫白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后来“打左灯往右转”一系列诡辩术被视为开明派策略,也成功地解构了逻辑和常识,谋杀了很多讨论的基本概念,终于姓社姓资从不讨论变成了不可讨论。小平还是很厉害的。
@normanzxy 中产阶级最大的幻灭感,可能在于没有证。如果能办个证,盖个大红公章,最好还能给个黄马褂啥的,大概就踏实了。那时的幻灭感,最多也就是些细节和个人过节:隔壁老王也中产阶级?就他也配?我这可是2008年的中产,他那是2018年的,毛啦!😎
@normanzxy 那是说明徐汇人死都不离婚呢,还是爱死都不爱离婚呢?不能想不能想…😂
@normanzxy 如果皇上放了一个屁,那环球屎报一定会出评论员文章,反复说明:皇上放的屁,那能叫放屁吗?那得叫高耸龙腚,洪宣宝气!
@normanzxy 分而治之,重点在治之,分,不过是用什么办法的问题。你要跟人讨论,这分得不对啊,那就入套了。可是你要反对“治之”…呃,这也是可以反对的吗?😂
@linanxin1983 “中伦先生,您也来吃席?”“吃席,吃席,我的临死大会,这席,我不来吃,我看谁敢动筷子?”😂
@normanzxy 周帅注意啊,要还在微博上,一顶反思怪的帽子,就给你扔过来了啊!😂
半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