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秦大一统的法家三要素:律法、文法吏(刀笔吏)、编户齐民。就这三要素,后世学了几千年。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总是有人喜欢给别人上课,讲述这个世界的真相,侃侃而谈,钱啊、权啊、欲望啊、痛苦啊、大国博弈啊、男男女女啊。但我告诉你吧,真相只有两条:第一,每个人都会死;第二,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

通俗文化总会有两层完全矛盾的特征。
1.更贴近于劳工和边缘群体阶层需求的,不受「上流社会」重视的,马克思主义的,左翼先锋的。
2.强制灌输的消费主义产物,对国家权力的辩解,蛊惑人心的骗术。

因此,通俗文化最终既可能成为人民的喇叭,也可能成为人民的囚笼。

而区分1和2的关键在于:作品是否有教育和反思意义?表达者到底是来自于「人民之中」还是「人民之上」?

成为自由主体的第一步是真正释放自己的理解能力与判断能力,即脱离「由社会环境所塑造的」价值影响,仅仅依靠理性与道德感,不被「实用目的」所束缚。

「什么是文学理论?」包含了两个问题:1.什么是理论?2.什么是文学?

理论有两种:1.某些自然科学中的定理;2.一种解释。文学理论明显属于后者,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解释,它是对常识性观点的反驳和质疑,同时提出可供探索的新概念,涵盖了包括哲学、人类学、艺术史、电影研究、性别研究、心理分析、社会和思想史在内的诸多学科。所以,理论是永无止境的(西西弗斯式的)预测、推翻与折磨。

文学不仅仅是故事、诗歌和戏剧。文学可以是所有具有文学性的东西,它需要格式,但又在不断的突破格式。文学是建构,也是解构;是集体性的,也是个人主义的;是饱含深意的,也是提供愉悦的;是意识形态的,也是反意识形态的。文学是在虚构情节里对语言的精炼与综合运用,以达到某种互文(自反)性的审美目的的工具。

《自己去看》,苏联残酷版的现代启示录,关于死亡与战争的故事,没有人是胜利者。

当人生的重击到来时,你会痛恨生活的琐碎,我们希望挣脱现实,到虚幻的喧嚣中去,然而只有真正诚实的面对内心最贪欲惊恐之物的时候,才能在回忆的迷雾中找到自己。

北京、那不勒斯或其他什么地方,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不曾结束的夏天,很难说《上帝之手》与《阳光灿烂的日子》哪个更好,他们都非常好。

《法兰西特派》真的太好看了,值得逐字逐句逐帧品尝,我单方面宣布,这不是电影,是艺术!

「我对人类的基本态度。」笑死,真不愧是我敬爱的托马斯·慢老师。

PS:推荐他的网易云博客「魔山人工智能」和「自由出版物」《冬泳记》(已买)。

书腰就是最反人类的设计之一,要是真多那半页儿纸你给我做个书签行不?

@nightvoyager 我觉得可能是两个原因吧(我猜的)。
1. 重大隐瞒、欺骗、PUA。
2. 双方或至少有一方对如何亲密关系有重大误解。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