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永远在迫近是死亡的本质之一。

人总要学会与他者保持距离。否则,要么本体执迷于吞噬客体,因而狂妄;要么客体无限的吸引本体,以至迷乱。

读东西就像小孩吃食。孩子胃口小,一顿吃不下什么,但总是想吃,越是没吃过的越是好奇,眼大肚子小,尝一口,刚入了嘴,片刻饱腹。有时候零食吃多了,正餐反而没了胃口,孩子们看见了炸鸡薯条,就把鲍鱼海参扔到了一旁。若家长好心去喂,却有可能适得其反——演变为挑食或厌食——成为一辈子的饮食禁忌。

一扇又一扇门。
非裔、亚裔、墨西哥裔、女同性恋者、中年危机白男。
评论家、大亨、贵族、黑帮分子、发疯的导演。
毒品、暴力、蟑螂、响尾蛇、短吻鳄。
一滴又一滴眼泪。
炎夏的喧嚣,大力士生吞幼鼠,终曲。
旷野等待日落,永无止境下坠。
焚后重生的泡沫。
《巴比伦》

如何用尼采的「日神与酒神」理论来阐释「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如果一定要我从「踏实」和「甜」二选一填入「靠力气赚钱心里才__」后半句的话,我只能选择「钝角」。

过去的意义依赖于未来,依赖于一种回溯性的建构。

肉体,不仅要记住你被爱得多么深,
不仅要记住你躺上去的床,
而且要记住凝视你的眼睛里
那些公开燃烧的欲望,
声音也为你而颤抖——
只是某个偶然的障碍挫败它们。
现在一切终于都成了过去,
你几乎也好像让自己
屈从于那些欲望——它们如何燃烧,
请记住,在凝望你的眼睛里,
请记住,肉体,记住在那些声音里它们如何为你而颤抖。

卡瓦菲斯

世界有三个造梦中心,罗马的梵蒂冈、莫斯科的红场和洛杉矶的好莱坞。

在公众的想象中,技术大多与技术革命和技术变革的加速有关。但实际上,技术的目标完全相反。因此,海德格尔在他关于技术问题的著名文章中正确地指出,技术的首要目标是确保资源和商品的储存与可用性。

他指出,从历史观点来看,技术的发展一直致力于减少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偶然性不可避免的依赖。通过不同形式储存能量,人们越来越不受制于太阳——通常也不再受制于季节的更迭与不稳定的天气。

海德格尔并没有明确地说出这一点,但技术对他来说主要是时间流逝的中断,时间不再流向未来——所以回到过去成为了可能。这样,人们就可以回到博物馆,在那里找到之前参观时看到的同一件艺术品。

根据海德格尔的观点,技术使人类对抗改变,从疾病、命运和意外中解放出来。海德格尔显然认为这种发展极其危险。但是为什么呢?

海德格尔以如下方式解释了这一点。

如果一切都变成一种被储存和可提供的资源,那么人类也开始被视作一种资源——作为人力资本,作为一种能量、能力和技能的集合。这样,人类就堕落了。通过寻求稳定与安全,人类将自身变成了某物。

《艺术,技术与人文主义》鲍里斯·格罗伊斯(Boris Groys)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前,无论对这个国家的意识形态认同与否,世界上大多数人都认为它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正如苏联解体前人们所认为的那样。

石碑上正刻着:罪恶、美好、自由、危险、诗歌和上帝。

你这一生如果没有像我这样操过,像我一样满怀爱意,那么带劲地操过,你就白活了。

西语作家博尔赫斯说,美和诗歌必将得胜。在这个时代我无法说出同样的豪言,我只能说,美和诗歌不会轻易失败,僧侣型作家和骑士型作家还会通过自己的方式捍卫着自己相信的价值。

双雪涛《白色绵羊里的黑色绵羊》

真正的通奸,不是婚外的恋情,而是没有爱的婚姻本身。

身份政治创造了局部的抗争,也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社会的区隔和撕裂。

「所以在人类的天性中,我们发现存在三种造成争斗的主要原因。第一是竞争,第二是猜疑,第三是荣誉。人们攻击他人的第一个原因是求利,第二个原因是求安全,第三种原因是求名誉。在第一种情形下,人们使用暴力奴役他人、他人的妻子儿女和牲畜。在第二种情形下则是为了保护自己。在第三种情形下,则是由于一些琐事,如一言一笑、一点意见上的分歧,以及任何轻视他们的迹象,无论是直接指向他们本人,或是针对他们的亲友、民族、职业或名誉。」

《利维坦》

「弗洛伊德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来自无意识和非理性的冲动;爱因斯坦告诉我们,只有从观察者的角度才能对时间和空间加以定义;海森堡告诉我们,一个物体的空间位置和动量就其本质而言是不确定的,因为它们都受到观察行为的影响。」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