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我对人类的基本态度。」笑死,真不愧是我敬爱的托马斯·慢老师。

PS:推荐他的网易云博客「魔山人工智能」和「自由出版物」《冬泳记》(已买)。

1. 女权主义法律学家凯瑟琳·麦金农曾说:性征对于女权主义来说,就如同劳动对于马克思主义一样:也就是一个人拥有的最重要的东西,然而也是被剥夺的最多的东西……为造福他人对某些劳动进行有组织的征用,这定义了一个阶级——工人阶级——因此,为了他人使用而对某些性征进行有组织的征用,定义了这个性别,女人。

2. 生育,如今依旧是带有国家意志和传统伦理的分配给全社会的任务,而这个「负担」最终注定落在每个家庭里的女性身上——她们有符合生育条件的生理特征和远高于自身需求的社会期望。

因此,在大众能够坦然接受生育率必然降低的事实——或者我们鼓捣出赛博朋克式的人工子宫与社会抚养体系——之前我们都应该更谨慎的面对婚姻。
3. 最后声明,我聊的不是抽象的「爱」,我聊的具象的性,是生育,是婚姻。

11月初写的《性的交易与剥削》
mp.weixin.qq.com/s/hlAflJp-U4E

肮脏、饥饿、孤独、生命危险、精神疾病,当然还有暴力犯罪。
《法兰西特派》

我所受的九年义务教育告诉我,「国社」这个名词是纳粹的意思。

我喜欢的东西,公路赛车。
骑在越野车上看见的世界。
妈妈煮的菜。
遥香生气的脸。
大门差劲的画。
吉川的笑话。
纪子的裸体素描。
说梦话的狗。
波士威士忌哈伯101。
唱国语歌曲的王菲。
齐达内的控球。
库斯图里卡的电影。
TOM WAITS的歌声。
烤得焦焦的培根。
没有洞的甜甜圈。
吃了不会痛的冰淇淋。
海龟下蛋。
不吵人的蝉鸣。
彩色的熊猫。
无底洞的口袋。
无痛的针头。
不能再用的牙刷刷毛。
永远不会变红的绿灯。
没有人知道捷径。
永远不会来的考试。
《青之炎》

BGM:The Post War Dream/Pink Floyd

在一个写作群(付费的)里潜水。某天来了一个新人,一开始群聊还算正常。直到新人说,自己15岁,马上要中考了。群聊画风就从文学变成「劝学」了。

有人说,等你18岁有了作品再来吧;有人说,你现在弄这些没用,以后挣钱当人上人才是真的;还有人说,每个年龄都有本职工作的,15岁就是读书考试,25岁就是工作挣钱结婚生子。最后群主说,钱我退你,你赶紧走吧。少年说,我能不能再待一天?

好吧。

没想聊什么对与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真让我感到疲惫和厌倦。

可爱的小朋友,祝你以后能如愿成为科学家。

「希望妈妈给我买三个玩具,希望妈妈给我买奥特曼卡片。」
挂满许愿卡的整座桥上,我敢说就这位可爱小朋友的愿望实现的可能性最大。

给我五十块的槟榔吧美丽的西施
省道并不只有廉价的荒芜
即使我已老去又没有存够钱
然而我也曾经有过迷人的青春

我无法对着过去发誓
我无法再遇上五十块钱的独舞
甜心宝贝她知道
这是回忆一样曲折又斑驳的长路

给我闪亮的温暖吧美丽的西施
省道并不只有骄傲的荒芜
即使我已老去乡音又不甜美
然而我也曾经有过一场华丽的战争

没有人要对着过去伤悲
省道的尽头是没有人的小村
村里有我深深爱着的人
睡在斜阳里的青鲲鯓

陈升《61号省道》

在战争面前,歌剧都是残忍的。

《寂静山岭》

关于农民工读海德格尔这件事,我真觉得没什么值得讨论的,农民工也是人,是人就会思考——正如尼采所说「人是形而上的学的动物,人在本质上就是一种不能不寻找上帝、不能不追求意义的存在。」

真正值得讨论的是,哲学走到今天,对于大众而言不就是个死胡同了吗?左翼与新自由主义纷纷败下阵来,除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大家又能读什么呢?还有什么新的东西值得读吗?

二战的时候大家在读存在主义,文革的时候大家在读存在主义,改革开放之初大家也在读存在主义。

为什么冷战已经结束三十年了,青年人还在读存在主义,为什么这个世界也没有比过去变得对他们更好?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